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琴鹤堂赵氏族谱探析
常回家看看
万学成世正,永远立朝纲,忠良维国本,祖德发祥光,大启崇先绪,鸿章锡庆长,贤能开鼎甲,盛烈佐隆昌。
万 三房
赵仕祿四世孙赵万琳
学 三房
赵仕祿五世孙赵习学
江西南昌·赵氏族谱 藏地:河北大学 (清)赵学积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木刻本.
成 三房
赵仕祿六世孙赵成海 赵成江 赵成河
世 三房
赵仕祿七世孙赵世富 赵世贵 赵世俊
正 三房
赵仕祿八世孙赵正普 赵正昌 赵正盛 赵正昊 赵正昱 赵正洪 赵正满 赵正汉 赵正宇
永 三房
赵仕祿九世孙 赵永存 字久安乾隆2年---嘉庆10年
赵永恕、赵永锡.赵永佳
远 三房
赵仕祿十世孙,赵永存子 赵远来 远朋 远扬
立 三房
赵仕祿十一世孙,赵永存孙 赵立琳 赵立硅 赵立珩 赵立睿
赵立延、赵立林、赵立儒
朝
朝德 朝霖 朝宋 朝美 朝试 朝廷 朝爵 朝荣 朝慎 朝祥 朝甲 朝凰 朝围 朝跃 朝斗 朝星 朝明
纲
纲美 纲宗 纲雕 纲斯纲主 纲贞 纲周 纲佑 纲云 纲祁 纲春 纲启 纲裔 纲茂 纲后 纲程 纲魁 纲联纲芳 纲揆 纲海纲祖 纲和 纲林 纲修 纲六 纲玉 纲化 纲达 纲隆 纲先 纲才 纲亮
忠 赵忠敬
良维国本,祖德发祥光,大启崇先绪,鸿章锡庆长,贤能开鼎甲,盛烈佐隆昌。
赵瑺,字石琮,出宋室孝宗亲王之裔,在宋为筮仕郎,承事郎.因南北分争,见几而作,始家于湖南安化之一都长乐南山下谭家坪乐坪.瑺公没,葬一都长乐南山下谭家坪,子山午向。元配:应氏,没死一都长乐南山下潭家坪乐坪.夫妇合冢。
赵瑺生子一:赵以富.字法章,一名八郎.宋淳佑六年(1246)丙午四月十四日酉时生,寿81,元嘉定四年1211年丁卯十一月二十一日戌时没,葬一都长乐南山下谭家坪乐坪.葵山丁向。配:张氏,没葬一都长乐南山下潭家坪乐坪.葵山丁向。夫妇合冢。
赵以富生子二:赵亥子,赵长子.傅至赵亥子,迁居常安峡溪。今宁乡沩山峡溪、与桃江、安化交界。
赵亥子 .字书支,一名八郎.元前至十三年1276 年辛卯三月初十日寅时生,寿71,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丁卯十一月二十一日戌时没,葬常安峡溪.乙山丁向。配:夏氏,没葬常安峡溪.乙辛向。
赵长子,字尽美.元前至十五年1278 年葵巳八月十五日午时生,没葬未详.
赵亥子,生赵文祖.
赵文祖 字友德,.元泰定元年1276 年甲子五月十五日子时生,寿62,明洪武十八年1360年乙丑正月十九日未时没,葬常安峡溪.子午向。
配:康氏,没葬常安峡溪子午向。元至正年间,生子四:赵仕斌赵仕清 赵仕祿 赵仕福
长房赵仕斌
二房赵仕清
三房赵仕祿
四房赵仕福
赵仕祿三子赵应华
赵应华长子赵友奇
赵友奇三子赵伏春
赵伏春独子赵鉴公
赵鉴公次子赵万琳
赵万琳次子习学公
赵万琳长?子启学公 迁陕西后裔分居湖南安化清塘铺、赵家岭、眉毛溪等处。迨元至正年间赵仕斌 赵仕清赵仕祿始来清塘铺赵家仑而奠居焉。赵仕福落业驿头铺眉毛溪赵家山迄今十余世矣。
注:元至正年(至正元年:1341年 - 至正末年:1370年,至正27年南方全部平定,至正28年朱元璋称帝改元为洪武,是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元朝使用至正这个年号一共30年,是元朝使用相当长的一个年号)。
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一○五四),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清献公爱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赵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献集》(十卷,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十六卷本(其中诗七卷,简称陈本,书藏北京图书馆)、明成化七年阎铎刊本(简称阎本,藏上海图书馆)、明嘉靖四十一年杨准序汪旦刊本(简称杨本,藏华东师大图书馆)、一九二二年赵氏仿宋重刊本(简称赵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诗以五言近体为优,如《暖风》、《芳草》等诗清新明快。
赵公于庆历三年(1045年)在广西宜州任职。后继母丧,赵公一路扶柩归葬衢州;眼血都哭出来了,孝亲之极难以言表。赵公与弟弟赵拊搭了一个棚,守在墓边达三年之久不愿离开,就象服侍继母在世一样。赵公的孝行感化了整个衢州,许多人记录下他们的孝行,当时有一位名叫孙俟的处士为赵公写了《孝子传》一书,赞评赵公的孝行以及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美德。衢州府、县官员为表彰赵公,把他居住的村落命名为孝悌里。南宋文学家、政事楼钥亲自题写了“忠孝之家”的匾额。
“(赵抃)为政简易,体恤百姓,政绩显著”。史称其弹劾不避权贵,针砭时弊,毫无顾忌,京师号为“铁面御史”,与包公、寇准齐名,评为“北宋三贤相”,死后皇命苏东坡撰写祭文。一生刚直,为官清廉,中进士后曾放蜀地任转运使(相当于四川省的后勤部长),携一琴一包,匹马入川,为官两袖清风,以琴鹤为友,后人誉为一品琴鹤,喻为人为官最上品。赵抃曾在四川崇州为官,后人为纪念他在此地为官造福地方,只以一琴一鹤相随,为官清正简易,建起了“琴鹤堂”纪念他,此堂至今尤存。赵抃还曾先后在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四川、江西虔州任职为官。
赵抃生前所留诗文不少,有游岳麓山、白鹤泉等诗。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时任杭州太守的赵抃,去龙井寿圣院拜访著名的辨才和尚,辨才特地陪他在龙泓亭(即龙井亭)品茶观景。赵抃为此感激万千,欣然命笔,并留下一诗:
湖山深处梵王家,半纪重来两鬓华。
珍重老师迎厚意,龙泓亭上点龙茶。
后北宋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嘉佑进士苏轼(即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任太守,也常去龙井寿圣院拜访辨才。
因辨才和赵抃、苏东坡在寿圣院内,发生的茶友诗书佳话,到南宋时,后人们在寿圣院增设了“三贤祠”,供奉辨才、赵抃和苏东坡三人塑像,让人们瞻仰。现在人们把这里叫作三圣祠,至今尤存。
赵抃墓应在家乡浙江衢州府,但是有传在在湖南永州零陵,常有赵氏后人和追思先贤的人们前去扫墓凭吊。本门赵氏可能就是老太公赵抃晚年入湘而在湖湘大地开枝散叶。可能是元灭南宋后,赵宋的皇族和大臣及其家属均属要被杀尽之列,因此本门衣冠南渡(衣冠南渡指的是中原的士族大家兴家举族向南迁移,逃离战乱和屠杀),隐入湘中长沙府宁乡,安化,益阳等地,宝庆府(宝庆府即今湖南邵阳地区)邵东,以及衡阳,永州零陵等地。根据安化琴鹤堂赵氏族谱云:安化,宁乡赵氏,出自宋室孝宗亲王之裔,在宋为筮仕郎,承事郎.因南北分争,见几而作,始家于湖南安化之一都长乐南山下谭家坪乐坪之语.宁乡,安化一支还极有可能是宋太祖的后裔,待考。
赵清献公居家格言
正人先正已,治家如治国。
首须敬祖宗,慎勿慢新族。
教子以义方,奉亲贵整肃。
兄弟当友爱,夫妻要和睦。
大量容物情,小心事伯叔。
交友宜择善,终身远耻辱。
时存君子心,志厚待乡曲。
时怀父母心,宽恕使奴仆。
贸易要均平,居身宜俭朴。
门户必亲持,儿孙当拘束。
家法能整齐,自然天降福。
明清时代风行全国的少儿蒙学读本《幼学琼林》中有一句:“赵清献,世号铁面御史。”注文中说:“赵抃,谥清献,宋神宗时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声凛京师,咸目为铁面御史,言正直无私也。”仅凭这一记述就可以肯定,赵抃是衢州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人物。正史《宋史》有传,《衢州市志》也已立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衢州》中也作为名人来介绍。但是,他的事迹,远不是“铁面御史”四个字概括得了的。现根据有关史料,讲几则轶事,可以看出赵抃这个历史人物的各个侧面。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赵抃以大资政知越州。当时两浙旱蝗,米价踊贵,饿死的竟达十之六七。各州都在通衢大道上贴出告示,禁止人们抬高米价。独有赵抃贴出告示,允许大米可以提高价格出售。这样一来,各州的米商都到越州去卖米。结果,越州的米价反而更便宜,老百姓也没有饿死的(见《宋稗类钞》43页)。看来,赵抃还懂得一些经济规律,我们可以从中受到一点启示。
赵抃这个“铁面御史”,是否任何时候都板起面孔,使人望而生畏?看来未必。他在四川做官时,有一天,见到一个头戴杏花的妓女,觉得很漂亮。一时高兴,就开玩笑地说:“头上杏花真可幸。”那位妓女随口应声答道:“枝头梅子岂无媒。”赵抃听了更加高兴。到晚上,赵抃问值班的老兵:“你知道那个妓女的住址吗?”老兵道:“我知道。”赵抃说:“你给我把她叫来。”老兵就去了。到二鼓时分,还不见来。再叫人去催,忽而又说别去叫她了。那个老兵突然从幕后走出来。赵抃看了奇怪,问是怎么回事?老兵说:“我估计相公叫我去叫妓女,只是一时高兴。过一会儿,这个念头就没有了。所以你让我去叫妓女,其实我根本不曾去。”(见《宋稗类钞》208页)这件事说明赵抃这个“铁面御史”并非任何时候都板起面孔,但赵抃毕竟还是赵抃,不会让妓女来搞“三陪”。
赵抃在个人生活中有个规矩:每天夜晚都要焚香默告天帝。有人问他:你在默默祝祷什么?赵抃说:我并没有在秘密祝祷什么,我只是从小就立下这么个规矩,白天干了什么,夜晚就奏告天帝。其实,人在苍芒无边的宇宙中,显得非常渺小的。我个人这点心意,天帝也未必都知道。我这样做,只不过每天防范检点一下,见不得人、不可奏告的事就不会去做了。(见《宋稗类钞》280页)看来赵抃的廉洁自律是搞的很好的。在思想上筑了一道防线。
赵抃有个座右铭,现全文抄录如下:“依本分,莫妄想。争先径路机关恶,退后语言滋味长。爽口物多须作病,快心事过必为殃。得便宜处莫再去,怕人知事莫萌心。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简。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道。良田万顷,日食二升。大厦千间,夜卧八尺。说得一尺,行得一寸。天道尚左,星辰左转。地道尚右,瓜瓠右累。蚁穴知雨,乌鹊知风。燕避戊已。鹊背太岁。鱼聚北道,针浮南指。葵知向日,菊知陨霜。此物之灵也。人有不节醉饱,不谨寒暑,孰谓人为万物之灵?因为座右铭。”(见《宋稗类钞》475页)这篇座右铭,涉及的内容较多,值得进行研究,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这篇座右铭的内容,跟时下流行的一切向钱看、追求吃喝玩乐、潇洒一回、过把瘾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值得借鉴的,恰恰也在这里。
赵抃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典籍《五灯会元》记载了他的事迹。说他四十多岁就“摈去声色,系心宗教”了。当时金陵蒋山法泉佛慧禅师到衢州的南禅寺来居住,赵抃常去见他,和佛慧禅师交上了朋友。后来赵抃到青州去当知州,有一天冥坐,在打雷声中豁然大悟,并作了一首偈:“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佛慧禅师得知后笑道:“赵阅道撞彩了。”赵抃在72岁时以太子少保致仕归里,作高斋居住,题偈道:“腰佩黄金已退藏,筒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临终写信给佛慧禅师:“非师平日警诲,至此必不得力矣。”赵抃逝世后,佛慧禅师作了一首偈表示追悼:“仕也帮为瑞,归欤世作程。人间金粟去,天上玉楼成。慧剑无纤缺,冰壶彻底清。春风瀔水路,孤月照去明。”(见《五灯会元》1059页,同时也见民国《衢县志》)
常山县宋畈乡境内的三衢山西侧,有个岩洞,叫赵公岩,相传赵抃曾在里面读书。因赵抃谥清献,所以又叫“清献书岩。”光绪《常山县志》收录了两首咏赵公岩的诗,一道是张弼的五绝:“琴鹤久沉沦,清风振无极。岩前书带草,依然天水碧。”另一首是汪鼓龄的七律:“山石巑岏洞壑深,扶筇结伴此登临。云翔似舞当时鹤,滴溜如听旧日琴。百里遥峰形杂沓,千年古木气萧森。空留往迹怀前哲,独立崇冈拄杖吟。”
三衢山是衢州境内的名山,衢州由此得名。在古籍中,衢州人往往自称或被称为“三衢人”。可见此山在历史上影响之大。三衢山西侧的赵公岩,更是一处胜景。洞中有多处摩崖石刻,其中比较清晰的有民国十九年宋畈人汪楫题刻的五律:“时难年荒后,山居亦稳然。依岩消白日,枕石问苍天。腊尽寒归路,檀香薄有田。无琴无一鹤,何以答先贤。”
乾隆十一年(1746) 丙寅岁 仲春月,旧序十一篇(主修赵正满,字廷荣).
道光8年(1828)续修
琴鹤堂/湘籍《赵氏重修族谱》线装,残本。赵永佳等主修。清道光八年戊子岁镌,木刻本(26×40CM),琴鹤堂绣刊,印刷精美,共八十册;现存《卷首》、《卷一》两册。内收乾隆十一年丙寅岁仲春月旧序十一篇(主修赵正满字廷荣),道光八年新序十六篇。谱目:《纪略》、《录善赞小说》、《传赞》、《记跋》、《志引》、《诗古》、《新旧坟山合同》、《县言献》、《凡例十六条》、《家训十二则》、《家规十二惩》、《五服图》、《新旧派行》、《源流序》、《帝王传》、《瑺公传》、《仕斌、清、禄、福四公列传》、《世系图》。纂修总裁:赵永恕、赵永锡;主修:赵永佳、赵立延、赵立林、赵立儒。现存安康市双溪乡民间。源流:湖南安化、宁乡。“良学书屋”有摘要。
光绪6年(1880)三修
琴鹤堂/湘籍《赵氏三修族谱》线装,残本。约修纂于清光绪六年以后,木刻本(23.7×34CM),琴鹤堂刊印,印刷精美,总卷册目录及编修人无考,现残存《卷三·二房仕清公位下派系图》一册、《卷五·三房应华公、启学公派系图》一册。余均无考。卷二大部分记载赵氏族人迁徙陕西平利东乡秋河繁衍世系及卒葬情况;卷三记载有赵氏族人迁徙广西桂林大埠头繁衍世系及卒葬情况。现存安康市双溪乡民间。源流:湖南安化、宁乡。“良学书屋”有摘要。
陕西平利东乡秋河:今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秋河乡
广西桂林全州大埠头: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资源县城
民国三年(1914)四修
湖南安化《赵氏四修族谱》16卷,首上下,赵云萼,赵笃生等主修,民国3年,琴鹤堂,木活字本。
今仅存卷首上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安化《赵氏四修族谱》16卷
长房赵仕斌、
二房赵仕清、
三房赵仕祿
四房赵仕福
赵仕祿三子赵应华
赵应华长子赵友奇
赵友奇三子赵伏春
赵伏春独子赵鉴公
赵鉴公次子赵万琳
赵万琳次子习学公
赵万琳长?子启学公
世界赵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10656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