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裁员后背,想让国人运动起来,但国人更信养生
看到keep裁员,评价君觉得似曾相识,其实不只是keep,很多处于发展中的公司,尤其是那些在某一领域获得优势的公司,都容易陷入冲动,进入合情合理的关联业务,想扩展,想尝试,然后又快速放弃。
据说这与App迭代的小步试错相似,但问题是,其代价要比App悄悄去掉一个新功能代价大很多,还涉及很多当时信心满满而来的员工,只能让其离开。
相关联就能涉足吗?
从之前报道看,keep的业务有线上付费,智能硬件,运动装备,KeepLite轻食,还有Keepland,以及广告,据说还想做AI。
首先线上付费肯定是必须的业务,而智能硬件也十分顺理成章,因为可以和keep的课程相呼应,其实可以看作是课程的辅助教学设备。
运动装备也是如此,就是有理由相信,在有着大量锻炼经验、多年积累、海量用户数据的情况下,keep是有资格挑选出自己认为更合适的设备,来推荐给自己的用户的。
KeepLite轻食似乎也很合理,就是只锻炼,不控制热量的摄入,还是不能完成减肥、瘦身、塑性、减轻身体压力的目标的,那么,keep十分有理由,让大家找到一个更好的轻食食品,帮助大家完成计划。
当然,如果一个人在家练习没有动力,那么为啥不去店里在教练帮助下,和同好一起做呢,所以啊,Keepland这种线下授课中心也是很必要的。
是的,如果想达成keep用户的心理预期,服装、设备、智能硬件、食品、互相鼓励的场地,都是必要的。但问题是,keep都做了,就能做大吗?
从服装和设备看,迪卡侬应该是很丰富的吧,并且是出了名的价廉物美,为啥keep不列一个清单?
还有轻食,包括711、全时、罗森等便利店好像都很多,为啥keep要自己做?
至于keepland,选择核心商圈开店,环境专业,那么keep是希望用户在家里练,还是来店里练,如果是希望来店里,为什么不多开一些?
显然,keep涉足了健身的大部分相关产业,这等于直接变身成了很多新公司,如果是一个一个做,可能在每个做大做强后,再做下一个更为稳妥,而同时一起做的话,必然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在现阶段,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必然是危险的。而keep之所以这么做,无疑就是为了扩大营收,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
想扩大营收,不能对抗国人习惯
如果是京东,当他拥有1亿注册用户的时候,如何做大营收?很清晰,继续做好品类,做好宣传,做好物流,把网购的服务体验做好。然后注册用户增加,营收增加。
这里涉及国人的习惯,要操作简单,要价格低,要质量好,要送货快。
而keep注册用户达到了2亿,如何做大营收?
其可以试图让沉默的用户在使用起来,并付费,但难度太大,自律的人有限,国人的习惯不会改,注定了现在的keep是一个小众App。
而另一方法,就是参与到全产业链中,从能想到的地方扩大营收,keep也是这么做的。服务现有用户,在其锻炼的全周期,都积极参与,获得更多营收。其实能做的,能尝试的,keep也都做了,但还是小众。
核心的问题是,那种让人不断锻炼的方式,不符合大多数国人的习惯。国人喜欢的是养生,从中年开始,就很有市场。
以我们邻国日本来看,人家也不爱运动,但却普遍偏瘦,核心还是管住嘴,keep想让国人通过自律,不断锻炼,获得瘦身,难度很大。在这场keep对抗国人不爱运动的战争中,评价君认为keep获得成功的几率不大,天天运动很难变成一个大众项目。
但换一方面,既然keep已经在锻炼方面有了相当优势,那么再集中一下,只关注运动和饮食,就可以了。
从20岁到40岁,人的体力不断滑坡,想通过运动始终保持精力充沛,必然让人们从生活、家庭、工作中抽出更多时间,付出很大。而如果打造一个轻食品牌,做出特色,也许相比运动,要简单很多。
评价君曾经遇到很多中年人,不太吃主食,饮料只喝茶,虽然不运动,但人家也是在自律。而还有一些人,病了之后,酒也不喝了,烟也不抽了,特别坚决。事实证明,运动起来难,但改变饮食相对容易,因为健康总比坏的饮食习惯重要,谁都算得过来这个账。
其实,国人心中,最认可的是养生,这包括适度的锻炼,更好的饮食,各种平衡和放松等等,这个群体包括老年人,也包括中年人。
keep可以放开让更多国人运动起来的想法,比如给大家提供更健康的饮食,适度的锻炼,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似乎比现在的策略好一些。
没人拒绝让自己更健康,但是不是非要多运动,管住嘴也可以啊。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即使新新人类很多,但keep如果想变得大众,依然不能对抗国人的习惯。
反正,评价君我是不想锻炼的,如果说健康饮食,我会考虑。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