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且涟猗 || 乡音已改
清 且 涟 猗
风 流 著
探 海
乡音已改
仿佛是一夜之间,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流淌着大人教、小孩学的普通话。这些“普通话”带着打磨不去的浓郁的地方特色。
我上高中以前,说的是纯正的家乡方言。在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土地上,方言平常得如同呼吸的空气,普照的阳光,让人“熟视无睹”。然而,有一天,在外混过几年事儿的某人回来了,家乡话的港湾里,就“死水微澜”。虽然他热情地同乡亲打招呼、递纸烟、扯闲谈,但在乡亲的眼里,他不亲了,因为他把乡音改了。乡亲把“水”说成“fēi”,他却说成了“shuī”。他变了。你看人家西院儿的二老爷(乡音把爷爷也称作“老爷”),在北京呆了十几年,回家也没撇过腔。乡亲知道,北京人说话都像“戏匣子”(注:广播)里那样“撇腔”。多年后,家乡仍流传着一个笑话:某人回到阔别数载的家乡,有人问:“什么时候回来的?”答曰:“昨儿晚上。”问的人生了气:“坐碗上,你还坐盆上!”
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我一度认为,只有家乡话最正确。但进县城上高中后,我一说话,别人就笑我,学我,弄得生性腼腆的我不是头发蒙,就是出虚汗。方言的力量此时几乎是零。入乡随俗,我只好也说了“shuī”。
有意思的是,城里人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他们说的也不是普通话。他们说的一些音是字典里的音,但调不准,甚至有的音也不准。像毛主席诗句“何时缚住苍龙”中的“缚”,老师一直教我读“佛”,上了大学中文系后才改过来。我们也用“普通话”读课文,但那是从方言直接变过去的,准确性很差。这时,方言的“劲”倒显出来了。像“师范专科学校”这6个字,我们就能读错2个,把“范”读成阳平,“专”读成上声,也是上大学后,才读对的。想来,中考、高考时,说方言的同学不知吃了多少亏。但一回到家,照样说“fēi”。
语言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不应该有障碍的。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没有办法。可语言不通,影响交往,影响发展,于是国家提倡说普通话,提倡学外语。“外语热”不用说,一浪高过一浪,因为出国要用,考研要用,当翻译要用。尽管大部分人基本用不着,学过以后,就像对待不愉快的事情,渐渐地就都忘了。普通话呢,越是方言特别的地方,推广得越好,如江南沿海一带。否则,不好推介自己,难以展示自己,影响发展自己。进度慢的是北方人,虽然说话也千差万别,但同属北方方言,仔细听,也能听个七七八八,甚至八九不离十。所以,说普通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差。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人口流动空前高涨,人们交往空前活跃,人际交流的工具就渐渐统一且红火起来。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些“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又蔓延到了县级小城。一些说了半辈子方言土语的农民,放下锄头,离开田间,来到高楼大院,给子女们照看子女。时代不同了,现在又都是一胎化生育,孩子尊贵,一切都得赶上潮流。所以,教育从娃娃抓起,老爸老妈再辛苦一下,也学着用用普通话吧。好么,鬓毛未衰,乡音已改。好吧,来一段试试:“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一不留神,“白”又说成了“béi”,“竖”又成了“富”。别笑,方言的“劲”还是挺足。不信你看,那么多公务员在社交场合都说方言,许多播音员和教师的普通话都欠火候。国家对普通话标准可是有规定,播音员要达到一级水平,教师是二级,公务员是三级。说话的路,还漫漫长呢。
近年来,学习繁体字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怕子孙忘本。这跟学普通话一“退”一“进”,或许都有道理,但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2008年8月1日夜于“一鹤轩”
作者简介
风流,原名冯昌红,后改为冯伟,男,汉族,山东肥城人,肥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工作室主任科员。文史学者、业余作家。1967年4月生于泰山西南、汶水之阳东军寨村。1988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专中文系并参加工作,1995年7月函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由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转任乡(镇)党委宣传干事、党委秘书、党政办公室主任,后调市优化办(纠风办),再调市政协。曾任肥城市左丘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系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政协文史委特邀研究员,泰安市重点社科课题负责人,肥城地方志特约研究员。个人业绩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肥城年鉴(2018)》《边院文化》和新编《边院镇志》以及肥城市情网等,在新浪网建有个人博客(风流的博客)。斋名泰山西麓一鹤轩。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诗词,作品散见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散文百家》《青年文学》《泰安日报》《泰山学院报》等,入多部文选。出版散文集《清且涟猗》《甲午书简》。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左丘明文化和肥城历史文化。主编、合编(副主编)、参编和策划文学、历史、文化、教育、党建、史志等各类图书20多部(正式出版11部,将出2部);创办左丘明研究唯一专门杂志《左丘明文化》(省内部刊号),主编(执行)8期;在省级和泰安市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消息与通讯百余篇。多次荣获省市以上文学奖、新闻奖、社科奖。2016年4月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