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邪》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探究死刑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伊朗电影《无邪》在这个世界性电影节均面临惨淡的时间节点获得了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最佳影片。
说是幸运,也是不幸,因为疫情当下,金熊奖泛起的火花大不如从前,关注度下滑。
但是看到本片的介绍时,其中的“死刑”两个字还是引发了我的好奇。
《无邪》让我想起了两部探讨死刑的老电影,一部是《大卫的一生》,另外一部是《绿里奇迹》。
《大卫的一生》探讨的是一场关于信念的政治运动,将死刑的意义扩大到政治层面,普世意义更宏观;而《绿里奇迹》则更接近电影《无邪》,说是探讨死刑,但是通过微观的个体在事件中所面临的矛盾和挣扎来表达诉求,不刻意上升高度,这是这两部电影吸引我的原因。
电影《无邪》由四个片段组成,观赏性其实并不强,在电影拍摄的技术含量上也谈不上多高超。因为听说本片导演穆罕默德·拉索罗夫由于过往所拍摄的电影在政治表达上触犯了伊朗当局的底线,曾经还被抓捕并监禁过一年,他的许多电影在伊朗本土也被列为禁片,虽然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但是每一次拍摄还是举步维艰,多方面受到政府的掣肘。
所以《无邪》的很多拍摄也是在暗中进行的。在拍摄手法上,导演没有过多炫技,扎扎实实地实景拍摄,选取了很多伊朗当地的场景和废弃的工厂,将日常镜头连接在一起,平淡中却又高潮迭起。
《无邪》能赢,重在其影片主题和叙事视角。
影片通过狱警的视角来观察那些即将面临死刑的犯人,同时将这些普通的狱警在执行死刑时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十分生动。他们抓住了这些社会中特殊职业在面临人性、道德和法律的拷问时所做出的的最真实的反应。
第一个故事中的男主角,Heshmat,他看似是很一个平凡的中年男子,拥有一份幸福的家庭生活。
他每天傍晚开车去接作为老师的妻子下班,去学校接女儿放学,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去超市采购,去老母亲家送生活用品,带着女儿去吃披萨,然后结束一天的生活。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他开车、与妻儿对话的过程中,你总会发现这个人身上似乎一直背着一份沉重的负担,他的轻松,是在家人面前刻意呈现出来的。
那么时间拉到深夜,凌晨三点,他的闹钟响了。
他一天的工作从此刻拉开了帷幕。
原来,他在监狱工作,而一天工作的开始,就是拉下按钮,处决一组死刑犯。
他在按下按钮前,表现得异常平静。
他会先烧一壶水,平静地喝一口水,然后去洗洗手,极具仪式感。
这一刻,你会发现,这份工作似乎与银行收银员没什么两样。
而事实上,真的没什么两样吗?
或许是Heshmat由于工作多年,早已习惯了他的工作性质,任何工作只要你习惯了,它就会变成机械性地重复操作。
但是,这份工作对于年轻的新人狱警来说,就艰难了许多,对他来说,这不是一份工作,而是在“杀人”。
当你把执行死刑等同于“杀人”的时候,这对于执行者来说,就是一种行动上莫大的考验和来自内心的灵魂拷问。
按常理来说,他的崩溃是人之本性所致,这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讲,而法律却不给一个个体机会思考死刑的存在到底有没有意义?
在监狱的宿舍里,几位成熟的狱警在劝服这位新来的狱警。
法律的绝对正确性和不可抵抗性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法律在这里有权利将正法一个罪犯合理化,这也就是所谓我们所说的“罪有应得”和“死有余辜”。
但是,犯罪者先是得罪了某个个体,给其他个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再其次是社会公平。自由的意义是,在不伤害其他个体的前提下,每个公民有权利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情。那么,你若是伤害了其他公民的利益、自由,生命,法律将有权剥夺你的自由、政治权利,甚至是生命。
法律是冷冰冰的条款,可是执行者却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他们不是国家的工具人和机器人。
比如,这位新生狱警。
他在百般寻找一个合情合理的罪犯应该“死”的理由,这其实不止是同情心的问题,而是为自己的“犯罪”找一个借口。
这也是他希望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安处。
最后,他成为了Heshmat的反面教材,他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将枪对准了执法者,他是一个挑衅规则“成功”的反叛者、叛逃者。
当然,这位狱警只是一个个体案例,不能代表大多数人,大多数人在面临神圣的法律时,都是选择接受的。
两个故事都是开放性结局,他们的未来导演并没有给出一个确认的结果。
但是,这其中他们的挣扎已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种矛盾和挣扎中,实则是穆罕默德·拉索罗夫在向观众发问:这世上是否真的没有邪恶,正如本片片名,无邪,或者说,邪恶的到底是谁?
我们可以看到,全片并没有将更多的篇幅和镜头给到犯人,甚至对于他们所犯下的罪行没有任何交待。
如果本片视角是以受害者的视角,那么这些人一定罪大恶极,十恶不赦。
但是当我们就同一个事件换另外一个视角,会发现完全不同的判断维度。
在执行死刑的体系中,一共有三个对象需要考虑,第一,犯人;第二,法律;第三,才是执行者。
说到底,其实执行者只是这个链条中最不重要的底端“生物”。
在法律面前,只有黑白;而在执行者面前,道德也被磨平了。
《无邪》讲述了几个故事,几个不同的狱警,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心态,从稚嫩到成熟,从思考到放弃思考,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无邪》其实想表达的不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邪恶”,而是“善良和邪恶是如此对立,又是如此相近,邪恶的罪犯和惩治邪恶的力量,远在天边,却近在咫尺。”
我们到底有没有权利审判他人的生命,一直是死刑绕不过去的伦理问题。
无邪(There is no evil),讽刺的不是邪恶,而是正义。
◐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