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论文——致有了写作八股常识的读者
这篇文章的读者对象是有了一些论文写作常识的读者。这些常识是指一些写作的八股知识:如标题的基本类型(陈述型、声明型、提问型)和要求,摘要的五个基本要素(问题陈述、动机、方法、结果和结论)和要求,引言的构成(背景与主题、现状分析、动机与思路、本文安排)和要求,核心部分(主文部分)的构成(如方法、结果和讨论等细节)和基本要求,结论包含的要点以及与摘要的区别,参考文献的列表和引用满足的规范与格式要求等。这些八股内容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从本号找到相关文章,读者也可以从其它途径搜索获取。本文包含七部分内容,约7000字。
1. 走进论文结构——从没有定式中找到自己的结构格式
虽然一开始就指出,论文写作有一些八股常识,这似乎在暗示论文会有范式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篇论文的结构有适合所有情形的定式——恰恰是没有这样的定式。你能想象人文与艺术、社会科学与管理学、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与医学、理学这五大领域,以及每一个领域的不同学科、方向与问题,论文结构有统一的定式?
我们可能会听说过,一篇论文包含问题、数据和数据分析三大内容,其中数据涉及到数据如何得到的(即方法)和如何呈现(即如何表示为结果)。如果你把数学论文的结果(定理之类的)说成是数据,那么数学家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表述不贴切(因为这更像是在指代数据库里的东西)。我们还听说过你可以通过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标准大纲结构来组织论文。然而,如果你去翻阅一篇标准的数学论文,其大纲大概率不是这样。当然,我们还可以举出其它学科的论文,说明论文结构可能没有定式,虽然一些写作指南或者写作文章试图说服我们,论文有某种范式结构。例如,约翰贝科特(John Corben)在关于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写作书籍中指出,确定艺术与人文的写作规范十分困难,即没有统一的惯例。
可以这样说,不仅不同学科之间不会有统一的定式,一个学者在不同阶段,同一类论文可能都会采取不同的结构划分方式。
既然论文的结构没有人人都接受的定式,那么如何面对?答案很直接——模仿相似论文!这里所指的模仿相似论文,是我们去从目标期刊找几篇方向大致与自己的工作接近的论文,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的影响的论文,作为自己结构或形式的模仿对象(当然不排除与你方向相似的论文恰好有某种定式,但这里我们假定不一定有定式)。
可以模仿哪些结构或形式呢? 例如,一级大纲是采取了规范结构(即引言、方法、结果、讨论),还是自由结构?对于自由结构,是按问题分解(论文以问题分解为导向的情形)来布置一级大纲,以结果或答案的某种顺序来布置一级大纲,以解决问题的不同过程为一级大纲,还是以某种逻辑节点(如演绎或归纳的不同部分)为一级大纲? 当一级大纲符合自己的论文类型,那么是否需要布置二级大纲,三级大纲?这些子级大纲是否遵循某种逻辑,例如用于结构划分还是导读?还是像一级大纲一样,只是面对更具体的内容?
选定好模仿对象后,需要适应性地改变大纲数量、大纲标题和逻辑顺序,以便符合自己的逻辑要求。
2. 安排和区分正式内容和非正式内容
正式内容是你研究得到的内容。例如,你提出的新问题、你的思路、你采取的研究方法、你通过研究得到的结果、你通过分析得到的见解等属于正式内容。你的真正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正式内容。
非正式内容是你帮助读者理解正式内容的内容,或者为了衔接、过渡、渲染或支持正式内容提供的一些辅助内容(例如旁征博引一些相关的常识或通用知识)。一些过渡段落、举例和解释等可能属于非正式内容。
写作时可以先布置正式内容,确保正式内容完整后,再于必要位置填充非正式内容。非正式内容不多不少,起到帮助理解、支持的作用就行了。
例如,你在正式内容中可能涉及一个术语,这个术语读者不一定熟悉,或者在你这里有特定的意义,那么以定义或其它形式进行说明。这就是非正式内容,避免读者不理解或产生误解。
又如,你交代一个内容后,如果这个内容会在别的地方用到,那么可以适当指出来,以便读者认识到这个内容还有别的用处。这样的交代也属于非正式内容。
3. 合理组织文字类与非文字类元素
一篇文章肯定包含许多由文字构成的内容。使用文字可以定义问题、交代过程、给出方法步骤、表述结果和结论等。不排除有这样的论文,纯粹由文字构成。
许多文章则包含一些必要的非文字类元素。非文字类元素的存在是学术论文区别于非学术写作的重要元素。常见的非文字类元素有数据和单位、符号与数学公式、表格与图形。
数据与单位。对于数字类数据,需要注意与单位配合使用(单位有规范,例如国标对此作了规定;数字表达也有一些行业习惯,例如如何使用有效数字等)。如果数据量较多,那么一定是为了呈现某种趋势或分类或对比,此时应放在表格中。如果是一系列数字类数据,那么换成图形更能展示特征和趋势。有些孤立的数字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光速、声速和精细结构常数。有的数量可能需要以比例、比率、分数或百分比形式出现,以说明不同的问题。有时需要给出平均值、极值、范围和变化趋势。如果一个数量没有精确值,那么可能还需要给出误差范围(其呈现方式以及格式等与问题以及出版物等有关,需要参考别人的文章)。
符号与公式。符号需要使用常见符号,例如人们普遍使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那么就不要用别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往往通过添加上标与下标来区分同类符号用到不同场景的情况。一句话不能以符号开头。数学公式需要交代各项在本文的意义。在演绎数学公式时,需要尽可能使用文字来交代演绎过程,因为读者往往看不出纯粹数学公式演绎的真实过程。当符号与公式夹在文字之中时,需要满足可读性法则,即它们虽然夹在文字之中,但整个句子或段落读起来还是满足语法规则、标点符号正确且符合纯文字语言逻辑。数学公式较多时,应通过合理组合、拆分和排列,使得公式看起来精巧、美观和意义明确。像堆砌代码一样堆砌公式,读者肯定很难理解。不仅要让读者看得懂,而且有美感。
图形与表格。一般的论文需要展示不少图形。千言万语不如一幅画。图形是理解复杂事物的一种方式,可以直观地传达极为复杂的信息。一些读者在接触一篇文章时,会快速预览图形,以此判断是否对论文感兴趣。图形有具象型(如照片,用于直观地展示某个画面)、示意型(用于说明、解释、示意等,如原子结构图、电路图、地图、流程图、等)和逻辑型(往往是由数据生成的图,用于展示特征与趋势)三大类。对于数字类结果,可能包含不少逻辑型图。对于这类图形,一般需要给与定义(怎么来的、有什么、条件是什么、框架例如坐标是什么、标签与编号、图形本身和题注等,采取图+编号给出了...来引入)、描述图中有什么特征和趋势(当需要邀请读者细细看才能看出时,使用“由图+编号可以看出来,...'来引用;当添加了某个标注来示意某个位置或特征时,使用“如图+编号所示”来提示)、对图中特征和趋势进行解释或分析(例如指出因果)、必要时指出图形给出的结果有什么意义,在哪里还会用到,等等。如果不确定如何呈现图形(图中元素是否清晰、是否可定位、是否可区分、是否有意义)、如何添加题注、如何交叉引用、如何在正文中进行介绍,那么可以像本文第一部分说的那样,参考相似文献的相似图形,看看别人是如何放置、呈现、引入、描述和分析图形的。对于表格,也有类似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图形和表格的数量不能太多,因为读者不是来看连环画的。
4. 掌握并合理应用最基本的逻辑知识
在研究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使用了一些逻辑思维,例如比照推理、模糊逻辑、演绎、反演、归纳。有时还有直觉推理。论证过程需要使用逻辑思维,以便证明一件事情,或给出推理结论。三段论是大多数人熟悉的一种逻辑思维,它可以归属于比照推理,包含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段结构(例如,“星系含有恒星,银河系属于星系,因此银河系有恒星”)。
除了以上形式逻辑知识,在写作中还有一些其它“逻辑”要求。以排序为例,尽可能遵循某种逻辑顺序。最常见的逻辑顺序是,承前启后、由先到后、由近到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一般、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次要到重要。
你在介绍一个内容的时候使用了一个术语,这个术语不能在后面某个位置定义,而是应该在首次出现的时候定义。
一些以论证为核心的论文,如常见的数学论文,一般使用十分正式的逻辑结构。先是定义问题、给出假设。接着是证明或者引入一些引理。随后是声明主要定理,并证明定理。最后可能是推论、举例等。当然,如果某些证明细节占的篇幅太大,你可能会指出,详细证明过程放到附录里或为此单独辟出一节。一些经济学家,例如2021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的一些论文,也使用了这种数学语言。
5. 使用修辞模态来从一般视角排列内容
如果我们有了内容、打好了提纲,却不知道在各个地方到底写什么,那一定是忘记了我们在非学术文章(如小说和散文)中看到的东西——修辞模态。如果我们指出其实可以按修辞模态来呈现与排列内容,我们可能会恍然大悟——原来我知道写什么了。
修辞模态是非学术写作和学术写作通用的模态。不管你的具体问题如何、你采取了何种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提出了什么见解,你要说的,无非就是可以用修辞模态概括的。
最基本的修辞模态有八种:叙事、描述、定义、举例与说明、比较与对比(含类比)、分类与分解、相关与因果、过程分析。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更高级的修辞模态:问题与答案,论证与说服。问题与答案(即提出问题与给出答案)和论证与说服(即先给出假设、想法和预期,通过证据或逻辑来证实,见科学论证的逻辑)这两种模式可以由前八种修辞模式组合而来,因此下面只对前八种即基础修辞模态进行说明。
叙事。讲故事,介绍一系列发生的事件,就是叙事。例如,我们在引言中介绍研究现状的一种方式是叙事,即人们按年代顺序完成了一系列研究。
描述。描述的字面定义是介绍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的东西。论文中描述应客观,例如可以通过给出身高、体重、肤色等描述一个人,但不能像小说那样塑造,例如说成身体魁梧、肤色迷人等带有主观色彩的内容。在论文中,我们可能需要描述用于做研究的材料、设备、样品、场地等等。在介绍图形中,我们可能需要描述其中观察到的特征和趋势(如发现有极大值)。
定义。定义是对一个概念的意义进行限定,让读者知道概念的确切含义。例如,我们可能需要对一个专业术语、一个问题、一个缩写词、一个符号等进行定义。尤其是一个术语可能存在不同理解时,需要指出这里是指哪个意思。
举例与说明。举例是将一件事情解释清楚的最佳途径之一。针对一个抽象概念,可以通过举例具体化。说明是给你要表达的提供证据。可以通过类比进行说明。
分类和分解。分类是将多种事物分成不同类别,分类是给各事物赋予某一共同特征的方式,分类也是区分的一种途径(例如我们可以把样品分类为正品和次品)。分解是把一件事情进行划分,例如把一个操作流程分解为不同步骤(前后有衔接),或把一个东西区分成不同部分(例如,可以把流行病的影响分解为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科技影响等)。
比较、对比与类比。比较是寻找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对比是给出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类比则是借用一件大家熟悉的事物,来帮助理解一件大家可能不熟悉的事物,是前述修辞模态“说明”的一种方式。
相关与因果。在一些关于修辞模态的文章中,因果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模态,或者用于解释或给出事情发生的原因,或者推理或讨论一个事件对另一个事件的影响,但是并未提及相关,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常常把相关误解为因果。相关实际上是指两件事情之间存在联系,一件发生时另一件也发生。相关的两件事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也可能没有。文章的一些内容可能需要交代相关性,虽然不一定能确定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过程分析。过程分析用于描述一个过程所必需的一系列步骤。可以是一个操作指令(例如如何采集数据的),也可以是一件演化性事物的演化过程。研究现状分析既可以用叙事模式交代(此时只需要给出一个个节点做了什么),也可以用过程分析模式交代(此时需要强调每一个研究扮演的角色以及前后研究之间有何承接关系)。
修辞模态不仅在学术写作和非学术写作中通用,而且也是我们从儿童时代开始感知世界、表达想法的基本方式。例如,小时候,我们肯定会向人描述我们看到的一件事物是怎样的,于是我们本来就学会了描述,例如:花是红色的,草是绿色的,邻居家新买的电视是长方形的。我们特别喜欢讲故事、听故事,于是,叙事便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发芽。我们把认识的人分为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这就是在分类。当我们看到发生了一件事情,会问为什么,这是在使用因果模式。等等。如果这样回想,我们会惊叹,原来我们天天在和修辞模态打交道。我们本来自然有了写作的思维,只是尚未意识到这点而已。
6. 用一些基本原则指引你的段落、句子和词语
在最低一级大纲之下,文字(有时夹带部分非文字类元素)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常规意义上的段落是指这样一个单元,它由新的一行开始,在结束之前不起新的一行。
论文意义上的段落则有新的含义。一种方式是把一个段落看成一篇极短的短文,因此它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和意义,包含主题句(即声明主题和意义的句子)、支撑内容(即给主题句提供支撑的内容)以及结论句(见主题语句,让段落清晰度倍增的秘诀)。需要采取单一主题单一意义法则分段,即每一段落只能有一个主题和一个意义。如果针对单一主题单一意义,一个常规意义上的段落太长,那么也可以把构成段落的不同部分分解成几个子段落,在子段落的末尾或下一个子段落开始的地方,使用某种提示来表示在延续。
在段落内需要按照某种逻辑排列内容。例如,常见的顺序是主题句——支撑内容——结论。对于支撑内容,可以按时间顺序(如历史事件)、空间顺序(如一幅画或一栋建筑)或逻辑形式排列内容。这里所指的逻辑形式,是指比照、演绎、反演、归纳等。例如如果使用三段论,那么先是大前提、再是小前提、最后是结论。主题句可以放在段落的最前面,此时主题句看上去更像段落的标题。主题句有时也可以放在段落的其它位置。
同理,段落内的每个句子也需要满足单一主题单一意义法则。不仅如此,一个句子需要满足呼吸法则,即一口气能读完。重点信息需要作为句子的主体,而不能作为辅助信息,因为辅助信息用于补充和说明。
词语使用需要满足清晰度法则和精确性法则。例如,缩写语需要解释、专业术语需要解释,尽量避免使用代词(因为读者可能不知道到底是指代前面的最后一个词、一句话还是一个意思),同一事物用相同术语、相似事物用相似术语、不同事物用不同术语,如果无故变化即使用不同词汇表示同一意思,那么读者就不明白为何要变化。准确地表示单复数(在英语中,可以通过冠词明确单复数,见正确使用冠词a/an和the的通用法则)、时态等。例如,如果你指的一个属性是针对所有原子,那么你需要通过合理方式声明这一点,而不能让读者搞不清到底是指单个原子、某个原子、部分原子还是全部。
各段落之间或句子之间的意义有转折或需要明确有延续时,需要使用过渡词或过渡语句提示。过渡词可以起到导航作用,可以起到粘合剂作用。 归纳起来,过渡词有如下几种类别:位置(例如'在这里')、时间(例如'在...期间')、举例(例如'举例而言')、补充(例如'另外')、相似(例如'同样')、例外(例如'然而')、序列(例如'首先')、因果(例如'因此')、强调(例如'事实上”)、总结(例如'总之')。更多的过渡词举例见让论文可读性倍增的诀窍——使用不起眼的过渡词。
7. 熟悉一些写作技巧和写作经验
写作需要排版工具、需要按某种顺序添加内容、需要借助工具制作表格与图形、需要查错、需要投稿等等。这些都会涉及一些技巧甚至经验。这里不去介绍这些技巧和经验,但会指出熟悉后可以达到何种程度。
各出版物会给目标文章提供电子模板,如latex模板和word模板,可以编辑各种内容,可以实现某些对象的一键排版(例如可以给各级标题定义样式,编辑时只需要刷样式即可,可以给各类对象如图表的标签和编号设置自动模式)。我们只需要拿到这些模板,就可以专注于填写内容。
顺便提一下,一些研究人员正在与四篇(四类)论文打交道:正在刊登的、正在审稿的、正在准备的面向目标期刊的初稿、正在酝酿的过程文档。一篇文章从酝酿到投稿,往往会遵循先写过程文档、接着写初稿、最后定稿这样的过程。遵循这种过程的作者不会等待完成研究后,从零开始写初稿。
不少内容应先期放入到酝酿稿——过程文档之中。以文献引文为例,我们在做研究时,可能参考了一些文献,尤其使用了一些观点或资料。如果不把这些来源按标准引用方式记录下来,等写文章时就可能忘记来源了。那时再想找出来,就会付出多倍代价。正确方式是,一边读文献,一边把文献放入参考文献列表中,并在前面对你将要使用的内容进行引用。你的文章成文时,一些引文可能不必要了,那时只需要删除不需要的(一些电子模板可以做到自动选取被你引用的,没被引用的不会出现在最终的参考文献列表中)。
区分给定稿打提纲和给酝酿稿或初稿打提纲的差异。在作者需要手工写作的年代,给文章初稿打提纲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旦乱了又得重来。高中语文课的作文比较短,需要手工写作,因此有必要打提纲(虽然一些学生是用心打提纲)。当我们有了可以一键排版的电子模板,给初稿打提纲就显得不重要。从酝酿稿开始,初稿可以堆砌东西,可以没有思路,因为你可以随意挪动内容、添加内容和删除内容,一键排版功能使得你文章中的编号会自动刷新。有了初稿,接下来定稿时再打提纲,按最终提纲要求挪动内容。
在酝酿与准备阶段,可以这样考虑创建初稿的顺序:放入参考文献(在文献调研阶段就可以放入),放入非文字类元素,在核心章节放入正式内容。如果确定要发表,选择目标期刊,按目标期刊的风格要求,调整核心章节的逻辑结构(可以通过打提纲来实现),要知道,利用现代文档编辑器的功能,你给文档里的内容按最后要求来个乾坤大挪移的代价很小。接下来给核心章节添加非正式内容。核心内容完成后,写引言,写结论,写摘要,最后创作标题。
最后是给文章检查语法错误、拼写错误、逻辑错误、遗漏等等(找个资历更浅的学生帮忙往往十分有效)。把初稿与目标期刊的一篇好的相似文章对比,比较一下,从表观上看是否具有相似质量(包括图表的质量和语言质量)。
一旦稿件准备好,第一步是作者自己多次阅读、站在批评者的角度寻找问题,第二步是邀请同事同行阅读,提供建议,最后才选择投稿。需要指出的是,论文投出去的目的是为了被录用,这就需要经历审稿人与编辑一关(往往是苛刻的,因为出版物不缺稿件)。拒稿往往是因为文章中致命漏洞,而不一定看你有多少贡献。
作为最后的建议,如果是第一次写文章,最好是加入写作课,或者有导师等资深学者带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