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明鲁肃王朱寿镛与海州云台山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海州云台山三元庙经主持德证和尚十年兴建,大殿终于落成。据《云台山志》记载,为了记录这一重要事件,时为明泰兴王朱寿镛为三元庙撰写《东海云台山三元庙碑记》,现碑刻早已遗失,碑记内容保存在山志中,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
朱寿镛(?-1639年),为明太祖朱元璋七世孙,其父为六代鲁恭王朱颐坦,其兄为七代鲁敬王朱寿鏳、八代鲁宪王朱寿鋐 。万历十一年(1583年)朱寿镛封为泰兴王,崇祯九年(1636年)鲁宪王死后因无子嗣朱寿镛被封为第九代鲁王,谥号“肃”。
朱寿镛父亲朱颐坦有孝行,赈灾济民,明神宗曾七次玺书嘉奖。受其父影响,朱寿镛也乐善好施,碑文记载他曾多次派人至云台山三元宫进香,并进贡财物,“遣官进香,屡屡赍赀少助”。三元庙在主持德证的营建下,声名远播,香客日多,而当时云台山尚为海中群岛,香客乘船渡过风高浪急的黑风口海峡,再辗转数十里至云台山深处的三元庙,十分辛苦。为此,德证和尚决定修建盘山路,鉴于工程浩大,四处化缘,并将修路之事报于泰兴王朱寿镛。朱寿镛欣然解囊,捐赠俸禄二十两白银。碑文记载如下,“十方善士来者,咸谓山径崎岖。时谢淳已弃家为僧,名德证,欲修盘路,又苦于钱粮浩大,乃上启于予”,“今将予岁禄廿两,修此盘路一层,报三元之洪慈,广便民之义路”。
朱寿镛虽然未来过云台山,“予羁藩东海,未获躬履,以展虔忱”,但通过阅读通志对于云台山三元庙有一定认识,“东海境有云台山,四滨于海,中洲则山,山麓之西有三元庙一区”。 朱寿镛认为海中云台山地理位置重要,并在碑记中指出,“南北通衢,国家储运所系”,“陟山之巅而四望之,鹰游海市蓬莱,齐鲁之墟,大海扶桑,淮、楚、沂、郯之野,襟带环抱,咸在举目之中”。
朱寿镛认为三元大帝是“宇宙正神,福国庇民,万方永赖”, 而之前云台山供奉三元大帝的庙宇“规制狭小”,与三元大帝地位不相称。“我朝封建百神,各有专祠。武当真武,南海观音,泰岳元君,汾阴后土之类皆然。三元出自大唐,产于斯土,遗址尚在,宁元专祠于此乎”。朱寿镛对于德证和尚用心营建三元庙,大力褒扬,“脱俗寓兹,矢心营建。捐己资,置木石”。
三元庙在云台山青峰顶,《东海云台山三元庙碑记》指出,”山之东有二仙洞,象青龙也;西有太白山,象白虎也;杨山在其南,朱雀象也;金牛在其北,玄武象也“。经德证和尚营造后的三元庙“金碧夺目,大非昔比”,”深邃严正,远迩具瞻”,“企翼矢棘,鸟革翚飞”。扩建后的三元庙正殿五楹、中殿三楹、门殿三楹;殿北建藏经阁、千佛客、玉皇阁三阁,殿南建接佛殿、九龙庙、南天门三所;殿东西各建楼七楹,在殿东有弥勒殿、韦驮殿、安禅堂十三间,殿西有生宦祠、香积厨、开山殿十三间;正殿至中殿左右厢楼各有十五间。三元庙建筑群可谓是规模庞大,整体形状如鸟翼般壮观。
三元庙受到明王朝重视,明肃宗皇太后颁赐《续入藏经》和《藏经》678函。时任泰兴王的朱寿镛与三元庙关系密切,并为之撰写碑记,与皇室的认可有关,或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与一位自称是鲁王孙的清风和尚在此修行有关。
清风和尚生于1436年,1465年来到云台山清峰顶,1467年重建大仙庵,1492年去世。明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林下越朐在《大仙庵游记》提到,“迄皇帝成化三年,师祖号法清峰,方创庵度徒“,”师祖生于正统丙辰,卒于弘治壬子“。明崇祯四年(1631年)张兆增撰写《敕赐护国三元宫海宁禅寺碑》明确指出“成化乙酉,有禅师自称鲁王孙,过而乐之,遂住此山,取名清风,人因呼其山为清风顶“。
作为鲁王孙的清风和尚,是青峰顶大仙庵的开山祖师,而作为后来人的德证和尚,正是通过这层关系与朱寿镛建立了密切联系。如果这位清风和尚的确是鲁王孙,根据出生年月推算,只能是第二代鲁靖王朱肇煇十四个孙子中的一人。但他的真实姓名今不为人知,为何遁入空门在云台山清峰顶修行,成了一桩历史悬案。
参考资料:
1、《连云港碑铭大观》,中国文史出版社。
2、玉本宁《走近:第三代明鲁王朱泰堪》
3、冯启《明鲁王研究》,http://www.docin.com/p-720655866.html
鲁王文化,记录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