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靶向药进入医保后却断货、消失......我们该怎么应对?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一段台词说到:“我病了三年,四万块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被我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电影院里人人都在为剧中角色情不自禁地哭泣,殊不知,电影里场景却在肿瘤患者身上真实上演。
以乳腺癌的靶向药赫赛汀为例,未进医保前,正版原研药赫赛汀24500元一支,一年需要约17支,整个疗程下来花费近40万。在价格如此高昂的抗癌靶向药面前,有钱人花钱买命,没钱的穷人只能看着等死。
还有一部分人,既没钱买正版药又不想坐以待毙,只好以身试险,像小白鼠一样尝试印版药、土耳其版药等。
他们真的愿意犯上生命的危险去尝试仿制药吗?不,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没钱。
好在国家政府和国家医保局的大力推动下,多种抗肿瘤药物优先纳入药品目录乙类范围,让许多价格高昂的靶向药价格直接减半甚至更低,尽可能地让肿瘤患者都吃得起救命药。
赫赛汀从原来24500元/支,进入医保后仅标价为7600元/支,再加上各地医保的报销比例早60%~80%不等,患者真正付的药费大概在3000~5000左右。这使很多原来用不起赫赛汀的患者再次看到了生的希望!
然而,还沉浸在赫赛汀降价的喜悦中的患者却立马被泼了一盆冷水,这钱是降下来了,买的起了,然后医院却没药了,买不到了......
各地医院都被爆出赫赛汀缺货的状态,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自从去年赫赛汀纳入医保后,原先用不起药的患者现在纷纷来购药,造成全国范围内供不应求,各地医院均出现断货的情况,根本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一位乳腺癌患者对此感到焦急和无奈:“我每21天都要进行一次靶向治疗,已经因为缺货延迟用药两次了,再没有药的话,停药时间过长,靶向治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无独有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克唑替尼,一盒5万元的天价抗癌药在进入医保后仅需自费5000元左右,但各大医院和药房却表示不再提供克唑替尼,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凭空消失了。
抗癌药为什么在进了医保后,要么缺货要么消失,根本无法切实落地在患者身上?
站在患者角度肯定希望所有的抗癌药物都进医保,但站在国家医保局角度上看,高价的抗药靶向药物进入医保后,会对国家医保造成很大压力,所有需要在医保总额上控制费用,对高价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管控。
从医院的角度上看,国家规定医院的药占比要控制在30%左右,临床药物的使用与医护人员的奖金挂钩,容易导致医院开出的高价抗癌药物超过国家规定的准额,因此医院、医生不敢引进、不敢开出高昂的抗癌药。
从药企的角度上看,抗癌药进入医保后,患者基本都能达到用得起的水平。我国肿瘤患者数量庞大,购买使用抗癌药的人群骤增,药企一时间生产能力受限,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
肿瘤患者如何才能用得起药,用得上药,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首先,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可疑病灶。早期的肿瘤相对中晚期,治疗难度更低,治疗费用更少,预后也更好。患癌后,应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及早发现潜在的隐藏病灶,及时就医做进一步的治疗,以防肿瘤急速发展到难以控制的程度,避免花费更多高昂的抗癌药。
其次,用不上好药但又想活下去的患者,可以关注正在研究的临床试验。临床试验不仅可以让患者用上最新在研的药物,还能获取免费的体检、医疗人员的诊治等。
最后,选购一款合适的商业保险或医疗健康险,把自身的花费尽可能转移给保险公司,减少自付支出。既能减轻经济负担,又能在疾病发生变化时用得上好药。
以乳腺癌为例,哌柏西利(爱博新)去年在我国上市后,售价为29800元/盒,实在贵得惊人!不过其药厂公司与商业保险合作,启动“博爱新安——乳腺癌患者医疗费用补偿项目”,首次将商业保险融入乳腺癌领域的治疗支付中。
还有全国首款针对乳腺癌患者可以投保的医疗健康保险——复星联合乳果爱复发险,改变行业中对癌症患者拒保的局面。复发转移一直是乳腺癌患者心中的痛,不仅因为复发转移后生命受到威胁,而且疾病进展后的治疗费用大大提高。尽管有医保报销,费用还是一个大难题。有了乳果爱复发险,还是可以解决部分患者的燃眉之急。
希望未来,肿瘤患者都能用得起好药,用得上好药,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因为缺药,没钱等原因坐以待毙。我们也相信,未来的肿瘤患者可以带瘤生存几十年,看到儿子结婚女儿嫁人,与老伴一同携手看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