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你错我对”?

人神共奋21小时前

因为人人都有一颗正义之心

1 每个人的道德都不一样

大概是初中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我是一个道德感不强的人。

比如同学在聊TVB剧时,都对剧中的坏人狠得咬牙切齿的,我就没这个感觉,对有些比较聪明的坏人还有点暗暗欣赏;

生活中,我也很难对那些不幸的人产生同情,我倒是愿意帮助他们,但并不是出于同情,而是简单地认为他们需要帮助,所以那些在街头写大字报祈求救助的人,从来没有感动过我。

此外,我也比较缺乏集体荣誉感,看到班级篮球队赢了比赛 ,同学们都很开心,我一点感觉都没有,班级集体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参加也是摸鱼为主。

自从意识到这些后,我就开始刻意表现出“道德感”,在班级比赛打赢了后也参与欢呼,但越这样,我内心越惶恐,难道我真是一个不太道德的人,我以后会不会成为一个坏蛋呢?

幸好到了高中,当时有一位历史老师(还是政治老师?)说追求自由,追求公平正义,也是很多人道德感的一部分,我立刻恍然大悟,我并不是一个道德感不强的人,只是我的道德感跟很多人不太一样。

所以我看《肖申克的救赎》非常激动,《飞越疯人院》也能唤起我的同情,但看《阿甘正传》只能让我欣赏电影的技巧。

到了“人人都是键盘侠”的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道德感的差异就更大了,论坛上,有人因为对某些历史人物的不同观点而在现实中约架,同事群里,因为不同立场而愤然辞职,还有人在网上吵了十几年,从论坛吵到微信,终于闹到血溅法庭的地步。

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你错我对”?——这也是一本名为《正义之心》的书的中文版副标题。

这本书的作者乔纳森·海特认为,“道德”有时会是制造纷争的根源,因为人人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这让我们轻易去批评、厌恶、甚至干涉相异于己的信念,这也正是造成人与人之间隔阂和冲突的原因。

不过,这不是一本哲学书,而是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道德感的来源,它至少帮助我理解了自己的道德感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其实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2 直觉在先,事后推理

当你上网看到让你愤怒的事件时,比如老人在地铁上因为年轻人让座太慢而口吐芬芳,手舞足蹈,是不是立刻感叹“坏人变老了”?或者看到熊孩子在公众场所胡闹,家长置之不理,被路人出手教训的新闻时,会不会感到“你不管孩子,自然有社会替你管”的内心至爽?

且慢,我们真的是因为老人不道德而愤怒,因为熊孩子被社会教育而暗爽吗?

作为曾经的自媒体人,我非常清楚同行们这个提升点击量的小伎俩,在标题中要有情绪,即使消息本身是中性的,也要在标题中表现出强烈的立场——要么指责老人,要么谴责熊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出现“令人发指”“人神共愤”“大快人心”之类强烈的情绪词。

“标题党”不能全怪自媒体人,这就是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我们并不是先进行理性的道德判断,再表达愤怒或感动,而是先产生了这些典型的“道德感”的情绪,再为自己找理由。

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先对老人的行为感到愤怒,再去寻找自己愤怒的“道德高地”。所以,如果文章标题不明确地提示接下来的“情绪”,我们点击的兴趣会大大降低。

这就是《正义之心》这本书研究的出发点,被作者称为“道德心理学”第一原则:直觉在先,逻辑推理在后。

道德是一种直觉判断,那些“理性的思考”只是我们为自己的“道德感”寻找的理由。

比如说,我发完文章后,常常十分钟就有人留言了,可按理说,我的文章比较长,一般看完就要15分钟以上,再写下观点,至少20分钟才应该有人留言——明显没有好好看文章,往往是在文章开头的某一句话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后,立刻发出抨击,而类似“取关”一类的威胁,也大多发生在20分钟内。到了半个小时之后,才会看到一些理性的声音出现。

书中的所有结论都有客观实验证明。普林斯顿大学曾招募了很多被试者,给出很多类似“电车难题”的道德困境,扫描测试者做选择时的大脑,结果发现,大脑中更活跃的是感受情绪的区域,而不是负责理性思考的区域。

道德判断之外,也有很多研究支持“直觉在先,理性在后”的判断,比如招聘时,面试官是如何决定面试者适合此工作的呢?华盛顿大学的一次研究表明,面试官通常也搞不清自己是如何决定的,大部分符合要求的面试者,录用与不录用的理由都很充分,而最终的决定,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应聘者会不会在某一瞬间让面试官感到愉悦,一旦面试官产生了这种神秘而又强大的感觉,接下来的面试,只是让面试官寻找录用理由的过程。

但是,这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是先理性地分析事情本身,再进行道德判断,而是先由“直觉审判”,再寻找理由的话,我们的直觉又是从何而来呢?

就前面的例子来说,为什么有些人的直觉是“应该给老人让座”,而有些人的直觉是“让座这种事不能强迫”?为什么有些人的直觉是“熊孩子应该被以成人的要求公平看待”,而有些人的直觉是“还是要对孩子有一定的宽容”?

人的道德直觉是从哪里来的呢?

作者用了大量案例说明,人的道德感有30%到60%是天生的。

3 六种道德基础

道德感来自基因,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通过自然淘汰,筛选出一些能够天生就能适应周遭环境和各种威胁的特点,留在了我们的基因中。

其中有很多都是为了组成部落以获得更高的生存概率,作者将其总结为六种“道德基础”,一个人对其中哪些道德品质更在意,有30%至60%取决于他的基因,剩余的则与生存环境、个人经历、家庭社会文化和教育经验相关。

上面是经典的进化心理学的分析范式,我知道很多人不相信这类说法,但作者通过调研归纳的方法,总结的这六种“道德基础”的分类标准,还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作者写此书的出发点是想了解美国自由派与保守派两种道德基础的差异,所以,我在介绍这些道德基础时,尽量选取中国人的视角,因此与原书略有不同。

第一种道德基础:关爱/伤害

大部分人看到小宝宝的照片,都会产生一种主动关爱的情绪,正是这种天性让我们的祖先冒着自身生命危险照顾婴儿,让人类的种族延续。

看完了这一部分,你就理解了那些关心小狗小猫们的“爱宠人士”,他们的宠物权益理论的道德基础来源。

虽然基因决定了大部分人都有“关爱”的倾向,但一部分人显然有点“爱心泛滥”,把这种对弱小的关爱,延续到小动物上;而另一部分则缺乏这种感受。

缺乏“关爱之心”,有可能变得很危险,很多研究都表明,暴力犯罪的凶手普遍缺乏对他人的同情,无法感受别人的痛苦,比如劳荣枝,法庭上的表现即是如此。

说到这儿,我要提醒看这本书的读者,“关爱/伤害”这组词有褒义和贬义的色彩,很容易让人误解成“关爱”好,“伤害”不好,但这不是书的初衷。这本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分析的书,而不是教育大家要讲道德的书。

“关爱/伤害”只是一种维度的两个方向,就像“内向/外向”这类性格维度一样,没有人是绝对的内向或外向,大部分人都在“关爱/伤害”中间偏某一个方向。

这个维度的意义在于研究人的道德感分布,比如读者通过调查,发现自由派在这个维度上明显偏高于保守派,但是“关爱”这种道德感觉水平低,只是他不太容易感受到同情这种情绪,并不代表他会主动攻击别人。

事实上,“关爱”水平很高的“极端动物保护主义者”,反而因为自己天生正义,而具有攻击性。

第二种道德基础:公平/欺骗

这种道德基础来源于我们的祖先需要相互合作才能生存下来,所以它要求群体遵守共同规则,崇尚公平、讲究守信,并以此为正义。

阅读这一部分的感受,“公平/欺骗”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比较宽泛,过去更崇尚类似水浒中的“信”与“义”,但现代社会中更强调“规则意识”,特别是在近十几年的网络文化中最为明显,包括“女权维护”“反996”“反职场潜规则”“反感送礼拍马屁”“晋升透明”“尊重个人隐私”……

于是,就出现了两种道德基础之间的冲突,以前文说到的“熊孩子”为例,“关爱/伤害”这个道德基础感知较高的人,先验道德直觉就是“还是要对孩子有一定的宽容”,“公平/欺骗”这个道德基础感知较高的人,先验道德直觉就偏向于“熊孩子应该被以成人的要求公平看待”。

第三种道德基础:忠诚/背叛

这种道德基础源于我们的祖先需要以群体的力量对抗危险,它表现出的情绪,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感”“对那些为了集体而牺牲者的尊重”。

这也是给我启发比较大的一部分,以前常常认为集体主义是一个洗脑的结果,但很可能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天生的,这就解释了,同样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下的人对“集体主义”的接受度完全不同。

同样,认为东方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作者统计的保守主义者,在这个维度的评分同样很高。

第四种道德基础:权威/颠覆

这种道德基础源于我们的祖先需要经等级观念来维护群体的稳定性,这可能是东西方有明显差异的道德基础,最典型的是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对长辈的尊重。

第五种道德基础:圣洁/堕落

这种道德基础源于我们的祖先对生老病死、自然现象的敬畏,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意识。对于这种道德基础中国人比较淡泊,因此,我们也很难理解西方中世纪的宗教压迫,教派之间为了教义的纯洁而大开杀戒。

第六种道德基础:自由/压迫

这是从第二种道德基础分出来的(感谢作者帮我找到了唯一一个高维度,否则就成了没有道德感的人),它们的区别在于,“公平/欺骗”强调的是结果公平,比如少数族裔的权益,而“自由/压迫”强调的是程序公平,比如能者多得,公平竞争,它崇尚的是一个自由奋斗,不受不公正对待的环境。

比如996的问题上,虽然大的逻辑都是“既要保护个人奋斗的自由,也要维护劳动法”,但倾向性完全不同,如果你在“自由/压迫”的道德倾向性很强,你很容易觉得“这都是个人的选择”,如果你在“公平/欺骗”的道德倾向性很强,你的关注自然会集中在“公平的劳资关系”上。

这六个道德倾向是天生的,而非思考的结果,作者通过调查发现,自由派拥有的是“二基道德”,他们对“关爱”和“公平”的感受更高,而保守派拥有的是“五基道德”,他们在五项道德维度上(当时还没“自由/压迫”这个维度)都比较平均。

作者用了一个有趣的调查来说明,自由主义者想要温柔(爱心)和平等的对待主人(公平)的狗,保守主义者喜欢忠诚(忠诚)和驯服(权威)的狗,双方都爱干净的狗(圣洁)。

作者乔纳森·海特,曾经是一位坚定的自由主义者,他说自己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搞懂那群保守主义者们到底在想什么”,结果却发现,自己一直坚持的自由派的信仰,也并非完全理性的选择。

更矛盾的地方在于,如果自由派一直认为“种族歧视”是不正确的,那么为同样是天生的道德基础分出“你对我错”,就有道理吗?

4 中国人在道德问题上的独特之处

在看这本书时,我一直在试图把这六种道德基础,容纳进东方人(其实是中国人,毕竟我也没接触过几个日本韩国人)的道德感中,前期已经说了很多我们在这个理论框架内的不同之处,但看到“圣洁”这个维度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文化中,有一个更不同的地方。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西方知识阶层认为最代表中国文化的名人,不是孔子,而是老子。孔子的思想方式可以在西方哲学框架中找到类似的,而老子则与西方哲学框架完全格格不入。

中国与西方文化最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人特别擅长把矛盾对立的东西统一起来,西方人认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在中国的文化中有不认死理的倾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由此衍生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这种文化倾向到了社会底层,就是强烈的实用主义态度。

虽然很多人认为,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正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无法掌握现代科学的原因之一,但同时,我们的道德感的对立性也没有西方人那么强烈、那么非黑即白。

可能很多读者不认同,毕竟网上到处都是“键盘侠”。

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个贩卖情绪的公众号博主,我惊奇地发现,他在现实中是一个非常温和理性的人。我还发现,另一个充满思辨色彩的小号,也是他写的——他常为一个公共事件写两篇文章,一篇用情绪写,一篇用理性写,一篇迎合公众,一篇迎合思想界,一篇赚钱,一篇赚名声。

你看,以中国人天生的实用主义倾向,如果赚钱的机会很多,谁还有空做自带干粮的“键盘侠”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人神公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