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王莽街道孟家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终南山蛟峪吴家沟口外有蟒鞍岭,相传黄帝激战蚩尤,追杀撤退时不慎将蟒鞍遗落此地,化为小丘得名蟒鞍岭。蟒鞍岭被人们念转音,成了马安岭。《长安县志》载:清嘉庆年间咸宁县所辖村名中,杜曲辖有东马安岭和西马安岭两村,马安岭之岭,恰好在蟒鞍岭与孟家村之间,修路时已开挖为豁口,天池寺道光二十五年(1845)12十二月铸成的铁钟铭文中出现了孟家村村名。据此判断,孟家村得名距今约200年历史。
现有6个村民小组,359多户,1502人,依次为刘、毋、孟、王、邢、曹、马、朱、付、魏等姓。相传孟姓来得较早,当时属大户,所以村名孟家村。以农耕为业,主产小麦、玉米,原有稻地旱地共1176亩,现在稻地变旱地。
1938年,孟家村王华亭和江沟私塾教师王念修、蟒鞍岭私塾教师樊交圃等人发起成立汤房庙小学。1942年,中共二里村支部书记李志中从南寨村秦岭小学来到汤房庙小学。汤房庙小学成为长安工委、长柞工委的活动据点。李志中、刘崇曲先后任汤房庙小学校长,在长柞工委领导下,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对敌斗争,掌握地方武装,配合我军行动。1945年11月,党的外围组织长安民青社樊南乡支部在汤房庙小学召开了数百人参加的“一二一”昆明死难烈士哀悼大会并募捐。引起当时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汪锋的重视,并向西北局负责人习仲勋和关中地委张德生汇报,视为典型事例。
(汪锋)
1946年8月15日,长柞工委在长安小峪举行寨沟起义,夺取伪保甲全部枪支,组织游击队,牵制敌人,安置五师伤病员,如五师十五旅参谋长寇刊民在小峪小草沟王香梅家养伤。在樊南建立点线网络关系,发展共产党员30名,建立汤房庙等十多个据点,汤房庙小学的民主办学和合法斗争使国民党当局大为恼火,说汤房庙小学是“第二个教育科”。当时,指导汤房庙小学革命活动的有县委书记李浩、宣传部长张应庚。中共二里村支部据点也在汤房庙小学。1947后,地下党员徐养折、刘崇英先后当校长,汤房庙小学仍是地下党活动的红色据点。刘崇英等策划地方武装起义,如“长安自卫团”中队长毛去鹏,于长安解放时和常秉乾率九个中队在翠华山同时起义。刘崇英领导游击队,配合解放军解放长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解放嘉午台战斗。
(汤房庙小学)
新中国成立伊始,樊南乡在孟家村南搭起戏台,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审判暗杀我地下党高作哲的伪乡长郑福乾。
1955年,初级社转高级社时,转社大会在孟家村南塔台举行。1958年,孟家村被编为樊川人民公社七营四连。那时候,村里办起6个大食堂,吃饭不要钱,干活不计工,夏秋收庄稼,支援有学生。接着是三年困难时期,有人出外要饭,更多的人上山采野菜,如两面光、杓儿叶、叶上花;摘树叶,如嫩柳芽、软枣叶、青杨叶、榆叶、洋槐叶;挖葛条根、剥榆树皮,用“瓜菜代”度年馑。
1963—1964年,长安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挽救了孟家村一批干部,没有逼死人命之类的事件发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暴发,当时驻队干部说:“文化革命,文化革命,不整有文化的人整谁?”此间生产照样进行,民兵组织发挥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孟家村人文化素质历来较高,因此被邻村戏称为藏龙卧虎之地。民国前后,村里有较大药铺、盐店、酒房开设。刘承义大夫闻名方圆数十里。毋克宽的工笔花鸟画和王念芳的剪纸艺术极受乡亲称赞。王明殿的书法享誉乡里,秦腔艺术家马文易是易俗社乐队领头人,曾受过周总理的亲切会见。省作协会员刘双计创作的新故事《老闷不闷》荣获陕西省1981年优秀文艺作品奖。孟家村现有省作协会员2人,市以上美协会员2人。孟家村的医生也比较多。
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人靠勤劳和睿智探索致富门路。村民创办过草袋厂、挂毯厂。自发成立建筑队,进城打工。卖蜂窝煤,加工木材,收破烂等,各显其能。约有百余户先后从事服装生意,北至内蒙古,南至广州。招来省内外顾客,买卖越来越火。后来,服装市场由非法转入合法,由不规范进入规范化,逐步完善。孟家村一部分人因此先富起来,基本实行现砖楼化,私有小车30多辆。
2009年春天,孟家村关心下一代协会和老年协会成立。举办汤房庙古文化艺术节。有识之士慷慨捐款,组织起百人秧歌队,请来大型歌舞团演出助兴。会后不久,两委会制订出发展规划,把村东南北路和村西南北路实现硬化,同时测绘自来水管网图,两个文明一起抓,成立“长柞工委汤房庙小学纪念馆”筹备委员会。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