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裁缝铺 文/墨砚

我父母当年结婚的时候除了“三十六条腿”,还有“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如今手表、自行车、收音机还有人在使用,而缝纫机随着成衣的价廉物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昔日遍布大街小巷的裁缝铺也难觅踪影。

我母亲心灵手巧,非常能干,她不仅会织毛衣,还会用缝纫机给我做漂亮的裙子。编织毛衣一星期一件,经常买回各种花布,从裁剪到完工仅需两三个小时。于是我一年四季都穿得五彩斑斓,这让我在学校里显得鹤立鸡群。

因为体弱多病,父亲为了增强我的体质,就硬逼着我练习武术基本功。练武要穿宽松的衣服,那时候商店没有练功服卖,而母亲不会做中式服装,要想穿,只有买布到裁缝店去做。

我们小巷里没有裁缝店,走上七八分钟就到了黄花亭。那里有一个老师傅,姓周,相貌堂堂,身材魁梧,常年穿灰布中装,下着黑色灯笼裤,从外表你很难将他和裁缝挂上钩,有点像武侠小说中镖局的镖主。其实他就是做针线手艺的裁缝,而且只做中式服装。听邻居们说,他年轻时凭借精湛的手艺,在上海滩混得还不错,至于为什么中年之后来到镇江就不得而知了。

父亲买的白色竹节夏布轻薄透气,周师傅为我量身定做了一身练功服。穿在我身上,父亲上下一番打量后,便骑上自行车冲到布店买回府绸面料,然后照葫芦画瓢,有模有样地按着周师傅做的衣服裁剪下料。偏巧那段时间外婆生病住院,母亲下了班就直接到医院照顾,没空给我做衣服。父亲就打开母亲专用的“蝴蝶”牌缝纫机,低头俯身上线穿针,看着他熟练灵活地踩踏板,我好奇地问,爸爸,从来没见过你做衣服,你怎么会做的?父亲抬起头对我哈哈大笑起来,我会缝纫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就连你妈的手艺还是我教她的。

父亲的审美很好,最后还不忘在上衣的长袖和灯笼裤的两侧用红色缎带加以点缀。府绸面料坠感和光泽度都胜过夏布,又有了红缎带的装饰,更显光彩照人,我穿在身上都不舍得脱下来。父亲说,还是挂起来吧,等打拳时再穿才有新鲜劲和精气神。

自那以后,我和父亲学拳就不用他威逼利诱和棍棒恐吓,从被动变主动的原因就是我有两身漂亮的练功服。每天晨练结束,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座后,脖子伸得笔直,头昂得高高的,不时用手摸摸衣服的下摆,感觉自己就像骄傲的公主微服私访一样,总是忍不住显摆一下。

我上初二时,父亲的好朋友从内蒙古寄来了驼毛,镇江市面上虽也有卖,但又贵又不好。当时便想给奶奶做件棉袄,但奶奶心疼我身体弱,冬天特别怕冷,坚持要给我做。父亲拗不过,就买了内衬和外套的面料,带着我一起到裁缝店。周师傅见到驼毛面露喜色,连说,好东西,现在可不多见。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八,奶奶本来打算让我去取棉袄,但在家忙着做饭的父亲说,快过年了,周师傅这把年纪,帮忙赶制不容易,还是你亲自去一趟,在原来说好的工价上多给他两元钱。那件棉袄是经典的中式开襟,纽扣均为本色布编制的琵琶扣,穿在我单薄的身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感觉自己成了巴金笔下的梅表姐。

奶奶一辈子爱穿的大襟衫,都出自周师傅之手。周师傅过完七十岁生日后,因为眼力不济,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不再接新活,将之前接的活做好后,回苏州老家养老去了。我放学路过裁缝店,发现大门紧闭,门上留了张用红纸写的告示。

奶奶每年在黄梅天过后,会将衣被拿到太阳底下曝晒。拿出周师傅做的衣服时,眯着眼睛端详细密的针脚,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多好的手艺啊,可惜后继无人。老周在镇江这么些年,也没招到一个能传承他衣钵的徒弟,这才导致彻底关门。

自此黄花亭没有了裁缝店,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周师傅。那件驼毛棉袄一直穿到我高中毕业都不坏,发现外面已没人再穿老式棉袄,就随俗买了羽绒服,将棉袄压在了樟木箱底,再也没有上过身。

(0)

相关推荐

  • 儿时的年味③——做新衣

    小孩盼过年,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想穿新衣服. 五六十年代,一般买不到新衣服.我们家孩子多,平日里,我们大多都是穿着补丁加补丁的粗布衣,只有在年关,凭布票到供销社买一些便宜的凡布洋布和各种印花布料,花钱少 ...

  • 中国优秀儿童文学短篇作品赏读:周锐《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有一名裁缝,是世界上性子最慢的裁缝: 有一位顾客,是世界上性子最急的顾客. 在一个冬天, 急性子顾客走进了慢性子裁缝的店里...... 慢性子裁缝和 急性子顾客 周锐 故事发生在冬天.裁缝店里走进一位 ...

  • 7旬老人重开裁缝铺义务服务乡邻

    上周,在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雨花石村宁通公路边,一间挂着"傅营裁缝铺"开业一周年了.只见裁缝傅正考娴熟地踩着锁边机,又用缝纫机将开口的衣袖补好,几分钟内就帮村民老张缝好了旧衣服.因 ...

  • 【小丫微语】 衣 匠

    审核:十千.槐里布衣   编辑:红柳 衣   匠 文/小丫 "奶奶,您该休息一下了."馨菱对从早晨一直在桌子旁忙活的奶奶说.奶奶是个身材高佻的女人,背影依稀能令人想到她年轻时的风采 ...

  • 一台缝纫机,养活一家人

    这次南返,顺便到"海子故居"转了转.在纪念馆陈列室里看到一台脚踏式缝纫机,出土文物似的锈蚀得很厉害,顿时遥远的岁月倒流过来,让我想起记忆中的乡村裁缝. 三四十年前,乡村里的人们所穿 ...

  • 上门的老裁缝

    又到换季时节,自然又想起那些年会上门的老裁缝们. 十月过后,又得翻箱倒柜地倒腾,每年一次的"换季"是惯例. 打开一只樟木箱,余光中突然撞见了箱子底下的一抹绿.啊呀,我竟然跟这件绿色 ...

  •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马齿苋

    文/墨砚 我的祖母不爱吃青菜馅和肉馅的包子,只对马齿苋包子情有独钟.马齿苋对于我们七零后来说并不陌生,而我的孩子在吃到马齿苋包子时感觉味道酸酸的,怪怪的,因此对马齿苋提不起一点兴趣. 我的祖母在世时, ...

  •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最贵的鱼

    文/鲁大明 那个时候台风还没有过境,也还没有疫情. 周六早上天气晴好,她去菜市场买了两斤粲鲦,回家和婆婆打理干净,晒在阳台外面的伸缩晾衣架上,再用一根白色木条压住.看着鱼肚剖开处慢慢收紧的肉,她想:今 ...

  •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处暑

    文/吴春波 处暑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按道理,"立秋"说明秋天到了,气候不应该再这么燥热了,其实不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转换 ...

  •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扁舟最小)

    乔吉 扁舟最小.纶巾蒲扇,酒瓮诗瓢.樵青拍手渔童笑,回首金焦.箬笠底风云缥缈,钓竿头活计萧条.船轻棹,一江夜潮,明月卧吹箫. 乔吉[商调]梧叶儿·出金陵一曲写道:"--归去也老仙翁--船急似 ...

  •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发布

    昨晚,在"一起向未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现场,本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奖牌隆重发布. 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 ...

  •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秋深乌桕红

    ■ 文/秦聿森 作者自述 秦聿森 镇江市人,已退休.镇江市作协会员,镇江知青作协会员.自幼喜欢散文,1990年起有文字发表于<镇江日报><京江晚报>.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 ...

  •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咸菜炒毛豆

    文/张秋琴 咸菜搭粥清淡爽口,于别人可能是陌生的,与我却是梦中所想,心中常念. 小时候在咸菜相伴中度过了童年,家里老房子的灶批子里,最显眼位置有一口大缸.这口大缸有多大呢?就像样板戏<沙家浜&g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辛亥功臣镇江都督林述庆

    □ 沈伯素 少年将军光复镇江 林述庆是镇江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辛亥革命中染红了镇江史上重要的一页. 林述庆早就积极参加过革命家赵声组织的反清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以驻镇江新军中一位低层指挥员身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郑成功与镇江大捷

    □ 顾 谦 镇江自古以来,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无论是爱国将领宗泽.韩世忠.文天祥,还是爱国文人陆游.辛弃疾等,他们的英雄事迹.文学作品,均给这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城市赋予了沧桑而又顽强不屈的气质.明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