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经典名著,为什么一定要读原著

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缩写改编版的名著,均不值得学生们花时间去读。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不在故事,而是它语言文字上的魅力,缩写改编后的名著之于原著,只不过是豆腐之于黄浆水,仅仅保留了一点精华的香味。这样的书早已丧失名著本身的美感,读得再多,也不足以对人的心灵产生震撼,更无法激发人们进一步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人们不愿意读原著,也在于畏惧原著的篇幅,或者其内容的深奥难懂。这也与时下人们读书惰性增强,更倾向于快餐文化不无关系。

其实,读书就是修身养性,何必急于一时,不要太有功利性。特别是少年儿童,更有大把的时间来读书。每日慢慢地品,细细地读,常年累月下来,阅读量就是惊人的,篇幅再长的经典,也能够很快地将它读完。

更何况,有些名著,就是需要细读慢品。譬如,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每一小段,都有深刻的内涵,慢慢得读着,回味着,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而且,读经典名著,也可以不求甚解。不要直接把读名著当作做学问,要收获多少知识,懂得多好内涵,把经典名著当作闲书读就好。

况且,在人们自认为没有读懂的阅读过程中,书本早已对读书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某一天,一个人的阅历增长了,他所读过的书,均会在某一刻在他的心底熠熠生辉。熏陶越多,积累阅读,往后读书,也定会读得更为舒畅而有心得。当时再也不会畏惧懂不懂得了。

再譬如,我身边的一位小学生,刚读五年级,她就开始读《红楼梦》原著,而且读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许多成年人对于《红楼梦》的畏惧之心。如果一开始就畏惧它,也就不谈去读它,只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拿起来就读,读不懂就跳过去,世界上就没有难读难懂而不敢读的书了。不谈这位小学生知悉了多少《红楼梦》的内涵,至少,这本书已经影响到她了,受到熏陶的她,其心灵境界,一定会比对《红楼梦》望而却步的同龄人高出一个层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