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埠前,上海的街道长啥样?

1843年以前的上海

开埠前的上海县城依托东面的黄浦江,大量的河道网络绵延向西,通达苏杭地区,水运成为交通的主要途径。

县城内较为完整的水网体系,与街道体系共同组成日常所需的交通系统,街道临河而筑,形成最早的街巷体系基础。开埠前夕,县城內方浜、肇嘉浜、中心河、薛家浜、侯家浜等河道纵横,街巷却仅有五十多条。

这种河道、街巷复合体系在今天上海街道风貌中几乎没有保留,只能从周边历史古镇中稍微找到一些痕迹;后来的填浜筑路对于上海街道风貌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沿河筑路”和“填河筑路”形成的街道,原有河道的走向、宽度直接影响到此后形成街道的基本空间形态。

在这一时期,上海陆上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其平坦的地势使得轿子能容易地通过狭窄、弯曲的街道和小巷,灵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正因为这些优等直到19世纪中叶,在黄包车、小汽车等其他样式的交通工具出现甚至普及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轿子才逐步退出城市交通工具的历史舞台。

而此时,上海还没有专门负责街道修建或市政设施的部门或官员,很大一部分相关工作如清道、筑路、修桥等事项均归慈善团体(如同仁辅元堂)负责。

总体而言,开埠前上海的交通需求对于城市街道的要求相对有限。由于没有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城市交通需求,也就不会出现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近代城市街道”。

街道风貌

开埠前上海的街道风貌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宽度块窄:除去少量带有仪式性的主干街道,更多的民坊之间的小巷,只需要保证肩挑一根扁担两个筐的一人通行即可。

二、材差技低:街巷修筑材料差,修筑技术水平低。县城内街巷均为土路,圆地形自然起伏,路面是天然泥土,一旦下雨,除了踏高跷外几乎不能通行。

三、环境脏乱:“上海县城内除言署、庙堂以外,都是店肆街坊城内街道极为狭隘,阔只六尺左右(2米上下),因而行人往来非常混杂拥挤。垃圾粪土堆满道路,泥尘埋足,臭气刺鼻,污秽非言可宣”。

文中观点来自《历史街道精细化规划研究》一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