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拿高分,你不能再走寻常路!
谁都想在重大考试时拿高分,甚至满分。中考作文也是如此,作文的满分跟数理化满分,带给人的满足感不一样。数理化题目有着严格的、客观的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作文属于主观题,放开了由你自主发挥,评分虽然有一定的标准,但把握的尺度在阅卷者的主客观结合,尤其能否拿到满分,主观赏识的因素是存在的。所以,作文不能走寻常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结合满分作文的一些特征来说。
首先,如果是记叙文,你的文章必须有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发生的比较寻常,但不能以寻常的语言来表达,必须带有或质朴、或浓烈的情感,从而让人见了,本能的生出一丝丝感动。被你的故事所打动,这是满分作文的一种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如果我们把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写出来,既不能打动自己,也不能打动别人,千万不要做拿高分的任何幻想。我不认为好故事是考生在考场上才创造出来的!故事的核心情节、或者故事的思绪,可能是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就已经有所酝酿,甚至在日常习作中已经写过,这次遇到题目,恰好适合,干嘛不再写一次?只是要让故事的情节更饱满,感情更真挚,迎着一等文的标准去写。如果故事发生在以前,曾经有过写的冲动或经验,不妨在记叙的技巧方面狠下功夫,运用铺垫、伏笔等手段,让故事最核心的点,或感动点(催泪点)或精妙点隐藏到文章的后半部分,千万不要平铺直叙出来,否则没看头!
其次,如果所写的议论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严密的论证,只是拿到高分最基本的前提。对一个议论文高手来说,言辞之精妙同样十分重要。综观满分议论文,大都会以十分优美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来密集展示素材,这种密集展示一方面给任以视野宽广、积累丰富的印象,又给人以娴熟处理,流畅表达的印象,才能最终创造出行云流水的论证过程。请注意:行云流水的论证过程是你创造出来的,以你个性化的语言。而不是像证明一道数学题一样,看起来干巴巴的。
再者,被人用烂了的几种结构方式,能不用就不用为好。比如开头来个题记,结尾来个后记,这都是十分简单的结构方法;与其如此,不如在线索上下功夫,让自己的文章有明线、有暗线,前者如某物件或人,后者如情感,你精心塑造的线索对读者的阅读起到一种内在的牵引效果,不知不觉当中,读者就被你牵走了。还有小标题的结构方式,也建议慎用。高手运用起来可能有自己的创意在其中,尤其是和内容的紧密结合程度息息相关,但如果只是依葫芦画瓢,干脆不要为好。不如在文内解决结构问题,不要体现着的如此幼稚为好。
最后说新意。创新大不易,但当你行文之前,必须找到一个新意的点,然后你的文章营造出新意的滋味,才能打动读者。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新意可以结合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多个角度,只要有一点给人造成有新意的感觉,拿到高分就不是问题。在立意上创新往往是角度新颖,别人都正面看问题,你偏偏选择反面;别人平视问题,你偏偏高空看问题,才能出点新意。选材的新,需要近期的疯狂积累,尤其可以准备三四十条(不要过多)多类型的新素材,分别压缩成一两句,平时没事就多角度思考,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在中考的行文中可以先压缩、再并列使用,从而给人选材上创新之感。在结构上创新十分艰难,这也是为什么每每有学生喜欢题记、小标题等结构方式,其实早已用烂。我唯一能给出的建议就是记叙文结构上灵活使用铺垫、伏笔等手法,让外围的叙述和细节描写为主题服务,议论文则摆脱语言上的干巴。必须承认:在七八百字内做结构创新并不容易。而语言创新,其实就是个性化叙述方式的展示,语言是有格调的,即有一定的语言属性,比如有的作文语言给人以质朴之美,质朴到有如短篇小说家的叙述;有的则完全是阳光之美,一路翻滚着走下来,就像奔流入海的大江一样,有着激情澎湃的色彩。检验语言的除了新意(个性化),还有一个成熟度的问题,如果你的文章在语言上不能摆脱稚嫩的笔触,想拿高分绝对是幻想。
中考就要来了,我们在作文上不仅要训练,还要找到自己的短板,审题薄弱就专攻一段,语言稚嫩就赶紧写点随笔练习,结构上不清晰就抓紧时间掌握集中常见结构,素材不足就要准备一些才行。总之,为了在中考作文上拿到自己的最好水平,必须寻到突破点!让自己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