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评说历史”之李敬业举兵讨武为什么会失败?
公元684年九月,李敬业在扬州以匡复李唐为名,成立匡复府,自称匡复府上将,扬州大都督,举兵讨武,仅十多天就聚集了十多万人马。
记室骆宾王在讨武檄文中说:“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出身寒微。”又说她:“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所同嫉,天地所不容。”又说她:“包藏祸心,窃窥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又说:“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在!”“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檄文发到州县,天下震动。
軍师魏思温向李敬业建议说:“明公以匡复为口号,应帅大军大张旗鼓,直指洛阳。则天下知明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啊!”右司马薛仲璋说:“金陵有王气,且长江天险,足以固守。不如先取常州、润州,建立成就霸业的根基,然后向北进取中原,进无不利,退有所归,这是良策啊!”思温说:“山东(崤山以东,指中原一带)豪杰因武氏专制,愤慨不平,闻明公起兵,都自蒸麦饭作干粮,举起锄头为兵器,等候义軍到来。我们不乘此形势立大功,却反而向后畏缩,想自谋巢穴。远近的人们听到,谁不失望?”敬业不听,派唐之奇守江都,自己带兵渡江攻润州。思温叹道:“失败就在眼前了!”
太后派左玉铃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殿中侍御史魏元忠为监軍,帅兵三十万讨伐李敬业。孝逸军到临淮,偏将雷仁智与敬业_军战,不利。孝逸害怕,按兵不进。魏元忠对孝逸说:“天下安危,在此一举。今天久留不进,远近失望,万一朝廷追究,将军难逃赎职之罪。孝逸才带兵向前打退叛军,斩杀叛军将领尉迟昭。
十一月,李敬业带兵在阻溪拒守。官军后军总管苏孝祥带五千人,乘小船渡溪攻击失败,孝祥战死,士卒战死过半。孝逸大军赶到,多次强渡不利,想退兵。魏元忠献计说:“风顺苇干,这是用火攻的大好时机。”孝逸就乘风放火,叛军大败,斩首七千多级,淹死者不计其数。李敬业等轻骑逃回江都,带妻儿准备入海,逃往高丽。叛军部将王那相斩李敬业、李敬猷和骆宾王的首级投降官军。余党唐之奇、魏思也被抓获斩首,首级送往神都洛阳。
李敬业的叛乱,被全部平息。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用陈岳的评论说:“敬业如能用魏思温的计策,直指黄河、洛水,专以匡复为目的,即使军败身死,也能留下忠义的美名。然而他希图金陵的王气,就是真正的叛逆,不失败还等待什么呢!”武氏幽禁皇帝,独揽朝政,暴露了称帝的野心,引起了朝野的不满。李敬业以匡复为名讨武,仍是义举,故在十多天里就聚集了十多万人马。然而他却一改初衷,不向洛阳进军,背道而驰,去夺金陵,就暴露了他谋求霸业的个人野心。这种对国不忠,对民不义的行为,就是叛逆,必导致众叛亲离。这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其次是百姓思安。唐朝建立以来六十多年,天下太平。至于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还未对百姓造成多大影响。正如麟台正字陈子昂,在谏大开寃獄的上疏中说的:“臣窃观当天下,百姓思安久矣。故扬州叛逆,只有五十多天,就海内安定,纤尘不动。”百姓不希望再有战乱,也难以出现“四面响应”的局面。
其三,魏元忠在监军过程中,坚持正确主张,也为迅速平息叛乱立了大功。
李敬业是英公李勣的嫡长孙,承袭李勣的爵位。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公即《隋唐英雄传》中的徐茂公,李世民赐姓李,改名李世勣,又因避李世民的名讳再改名为李勣。李敬业失败后,武则天夺回李姓,并毁了李勣的坟墓。
下期请继续关注《女皇武则天》之九:谋革命诛灭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