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废墟,多少人会投它一票?

吴哥寺庙隐藏在柬埔寨暹粒的原始丛林中,乱石和杂草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息。这史诗般的宏伟遗迹,不仅是破译柬埔寨历史的密码,同时也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辉煌——读懂了吴哥,也就读懂了柬埔寨。
吴哥窟:丛林深处的奇迹
Angkor Wat

吴哥窟的第一道风景是从莲花池开始的。天不亮,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就聚集在此等候日出。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小吴哥,最早供奉着毗湿奴,其原始名字Vrah Vishnulok就意为“毗湿奴的神殿”。12世纪初,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通过非正统方式获得王位,为彰显政治威望,遂命令祭司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国庙,最终举全国之力建成吴哥窟。后来,笃信佛教的新国王阇耶跋摩七世又将吴哥窟改为大乘佛教寺庙,之后吴哥的大多数寺庙均由这位国王修建而成。千百年来,时间虽侵蚀着庙宇壮丽的外表,但这里依然保持着建筑原貌。

吴哥窟面积很大,回廊重重围拢,每层回廊均雕刻着与毗湿奴、仙女阿帕莎拉(apsara)、神猴哈奴曼有关的精美浮雕,或是吴哥王朝关于战争、农业、生活等的世俗画景。被回廊包围的祭坛中耸立着五座石塔,正中心的中央石塔象征印度教的宇宙中心须弥山;而石塔顶部同样是一圈小小的回廊,那里常常有年轻僧人的身影闪过,他们就像一道闪光,一眨眼便不知所踪。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央石塔的顶端有一个孔洞,是古代工匠通过精确计算打造的——每年春分时节,阳光会通过孔洞直达地下密室,照在苏利耶跋摩二世的棺木上,以此完成国王的升天梦。因此,吴哥窟不仅是一座寺庙,同时还是陵墓。

吴哥窟极具对称美感,宽阔的空间透着强大的吸引力,还未走进寺庙时,便感受到一股巨大的能量,似在指引旅行者迈步向前。走进寺内,抚摸着灰黑色的石壁,厚重的沧桑感从指间流过,你依稀能想象出千百年前的繁荣盛景,即使现在只留下承载着回忆的斑驳石头。
塔布隆寺:衰亡后的生命图景
Ta Prohm Temple

“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吴哥庙宇,重返人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坠入蛮荒。”1861年1月,法国探险学家亨利·穆奥(Henri Mouhot)为寻找热带动物,于丛林中无意发现了吴哥古迹,并著书《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激发了欧洲人对柬埔寨的强烈兴趣。

建立于9世纪的吴哥王朝曾是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其领土范围占据大半个东南亚,实力强盛,灿烂的吴哥文明影响了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诸多国家。1431年的一天,暹罗军队血洗吴哥城,面对强大的入侵者,人们纷纷逃往金边,吴哥王朝就此落下帷幕,隐匿丛林数百年,柬埔寨人也慢慢淡忘了吴哥文明。

真正使吴哥重回大众视线的是取景于塔布隆寺的电影《古墓丽影》。据说这座寺庙由阇耶跋摩七世为他的母亲修建而成。隐匿在参天大树中的塔布隆寺被形如巨蟒的树根盘桓缠绕,粗壮的树干顺着寺庙拔地而起,营造出寺庙从树根里蹦出来的奇景。曾有专家试图对塔布隆寺进行修复,发现寺庙与树根早已融为一体,无论拆解哪一方,另一方必然遭受毁灭。未被修复的塔布隆寺只能保持原状,无论损坏或是坍塌,皆以最本真的建筑形态显露于世,而这也是大多吴哥古迹的命运——千百年来被裹挟在乱石和杂草中,透着深深的孤独感。

©《花样年华》
在塔布隆寺,人们往往会惊叹生命的力量——当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发芽到挤开石缝直至舒展身躯,经历漫长岁月与寺庙抗衡,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不过都是一瞬间的事。也许当年王家卫正是洞穿了吴哥古迹的奥义,在电影《花样年华》中对生命进行了隐忍的表现,因此才有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对着寺庙树洞埋藏心事和秘密的那幕经典画面,也有了诠释吴哥文明的一句台词——“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女王宫:古老文明的艺术
Banteay Srei

吴哥古迹最大的建筑特色,便是寺庙均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未使用任何黏合剂。除此之外,石块上的浮雕工艺也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便以女王宫为最。女王宫音译为“班蒂斯蕾”,意为“女人的城堡”,因其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被誉为“吴哥古迹明珠”和“吴哥艺术之钻”。

女王宫规模不大,主建筑由三层院落组成,红色砂岩建筑随着阳光照射会变幻出亮丽的红色光泽。寺庙建筑表面均被浮雕覆盖,翻涌的浪花、舞动的仙女、战斗的神兽……这些栩栩如生、立体生动的浮雕,刀工流畅细腻,造型繁复柔美,彰显出柬埔寨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古代工匠用最原始简陋的雕刻工具,在坚硬的岩石上一锤一锤雕凿出如此举世瞩目的浮雕艺术。或许对他们而言,完成一座寺庙的修建工作,除了生计所需,更多的是依靠信仰支撑吧。而这伟大的奇迹,也只有亲临现场才能得见。
圣剑寺:“迷宫”中的脉络
Preah Khan Temple

吴哥古迹就像原始丛林里的漫天繁星,数不胜数。每座寺庙各具特色,共同孕育出灿烂的吴哥文明。但即使是在一众寺庙之中,圣剑寺依然展现出鲜明的特色。这是一座方正对称的寺庙,局部巨石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散落,长满厚厚的青苔和杂草。圣剑寺如同一个迷宫,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均是一个模样。寺的内部呈十字形,四面由拱顶长廊连接着东、南、西、北四扇大门。

东边入口处的藏经阁,其圆形支柱具有地中海风格,据说这里曾用来存放圣剑。令人遗憾的是,寺庙入口石桥上的佛头都已被人割断盗走,只留下光秃秃的石身,展现悠悠岁月的沧桑印迹。在寺内的中心处,竖立着一块长方形条石,顶端有一个方形凹槽,上面嵌着一双残损的佛脚,光线顺着顶部的孔洞覆盖其上,看上去就像佛脚正在散发着某种未知的神秘能量。
巴戎寺:微笑的神秘力量
Bayon Temple

从外观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的佛教寺庙,共有54座大小不一的石塔,每座石塔的四面均雕刻着微笑的佛像,分别代表“慈、悲、喜、舍”。据说,这些微笑的佛像均是建造巴戎寺的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那一双双凝视红尘的眼眸和微微上扬的嘴角,好像看透了人生的奥秘,流露出平静的喜乐。来到这里的人多被佛像的笑容触动,遂赋予它们一个生动的名称——“高棉的微笑”。

站在石塔下,久久望着肃穆的佛像,那一抹淡淡的笑容,有着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能治愈心灵的慰藉力量。这一刻,在无数佛像的注视下,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天地之间,只有你与整个世界进行对话。当这些原本平淡无奇的石头以佛像的形态垒砌,它们便活了过来,仿佛全都会说话似的,不仅展示出建筑的精妙,也蕴含着艺术的生命力,以至于每个人面对斑驳的石头时,都能望见生命的本质以及内心深处的自己。

吴哥的灿烂文化,蛰伏了千百年的岁月,就像一颗洗尽铅华的遗世珍宝,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发璀璨。有些人来了就不愿离开,有些人来了就难以忘怀。但不论何时何地,古老的文明一直等待着人们重唤其生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