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从《永遇乐》中解读易安的离情凄苦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善词。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是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早年居汴京,词中多表达闺中情趣,语言清丽。南渡后,夫赵明诚身亡,孤身一人漂泊于兵荒马乱之中,后居临安,此时词风趋向凄楚忧郁。词论强调“词别是一家”,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永遇乐》这首词在易安的全部词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在这首词中,她将个人的悲惨遭遇,置于北宋灭亡,世道变更的大背景中,从而具有了时代社会意义。同时,她的艺术风格更趋成熟,是晚年风格的代表作。
这首词写于易安南渡之后,想要了解这首词的内在情感,我们首先要了解易安孤苦的一生,她的一生我们可以分为南渡前和南渡后两部分来讲。南渡前,因为出生在书香世家的原因,她从小便熟诵诗词,工诗善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风景俊秀的故乡历城度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在东京时,她常常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闲暇时也会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山东的涵育。而她在爱情描写上的"毫无顾忌",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十八岁时,李清照与当朝右丞相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生活过得十分惬意。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这段时间,我想应是她晚年时最留恋的时光了吧。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政党斗争愈发严重,夫妻二人隔江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这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之后不久,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写下《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之后李清照和张汝舟还有一段短暂的不幸的婚姻,婚后发现张汝舟只是贪图自己的万贯家财,毫无情意可言,便草草结束。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这首词便是易安居于临安时所作,当时金兵南下、浙中大乱。刘辰翁曾说“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以后“每闻此曲,辄不自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词对经历过宋朝亡国之痛的词人有着相当大的感染力。
上阙写眼前元夕,先从傍晚的夜色写起,之后发出“人在何处?”的疑问,这里的“人”是作者自指,用法和“人比黄花瘦”类似。其实这里的“在何处”是词人对北宋灭亡,孤身漂泊的感慨,为下文做了铺垫。“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是真实描述,易安将愁绪都蕴含在“次第岂无风雨”中了。下阕将往日青春时的欢歌笑语和如今的苍老憔悴做了鲜明对比。“风鬟霜鬓”不仅是风霜尽历,还暗示了自己蓬头垢面双目无神的老态。“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语言平淡,读起来,却有一种莫名的悲伤。不禁感叹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呐。
只是可惜了易安这样的才女,饱读诗书,却只能用来在乱世中发出低微的呻吟,写来实在是感叹。诵李易安《永遇乐》,真真是为之涕下啊。
本次推送就到这里啦,您的关注和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