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窑,千年前的宋人风雅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高峰,宋瓷所蕴含的美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并世无两。其中尤以汝、官、哥、定、钧为代表的“五大名窑”超群绝伦,开创了制瓷“器以载道”的先声,其所推崇的“宋式美学”独树一帜,产生的深远影响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

瓷器材质脆弱,较难保存。从宋代流传至今,“五大名窑”传世瓷器极为稀少。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北宋汝窑天青釉盏

通高5.70厘米 口径15.30厘米

这件北宋时期“汝窑”烧造的天青釉盏,敞口平沿,弧腹,下腹渐收,圈足,微外撇。圈足底缘存三个细小“支钉”痕,胎土呈香灰色,细润坚硬,扣声如磬;器通体施天青色瓷釉,润泽如玉,釉面满布“蟹爪纹”状细小开片。造型秀丽规整,典雅静谧。

“汝窑”烧造持续仅20余年,故制品稀少,南宋时期,即已“近尤难得”,素来享有“汝窑为魁”之美誉,是北宋时期官窑之代表,流传至今不足百件,弥足珍贵。

▌南宋官窑青釉贯耳壶

通高22.50厘米 口径9.00厘米

腹径16.00  足径9.60厘米

这件南宋时期“官窑”烧制的青釉贯耳壶,壶口方唇,微外敞,颈部较高,肩部下落腹部,愈加丰满,腹部作方角椭圆形,圈足稍高,略向外撇;颈、肩两侧附管状“贯耳”,壶身四面中线均装饰扉棱,其间以三道凹弦纹隔断。器表通体施以翠青色瓷釉,口沿、扉棱等处瓷釉较薄,呈现淡粉色,釉面通体布满 “冰裂纹”,圈足底部刮釉,露出黑褐色胎骨。本器造型古朴典雅,形制规整,突显厚重,釉色莹润,“冰裂纹”开片自然疏朗,装饰简约,黑褐色胎骨,即所谓“铁足”,尤具“官窑”特征。

本器造型仿自商周时期青铜壶,是南宋“官窑”所烧造的众多仿铜礼器之一,“贯耳壶”之名亦始于宋人。宋徽宗敕撰,王黼编纂《宣和博古图录》录有一尊青铜器,名“商贯耳弓壶”,与本器同型;二器比较,青釉贯耳壶省去了繁缛装饰纹样,更具古朴素雅之韵。

▌商贯耳弓壶

来源:明万历本《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卷十二

南宋“官窑”作为皇家御用窑场,仅供内府及国家祭祀仪典之用,非长期规模生产,产品数量有限,加之所产瓷器禁令流入民间,残次品亦深埋入土,故流传存世极为罕见。通检公私之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官窑粉青贯耳穿带壶、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宋官窑双贯耳扁壶,与本器形制、釉色近似,杭州乌龟山南宋郊坛下“官窑”窑址出土一器,亦与本器相似。

据南宋《中兴礼书》记载,“官窑”烧造中大部分为“鼎”“簋”“壶”之类仿青铜器,主要作为国家祭祀仪典中使用的礼器。同时,“壶”也是宋时文人书房中陈设的“雅器”,而“贯耳壶”又作为文人士大夫宴饮游戏——“投壶”使用的器具。复古思潮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的重要追求,同时,宋人崇尚自然、大道至简的审美风尚,也集中体现于本器。

▌南宋官窑青釉出戟尊

通高26.00厘米  口径14.80厘米  足径9.50厘米

这件南宋时期“官窑”烧造的青釉出戟尊,整器造型纵向分为三段;上口呈喇叭状 ,颈部收束,腹部凸出圆鼓,胫部外侈,下承圈足;器颈、腹及胫部三段四面中心处均分别装饰扉棱。器圈足底部露胎,胎土呈灰褐色,细腻坚实;通体施青色瓷釉,晶莹润泽,釉面满布大小不一的开片,纵横疏朗。本器造型规整,釉色清新淡雅,愈显庄静肃穆。

本器出戟尊造型脱胎于商周时期青铜酒器“觚”“尊”之式样。《宣和博古图录》中刊录一器,名“周月星尊”,与本器造型相似。

▌周月星尊

来源:明万历本《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卷七

本器虽取象商周时期青铜酒器“觚”“尊”,但对于器颈部弧度、折线已作变化,尤其是“扉棱”,俗称“出戟”,舍弃青铜礼器上的锋芒毕露,转而柔和内敛,在温润青色瓷釉的包裹中,“锐廉而不忮”,“师古而不泥古”。

现存南宋时期“官窑”瓷器中,出戟尊较为稀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官窑青瓷尊、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修内司官窑”窑址出土的出戟尊残片可资参考。

▌北宋张公巷窑青釉玉壶春瓶

通高18.20厘米 口径3.90厘米

腹径10.00厘米 足径5.60厘米

这件北宋时期“张公巷窑”烧造的青釉玉壶春瓶,瓶口薄唇微侈,颈部收束下引细长,顺势外展为肩,腹部膨大,状如水滴垂落,灵动异常,下承圈足,愈显秀丽端庄。圈足底部涩胎,胎土呈灰白色,细腻坚实;器表及足心处施以青色瓷釉,釉质呈乳浊状,且釉面布满细碎开片。造型规整,釉色恬淡,工艺精湛。

“张公巷窑” 是近年发现及认识的一处重要古代窑址。有学者认为“张公巷窑”极可能是五大名窑中的北宋“官窑”;也有学者认为“张公巷窑”是金代或元代创烧以仿造“汝窑”。目前发现的“张公巷窑”瓷器,数量稀少,大多经田野考古发掘获得,多为残器。本器的造型、釉色、釉质及工艺,均具备“张公巷窑”的典型特征,是进行有关研究的重要实物参照。

“玉壶春瓶”,宋代又称“胆瓶”,是当时备受推崇的“花器”。

▌北宋张公巷窑天青釉碗

通高9.30厘米  口径19.80厘米 足径7.00厘米

这件北宋时期“张公巷窑”烧造的天青釉碗,直口,圆弧腹,下承圈足。圈足底部涩胎,胎土呈灰白色,细腻坚实;器内外及足心处施以天青色瓷釉,晶莹清透,玻璃质感较强,釉面布满细碎开片。本器造型规整,釉色恬淡自然,工艺精湛,是当时“张公巷窑”烧造的精品,存世甚罕。

▌南宋哥窑青釉水丞

通高7.00厘米 口径2.60厘米

腹径7.60厘米 足径4.90厘米

这件南宋时期“哥窑”烧造的青釉水丞,直口,束颈较短,肩部下溜,腹部膨胀如球,浑圆饱满,下承矮圈足。圈足底部无釉,上涂抹铁锈红色汁,隐约可见灰白色胎土,细腻坚实,器通体及足心处施以灰青色瓷釉,厚润流泽,釉面可见大小两类开片,黑色、米色相间,此即古往今来爱瓷之人所谓“哥窑”之“百圾碎”“金丝铁线”。造型隽巧玲珑,盈手可握,简约典雅,浑然天成。

“哥窑”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学术界据已有材料将“哥窑”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如故宫博物院及其他博物馆所藏的传世“哥窑”,也是目前人们对“哥窑”认识的主要依据;二是以浙江杭州老虎洞窑址元代地层出土器物为代表的仿“哥窑”;三为龙泉瓦窑路窑遗址出土的黑胎青瓷器,亦称“龙泉哥窑”。凡此种种有关“哥窑”的疑惑,尚需学术界继续深入研究。

目前所见传世“哥窑”, 文房用器较为少见,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宫旧藏南宋哥窑灰青釉罐,体量与本品相当,釉色亦较相近,可资参考。

▌南宋哥窑米黄釉鼎式炉

通高14.50厘米 耳距13.30厘米 足高5.00厘米

这件南宋时期“哥窑”烧造的米黄釉鼎式炉,圆唇直口,上置双立耳,微外撇,颈部微敛,腹部圆鼓,饰一周凸弦纹,圜底,留有五个露胎支钉痕,下承三柱足,足中空。足底无釉,胎骨呈灰褐色,质地坚硬;器内外满施米黄色瓷釉,挂胎饱满,温润流泽,釉面布满大、小两种开片,黑色、黄色相间,纵横交错,是宋代“哥窑”烧造之精品。

本器造型仿自商周时期青铜鼎,《宣和博古图录》录有一器,名“商素腹宝鼎”,与本器同型,且装饰亦同。

▌商素腹宝鼎

来源:明万历本《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卷首

本器为宋时文人“四般闲事”之“烧香”用具。宋代燃香之器,可分为封闭式与开敞式两型,前者为“熏炉”,后者即如本器之“香炉”。“香炉”是“熏香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如本器之鼎式炉,宋人在保留古器传统造型基础上,融入当时的审美风尚,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后世香炉的主要造型。

▌南宋哥窑青釉倭角盘

通高3.30厘米 口径17.00厘米 足径8.50厘米

这件南宋时期“哥窑”烧造的青釉倭角盘,盘型规整,方形敞口,四角转折处,均作倭角处理,角沿向内翻卷,俯视宛如一叶莲荷,弧壁浅腹,圈足。圈足底部涩胎,上涂抹铁锈红色汁,隐约可见浅灰色胎土,细腻坚实,器通体及足心处施以灰青色瓷釉,厚润流泽,釉面可见黑色开片,纵横交织。

通检目前所见海内外公私收藏的“哥窑”瓷器,以圆器居多,而方器罕有,正如清乾隆御制诗文所云:“陶器如立身,圆易方难”。在“哥窑”盘类器物中,多见葵口或圆形,本器形制新颖,匠心独具,是目前所知“哥窑”烧造之“孤品”。

▌北宋定窑白釉摩羯形枕

通高15.50厘米  枕面长19.50厘米  枕面宽16.00厘米

底座长14.50厘米  底座宽10.03厘米

这件北宋时期“定窑”烧造的白釉“摩羯”形枕,整器由枕面、枕身与枕座三部分组成:枕面为一荷叶造型,上刻划叶脉,前后边缘下垂作马鞍状;枕身圆雕一对追逐嬉戏、首尾相衔的“摩羯”,龙首鱼身,歧角高耸,圆目怒睁,鳞甲叠次,团身缠绕,利爪翻飞,生动传神;枕座为“须弥座”式样,长方体,上下出涩、中为束腰。器胎体白净,致密坚实;通体施白色瓷釉,白中闪黄,光洁润亮,细腻柔和,器表可见瓷釉流淌之“泪痕”。造型构思精妙,灵动脱俗。

“摩羯”,原为古代印度传说中之神物,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并与华夏文化传统中的“龙”相融,成为中古时期极为流行的装饰纹样之一。隋唐时期,具有“龙首鱼身”特征的“摩羯”纹样出现于金银器上;进入宋代,瓷器上也常以“摩羯”作为主题纹样,并以水波、荷叶等为辅助装饰。

▌北宋定窑白釉莲瓣纹龙首净瓶

通高19.00厘米  口径4.30厘米

腹径14.80厘米  足径8.50厘米

这件北宋时期“定窑”烧造的白釉莲瓣纹龙首净瓶,直口,颈部细长若管,中部凸出如圆盘,上下各饰两周凹弦纹;肩部圆弧,饰三重浅浮雕式覆莲纹,一侧置龙首短流,龙首高昂,怒目圆睁,阔口开张,神态生动;腹部饰四重浅浮雕式仰莲纹,刀法简练,线条劲健,腹下部渐收为圈足。器胎体土质细腻,洁白坚硬;通体施白色瓷釉,白中泛黄。造型规整有度,庄静挺拔,釉色纯净,应为北宋时期寺院或信徒供养的定烧用器,罕见异常。

“净瓶”,源于古代印度,梵语音译为“军持”,是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用以贮水或净手,佛教中众多菩萨及诸天亦持净瓶。据北宋释道诚《释氏要览》所记“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唐宋时期,净瓶亦用以贮水或净手;这一时期,瓷质净瓶最为流行,寺院及信徒也定制精美的净瓶作为佛前供奉器具,以修功德。

自北朝以降,定州曲阳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佛教造像制造业中心,造像业的昌盛,也带动了其他衍生品——供养器生产的繁荣。与本器同型其他净瓶,多为佛塔地宫出土。如河北定州静志寺与净众院两座塔基出土160余件北宋早期“定窑”器皿,多为官员、僧侣及信徒供养用器,其中有多件白釉龙首净瓶造型、釉色、装饰均与本器相似。

▌北宋定窑白釉刻花莲纹龙首净瓶

定州博物馆藏

▌北宋定窑白釉弦纹三足樽

通高14厘米  口径17.5厘米

这件北宋时期“定窑”烧造的白釉弦纹三足樽,樽体直口,呈圆筒状,上下略收,口底相若,底部较为平整,腹下部承以三蹄足;器外壁分段装饰三组凸弦纹:口沿下部两道,腹中部三道,腹下部一道,线条规整,流畅匀等。器口沿处胎体显露,胎土白净,细腻坚实;器内外满施白色瓷釉,白中泛黄。本器造型典雅庄重,釉色莹润清净,装饰简约。

本器造型,作为酒器,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其材质有铜、漆木及陶瓷等多种。宋代御用瓷器中不乏仿烧古代青铜造型之器,如鼎、簋、壶及樽等。

清乾隆时期,梁诗正等人奉敕纂修《宁寿古鉴》册中录有“汉兽耳奁”一器,与本器同型。本器摒省铺首,仅以弦纹为饰,凸显宋人崇尚的极简风尚,仿古而不泥古。本器是宋瓷中的经典器型,“定窑”之外,“汝窑”“南宋官窑”及“龙泉窑”也有烧造相似器型。

▌汉兽耳奁

来源:清四库全书本《宁寿古鉴》卷十

▌北宋定窑白釉镂雕花卉纹熏炉

通高15.30厘米  盖径12.30厘米

器身口径11.00厘米  足径10.04厘米

这件北宋时期“定窑”烧造的白釉镂雕花卉纹熏炉,整器由器盖与器身二部分组成,以子母口相合:器盖作半球状,镂雕花卉,花团锦簇,竞相绽放,炉身直口圆弧腹,与器盖相扣组成一完整球体;下接高束腰圈足,底沿外撇,呈喇叭状,圈足中部对称装饰两组“十”字镂空。炉内涩胎,胎体细腻洁白,致密坚实;器表通体、器盖内及足内施白色瓷釉,釉色莹润,白中泛黄,是北宋时期“定窑”烧造之精品。

本器亦即“四般闲事”之“烧香”用具。溯源此类熏炉,其造型应脱胎于汉代“博山炉”,并综合历代其他熏炉造型元素;且以宋人审美风尚,省去前代的繁缛装饰,仅以镂雕花卉纹集中于器盖之上,以作燃香出烟之用;这种上虚下实的设计理念,既符合器物功用,又兼具灵秀与稳固,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北宋钧窑天蓝釉紫彩梅瓶

通高35.20厘米 口径5.30厘米

腹径17.80厘米 足径10.04厘米

这件北宋时期“钧窑”烧造的天蓝釉紫彩梅瓶,小口,圆唇外翻,短颈丰肩,腹部倏然膨大,下渐内收,至于胫部,微外撇形成圈足。造型挺拔颀长,且重心位于肩、腹交界,更显亭亭玉立。圈足涩胎,胎土呈米黄色,细腻坚硬;器表及足心处施以天蓝色瓷釉,并有多块大小不一、边界不规则的“紫彩”花斑散布,与天蓝色瓷釉间杂交融。本器造型挺拔秀丽,釉色温润、古雅,“紫彩”花斑与天蓝色瓷釉交相互映,最具“钧窑”特质。

“梅瓶”,又称“经瓶”,是北宋时期创烧的一种瓶式,是为酒器,为宋元以降最为重要的瓷器器型之一。

▌北宋钧窑天蓝釉紫彩折沿盘

通高2.60厘米 口径17.90厘米 足径11.50厘米

这件北宋时期“钧窑”烧造的天蓝釉紫彩折沿盘,器圆敞口折沿,弧腹较矮,平底,圈足。器胎体呈灰白色,细腻坚实;器内外及足心处施以天蓝色瓷釉,并有多块大小不一、边界不规则的“紫彩”花斑散布,与天蓝色瓷釉间杂交融。造型规整,工艺精湛。

“钧窑”烧造规模较小,成品数量不多,且一直为内府独占,因而流传存世的钧瓷堪称凤毛麟角,而间杂“紫彩”花斑的佳品更属珍稀。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北宋钧窑紫红彩折沿洗,是北宋晚期“钧窑”烧造之精品,与本器器型及尺寸相近,其烧造亦是采用三钉“支烧”,可作为本器鉴赏之重要参照。

▌北宋钧窑紫红彩折沿洗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图230

▌北宋钧窑天青釉红彩玉壶春瓶

通高29.30厘米  口径4.70厘米

腹径14.00厘米  足径6.50厘米

这件北宋末期“钧窑”烧制的天青釉红彩玉壶春瓶,瓶口微外侈,下引颈部略收细长,顺势外展成肩部,腹部膨大,状如水滴垂落,灵动异常,圈足低矮,内收;整器修长挺劲,口、颈、腹及足各部位过渡自然,线条流畅,比例和谐。器胎体呈褐色,纯净致密,细腻坚硬;器表及足心处施以天青色瓷釉,中泛淡淡灰调,并有大小不一、边界不规则的“红彩”花斑散布,与天青色瓷釉间杂交融,圈足底部刮釉,露胎处施有一层较薄的棕褐色护胎釉。造型灵动脱俗,釉色温润、古雅。

“花器”是“钧窑”最富时代特色的产品,本器“玉壶春”即是宋时备受赞赏的“花器”;其造型始见于南北朝时期,唐代演变为寺院使用的“净水瓶”,至北宋时期定型,或被称作“胆瓶”。金元时期,“玉壶春”的使用功能发生重大变化;从考古出土观察,“玉壶春”已作为当时斟酒器,因其造型优美,甚为流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