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误区
(1343)
课堂提问的误区
课堂提问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教学技巧。然而在课堂现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很随意、很随机的课堂提问。由于这些提问并不在课前备课设计的计划中,因此就难免影响了课堂提问的效果与质量,使课堂提问常常陷入到习惯性和无意识性的误区之中。
一、记忆性、判断性的问题过多,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太少
问题的质量决定了提问的质量。在课堂上,老师提问的问题,很多是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书上有现成的答案,只需要记忆,不需要太多的思维;或者说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只需要在“是”与“不是”、“对”与“不对”之间做一判断与选择。而理解性、应用性、评价性的问题相对较少,使提问的价值,也即师生之间的思维交流没有充分显现。
二、问题的设计大多数是老师问学生答,很少出现学生问老师或其他学生答
在课堂上问题的回答过程中,老师始终都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应答,缺少积极向上的参与氛围。很少有学生对老师的问题或书上的知识提出质疑或看法。这种师生间单向性的交流,以及没有问题的学生,都不是正常的课堂提问。
三、提问学生的面窄,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
一些教师为了可能是为了保证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提问的学生总是局限于几个优等生,或者个别外向型的学生。从而造成了一些学生一节课多次回答问题,而另一些学生可能一节课或多节课没有回答的机会。让个别学生垄断老师的提问,即容易打击不被提问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悖于面向全体学生,间接促使了两极分化。
四、答案大多在老师的意料之中,很少出现不同的声音
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大多教师都是从自己的教学设计出发,评价的时候都是向自己期待的答案靠拢。对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想法,缺少追踪式的研究,或者激励性的评价。特别是对于文科类的问题,一些答案太过于追求完美,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只追求问题的结果,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部分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只给于“对”与“不对”的评价,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而不分析学生回答问题过程的思维轨迹。也就是只注重效果,不注重质量。使一些学生的“会”不是100%的“会”,降低了问题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