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景:音乐的远游者 | 人物

天高,地远,绿草,蓝天,佛塔,经幡……

车窗外,景致倏忽掠过。佛塔洁白,金顶闪耀,在阳光下无声讲述着美丽的传说,圣洁仿若“神界”。车窗内,作曲家郭文景思绪缭绕……八月暑夏,青海采风,于他既是身体之行,更是心灵之游。

十月金秋,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爱乐乐团带来的郭文景交响作品音乐会,名字亦作《心灵的远游》。

远游无骛,执著一念,从1982年捧出第一部作品《川崖悬葬》至今,四十载春秋,长河无声奔去。

在媒体笔端,他是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他更是“一个为音乐痴、为音乐傻、为音乐疯的音乐狂人”。走近他,倾听他,便知所谓痴、傻、疯,许是源于一种“病”——艺术的“强迫症”。而在当下艺术创作环境中,这种“病”,难能可贵,令人钦畏。

音乐的远游:精神高度

“我们在尊重、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发展传统。”

“唯一未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而建立了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这是经常加注在郭文景身上的标签。人们较多聚焦于“国际声望”,但其实“中国作曲家”也许更值得着眼。

10月10日晚,保利剧院,郭文景交响作品音乐会亮相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指挥家黄屹、中国爱乐乐团、竹笛演奏家唐俊乔、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的携手演绎下,爱乐者们畅游郭文景的音乐世界,领悟他的音乐哲思。

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郭文景交响作品音乐会《心灵的远游》上演。(2021年)

音乐会以“心灵的远游”为主题,集中演绎了郭文景的四部交响作品——为管弦乐队而作的帕萨卡利亚《日月山》、为女高音和管弦乐队而作的《远游》、芭蕾舞剧《敦煌》第二组曲、为竹笛与管弦乐队而作的《野火》。

一曲《野火》,唐俊乔与乐团合作演绎,乐随心动,意蕴深邃。

这部创作于2004年的作品,回避竹笛惯常的音响,而着力于挖掘这件传统乐器的交响性。这样做,充分扩展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性格,也延伸了郭文景关于现代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思考。

“我们在尊重、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发展传统。我在创作这首竹笛协奏曲时,将竹笛当作一件现代乐器而非传统的民间乐器。这个作品也表达了我近些年创作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和存在,文化方面也是一样,我觉得应该反映今天中国的精神面貌,要表达今天中国音乐要说的话。”郭文景说。

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文化责任感、一种文化自觉意识,“作为艺术家,不能对我们自身的文化有所低估。”

在古典音乐领域,不少艺术家都是外籍,郭文景觉得这并不影响艺术家自身文化意识的凸显,“国籍身份和文化身份是两个概念。斯特拉文斯基最后加入了美国籍,但他永远是俄罗斯的作曲家,他骨子里的东西改变不了,他的文化身份是改变不了的!”

郭文景注意到,“民乐演奏家会追着作曲家要作品,古典音乐搞演奏、演唱的,好像就没这个需求。因为西方音乐史上保留曲目太多了,一辈子都弹不完、拉不完、唱不完。恰恰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曲家的文化意识、责任意识就更重要了。当然了,如果你一辈子只弹肖邦,只拉老柴,也没问题,没有人会指责你、诟病你。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在中国当代音乐曲目库里,蒙尘的精品有没有?肯定有。应该去发现,把蒙尘的它们发掘出来。我希望中国的音乐界对中国作品更加重视,这样中国作品就会有更多展示机会。”

借由这场音乐会,郭文景四乐章《远游》迎来世界首演。这是一部跨越17年的作品。

2004年,郭文景以诗人西川的现代诗为歌词,为女高音和管弦乐队创作了三乐章《远游》。时隔17年后,他创作完成了第四乐章。“《远游》追求精神上的高度,当我聆听理查·施特劳斯的《阿尔卑斯山》交响诗时,仿佛看到的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这不是因为山的高度,而是音乐所追求、所蕴涵的精神高度,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也尽力使中国交响作品达到这样的高度。”他说。

书生面孔 麻匪性格

“我是硬着头皮说这些的,其实不是为我自己说的,是为整个中国音乐说的!”

“这次音乐会,中国爱乐乐团给予了非常充足的排练时间,排练效果也很好,我非常满意,也非常感激!”在这场音乐会开始前的媒体见面会上,郭文景开篇坦言道。

“很多段落,听得我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当晚音乐会结束后,郭文景如此表达坐在观众席里聆听四乐章《远游》时的状态,听得出来,一向“挑剔”的他对演出效果异常满意。其实,很多观众也是这样的感受,他们深深折服于这部作品的艺术性、哲思性。

无疑,这是郭文景与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又一次完美合作。而从2003年至今,他们竟已携手走过十八载光阴。当年,郭文景享誉世界的歌剧《夜宴》《狂人日记》登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在爱乐者欢呼、业界的期盼中,郭文景首演于海外的中国歌剧回家了。2008年,郭文景和导演李六乙合作的《巾帼英雄三部曲》上演,至此,郭文景共有6部歌剧作品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除了歌剧,郭文景的其他类型代表作,比如《江山多娇》《蜀道难》《满江红》等,都曾在北京国际音乐节首演或上演。

郭文景《C大调钢琴协奏曲》在国家大剧院首演。(2021年)

在郭文景看来,一部作品,作曲家完成之后,演出呈现很重要,“甚至对作曲家来讲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有很多伟大的作品,第一次演出是失败的。但后来碰到另外的指挥家、乐团,演绎得很精彩,作品也就有了流传下来的可能性。”

他举例,《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肖斯塔科维奇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完成于1947年,题献给他的挚友、小提琴大师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然而,由于某些原因,直到1955年该作品才有机会首演并获得空前成功,“当时整个苏联评论界全部傻眼了,因为这个作品太牛了!最后,作为演奏家的奥伊斯特拉赫,竟然自己提笔写文章。他说自己和这部作品一起生活了8个月。也就是说,他用了8个月时间练习,才有了最终的效果。”

相比之下,如果作品没有充足的排练、磨合时间,或将遗憾满满。“我这个话说出来也许会得罪人……”郭文景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比如有些乐团,更充足的排练时间是留给'马勒’之类,他们觉得那是经典,愿意花时间去练,但是对中国音乐、对中国作曲家们的作品,可能感觉差不多就得了……我是硬着头皮说这些的,其实不是为我自己说的,是为整个中国音乐说的!”

郭文景语气平和,但语间锋芒却若隐若现。不过,他很快逆转了话题方向,“其实,中国的这些交响乐团对我不薄,即便是在2020年疫情那么严重的年份,杭州爱乐、上海爱乐还给我开了专场。此前青岛爱乐青岛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都给我开过专场。交响乐团的生存是很困难的,现代作品的票房又没古典、经典的好,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交响乐团还能给我开专场,我真的是感激不尽、感恩戴德。或许有人会说,郭文景这个人贪得无厌、得陇望蜀,他竟然要求和马勒一样的待遇!事实上,我是在心存感恩的同时,想提出一点呼吁,那就是希望中国作曲家们认真精心创作出来的作品,都能被重视,都能有合适的展示机会。”

他觉得,从个人利益出发,他不应该如此直言不讳,但还是忍不住想说出来。早年,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中国的指挥家“拍板砖”,“如果一个指挥家没有个人风格,没能在此基础上训练出一支好的乐团,那就不能称之为指挥,只能叫'打拍子的人’。”他很庆幸当时没有人跟他一般见识,大家彼此还能继续做朋友,指挥家们也还愿意演奏他的作品,“我觉得他们能够听得进不同意见,所以此刻我就硬着头皮把这些话说一下。”

褒贬鲜明,实事求是,绝不违心,这便是率真、耿直的郭文景,同时也不难理解他为何自诩“书生面孔、麻匪性格”了。

从表达自我到关照社会

“人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环,只有和传统发生联系,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有根的。”

依旧犀利,依旧锋利,不会刻意掩饰巴蜀之地养成的狂傲、奔放秉性,但随着人生阅历纵拓,“狂人”郭文景似乎在无意间渐渐柔化了“狂”这个标签,正如他自己所言,现在的他创作时更注重与社会的关联、对话,而不仅仅是强烈地表达自我了。

国家大剧院委约歌剧《骆驼祥子》首演。(2014年)

歌剧《狂人日记》《夜宴》《凤仪亭》《诗人李白》《骆驼祥子》,交响合唱作品《蜀道难》《春天,十个海子》……郭文景的音乐版图大开大阖、泼墨写意。

回首来路,郭文景坦陈自己的音乐风格、音乐语汇有所变化,但一些典型特征、创作理念从未改变,那就是写人,人之情、人之思,寻找最贴近人性的心灵之声。相较过去,如今郭文景的创作更关注现实,更注重与社会沟通,“刚毕业时,想的完全是自我表达,观众理不理解、接不接受,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随着时间推移,我越发觉得和社会的沟通非常重要。在音乐厅里面对2000个观众表达自我,不考虑他们的感受,相对于要把这2000个人感动,让他们接受你的作品,后者要难得多。我后来发现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也许,这正是作曲家艺术生命延展过程中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毕竟,观众与创作者的关系,本就是相依共荣。

在作品中追求人性的真实与现实的深刻,同时,郭文景心中深埋着一处“根”,那就是自己的文化身份,“我虽然一直在努力成为独特的那一个,在创作上追求不拘一格,但我更知道一点:文化背景是作曲家的土壤和源泉,人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环,只有和传统发生联系,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有根的。”

歌剧《狂人日记》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2003年)

1994年起,郭文景的歌剧《狂人日记》《夜宴》等陆续在国外首演,海外声誉扑卷而来。然而,他始终是“最中国的”,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中国元素与历史气息,同时又不乏通过现代音乐语汇进行的先锋性探索。比如,在《凤仪亭》中,貂蝉和吕布,一个化身川剧演员,一个化身京剧演员;在《思凡》中,加入川剧的打击乐,与西洋乐器对话……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交响乐的融合呈现,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共鸣与共振。郭文景的音乐创作,并非一脉相传,而是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多脉相传”。他用音符营造诗意效果、诗意氛围,再把哲学深度带入其中——这使得他的作品厚重、深沉、广阔。

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回忆《包法利夫人》创作过程时说:“这里没有一点是真实的,这是一个全然虚构的故事,这里没有一点放入我的感情或者我的存在……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应像上帝一样,无所不在,又无处可见。”有观点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

对此,郭文景并不认同,“有艺术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听马勒的作品,就是要听马勒;我们听贝多芬的交响曲,就是少不了贝多芬这三个字,贝多芬能藏起来?”

言语之间,郭文景逍遥放达的真实心性、兀傲不群的个性显露无遗,倒也生出几分可爱。

为音乐而生的“教书匠”

“正因为不断返工,所以特别累,这确实是一种'强迫症’!”

“自己不满意,坚决不交。”这是郭文景的创作信条。

郭文景从2012年初夏开始创作国家大剧院委约作品、歌剧《骆驼祥子》,这是他目前作曲生涯中规模最大的歌剧。他原本计划一年内完成,但最终用了两年时间才拿出作品。事实上,他可是开足了马力一路跋涉,几乎每天都在写,从清晨写到中午,从傍晚写到次日凌晨,其间唯一一次停工,是生病进了手术室。

“写作时我对自己非常苛刻,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写完一个想法之后,我会停下来,反复思考和尝试还有没有更好的,一定要自己满意才肯继续往下走。”郭文景说,“我想要达到的层级比较高,确实很难够到。但不管多累、经济账有多么不划算,我都要达到自己的要求才肯罢休。我就是和自己较劲、较真儿,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委约方。正因为不断返工,所以特别累,这确实是一种'强迫症’!”

今年7月30日晚,国家大剧院,指挥家谭利华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与钢琴演奏家薛颖佳共同完成了郭文景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海坨戴雪》世界首演。

在郭文景看来,这部作品是他艺术星空中不可缺少的一颗星。写钢琴协奏曲,一直是他的一个梦想,为此他对自己树立了高标准:要写出钢琴协奏曲的规格与品质,同时要有中国特色和自己的特色,“当然,不能因为是中国作曲家写的钢琴协奏曲,就拿中国特色当幌子,协奏曲一定要符合国际化的标准。我希望这部作品可以拿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舞台上去验证,不能让外国人指着它说'这不是协奏曲’。”

从2018年12月开始创作,到2021年4月作品完成,两年零五个月时间里,他所有心思都放在这部作品上,为此放弃了不少其他委约创作的机会。然而,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郭文景始终坚信一个最朴实的道理: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一部作品,和用两年半时间完成一部作品,效果差距太大了。“如果说能够很好地实现自己脑海中那个美丽的愿景,很满足,很幸福。这种快乐会完全超越对金钱的考虑,当然作曲本身也挣不了大钱。”他笑言。

呕心沥血,作品完成,如释重负的愉快感包裹着郭文景,然而这是短暂的,因为接下来是新的困难,即进入排练、演出阶段,而如果排练、演出效果没达到自己预期,他便会陷入煎熬,“有时候会有无能为力的无奈感,但转念一想,作品能被演出就不错了,我就知足常乐吧。”

在作曲家之外,郭文景另一个身份是教书匠。上世纪90年代起,他站上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讲台,每周都给学生们上课,“和年轻人思想碰撞,可以防止自己止步不前,在学术、技术、理论上保持不退步。”

多年教学,他有了一套“郭式学习准则”,总是对学生们强调三点:第一,技术是前提,没有技术、技巧,就谈不上艺术,这是硬杠杆,有无才华另说;第二,知识面要广,多读书,尤其是其他艺术门类的书,这样才能开阔眼界、提升素养;第三,要有良知,没有良知怎么搞艺术?伟大的艺术家如果没有良知,肯定写不出伟大的作品。要有是非感、同情心,要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疾苦,心灵不能麻木、冷漠,不能对他人痛苦、社会问题无动于衷。

歌剧《夜宴》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2003年)

他笃信,这些关系到如何做人,更是艺术家应有之风骨。

2019年,郭文景卸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没了繁忙、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他能更心无旁骛地投入创作,写作数量、质量双升,“我感觉我的创作会迎来大丰收!”

“我觉得我就是为音乐而生,我很庆幸,兴趣和职业是一件事,没有发生错位。而且事实证明,我适合干这一行。所以我很感恩命运,对命运没有任何抱怨!”郭文景说。他对未来的创作充满信心和期望,“我几乎每天都在写,上午写,下午写,晚上写,写音乐对我来说就像买菜、吃饭、打球、看电视、看电影一样,就是一种生活,我现在就是祈求身体健康,赐予我更多创作的力量。”

今夏青海采风,郭文景心灵受洗,“我脑海里那一个个写作计划、创作愿望,就像我看到的窗外那一座座佛塔,引人入胜,引人前行。当我去实现某一个的时候,会全力以赴,忘掉一切现实利益的考虑,很纯粹,很美好。”

后记

“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犹如作曲家谱写奏鸣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题也在反复地出现,重演,修正,延展。”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如此写道。

以音乐记流年,郭文景匠心如始。浸入超世无我的之“坐忘”境界,这般创作,必然是幸福的。

同时,他也在音乐中雕刻着人生的岁月年轮。这其中,有变,更有未变,比如他的“书生模样、麻匪性格”,比如他放诞无忌的天性,超然自适的状态,就像他自己总结的:“我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就是追求真实,厌恶一切装腔作势,厌恶一切虚伪的装腔作势!”

为文、作画、写乐,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内心都须有一个真字作为根底。只要“真”,故不必刻意求工。既能“真”,性灵已自在其中。

END

本文刊发于10月26日北京日报人物版

新媒体编辑   陈涛

(0)

相关推荐

  • 贝多芬因何而不朽

    转眼间,2020年随着寒冬的到来而步入了尾声,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这注定是充满着挑战和改变的一年,而对于古典乐坛而言,这也无奈地意味着此前预想中本该无比鲜花着锦.隆重盛大"贝多芬年"纪 ...

  • 详细解读 | 2017Bachtrack全球古典音乐领域各项指标榜单汇总

    近日,英国知名的古典音乐门户网站Bachtrack最新发布了2017古典音乐数据排行榜. 该榜单统计了全球范围内的31,862场演出(其中包括17,741场音乐会.10,076场歌剧演出和4,045场 ...

  • 一个两面的巨人:写在伯恩斯坦100周年诞辰日

    一个两面的巨人 写在伯恩斯坦100周年诞辰日 原文作者 / Rick Fulker 翻译 / 乐迪 原载8月25日德国之声电台 20世纪的巨人: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出 ...

  • 郭文景作品芭蕾舞剧《敦煌》第二组曲,上海爱乐乐团联袂排箫、手风琴艺术家展现敦煌文化的别样风情

    2020年11月2日,著名作曲家郭文景上海首场个人作品音乐会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音乐会由指挥家张艺执棒上海爱乐乐团奏响,并邀请到多位青年国乐演奏家与上海爱乐联袂呈现出一幅绚烂的"民乐X ...

  •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24年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10-23 10:32 X 作者:伦兵 编制凝练的乐团."潮范儿"的演员着装.颇具金属感和工业风的简约舞台--当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你也许会猜测这是一场热 ...

  • 小泽征尔(Seiji Ozawa 1935~)

    小泽征尔,日本指挥家,1935年出生在中国沈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全家返回日本.早先学习钢琴,后在东京桐朋学园师从日本著名指挥家斋藤秀雄学习指挥.195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59年赴巴黎,同年在贝藏松 ...

  • 第二竹笛协奏曲《野火》,郭文景作品,唐俊乔演奏

    第二竹笛协奏曲 <野 火> 作曲:郭文景 演奏:唐俊乔 指挥:陈琳 协奏: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视频节选自 "中国与世界--中央音乐学院庆祝改革开放 ...

  • 钢琴协奏曲的创新表达

    7月30日,北京听众见证了一部全新钢琴协奏曲的诞生.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的<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由谭利华指挥北京交响乐团首演于国家大剧院,钢琴独奏薛颖佳.协奏曲标题"海坨戴雪&qu ...

  • 97岁,大马首富,郭鹤年丨食业人物

    第 2315期 不霸之王:郭鹤年! / 编辑|食业家(shiyehome)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商业传奇人物.97岁的郭鹤年以1500亿元财富位列榜单第75 ...

  • 郭文景交响序曲《御风万里-为管弦乐队与军乐队而作》

    郭文景交响序曲<御风万里-为管弦乐队与军乐队而作> 郭文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津贴"获得者.还曾获得过"国家教育成果一等奖" ...

  • 郭文景交响声乐作品音乐会《蜀道难》领唱:王传越

    郭文景交响声乐作品音乐会<蜀道难>领唱:王传越 郭文景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 .其作品创作题材广泛且数量颇丰.在他早期作品中,巴蜀风格构成了其作品的基本特色,如<川崖悬葬>. ...

  • 在这场音乐会里,重新认识郭文景

    韩军/摄 文 | 张光楹 由黄屹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在10月10日晚上演的这场"心灵的远游"音乐会,是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大师与纪念"主题的首场音乐会.音乐节在这个 ...

  • 在这场音乐会里,重新认识郭文景 | 乐评

    韩军/摄 由黄屹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在10月10日晚上演的这场"心灵的远游"音乐会,是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大师与纪念"主题的首场音乐会.音乐节在这个主题之下以郭文景 ...

  • 舞阳人物—郭玳之

    郭玳之,生卒年不详,字嵩如,号巨公,河南南阳府舞阳县人.岁贡.明末,寇刘洪俊围寨,人咸惶怖.玳之挺身说贼,贼解去.入清,顺治十年(1653),任福建建安知县,当兵燹之余,哀鸿未集,玳之加意劳来,流亡渐 ...

  • 音乐才女郭沅君受邀五四活动为佛山领唱《我和我的祖国》告白祖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临之际的五四青年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起大湾区 大未来"五四"快闪活动. 4月27日下午,佛山以快闪的形式组织开展同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