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伟:“我曾问老师,怎么才能不办错案?”

在办案时,有许多法官都可能产生过“从情理上一方当事人的主张是对的,但从法律上却不能得到支持”的挫折与困惑。

毕业时,我曾经问我的老师,在法院工作怎么才能不办错案?他说:“如果在办案时,你都在撇开你自己的利益之后,认真用自己的良心掂量一下:这个案子是否真的应该像你认为那样处理?如果你每次扪心自问,得到的答案都是:这个案件的处理没有问题。那么,就基本上可以保证在你手里不会有错案发生。”

文 | 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夏云伟

对于法官来说,三大诉讼法都一直强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那么,什么叫事实清楚,什么叫证据确实充分呢?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千人千面,值得探讨。要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除了法律之外,还离不开生活经验中基于常识的判断、常情的态度、常理的观点。

01

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离不开常识常理常情

实践中,不是有了证据,事实就跃然纸上。法官要对证据本身进行判断,而判断的理由或者依据,就是法官根据生活经验形成的常识常理常情。认定案件事实脱离不了“三常”对事物的判断。

从证据到事实,永远有一些空档,这些空档只能通过法官内心的判断来弥补。而法官是常人,也是法律之人。法律是社会公共理性的一种结晶,法官作为法律的践行者,由于法有尽而情无穷,法律的滞后性往往跟不上新兴事物的发展速度。唯有依靠法官,根据常识常理常情,对法律未能规定的情况作出符合内心确信的判断。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说法官创造新的事实,而是利用已知的事实来判断可能发生的事实。这个过程是自由心证的过程,也是考验法官经验、水平和阅历以及良知的过程。

比如一个左撇子在一个局部空间里殴打对方,他一般不可能打到伤者的左侧,而是打到右侧。而一个正常使用右手的人,他打对方的头部的时候,一般会打到对方的左侧,这就是生活常识。

再比如因果关系判断,甲追杀乙,那个人在被追杀的过程中,如果跳到水库溺死或者逃到高速公路被车撞死,那么乙的死亡与追杀行为存在因果关系。相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丙把100块钱丢到水里去,丁跳下去捡,溺水死亡了,这个丢钱行为与死亡之间就不具有因果关系,即使丢钱的那个人就站在边上也不算。

这个实际上是从比对两者之间的价值判断上分析出来的。我被你追杀的时候,如果追到,可能会死,但是我跳到高速公路或者水库中,我不一定会死亡,出现后者,正是由于你的追杀行为导致的,所以这个具有因果关系。但是第二个例子两者之间的价值判断就完全是不对等的,不能作为因果关系来认定。

同样的道理,交通事故案件中,伤者主动前往医院,在途中流血过多死了,那么两者之间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但是如伤者拒绝前往医院,而是相信迷信,在家里拼命求神拜佛最后死亡了,仅仅是受伤不及时治疗,死亡和此前的交通事故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02

对法律概念的解释

离不开常识常理常情

对于很多老百姓接受不了的离奇案件,立法者在立法时是没有错误的,错在解释者;我们每一个人在某种程度是无法揣摩立法原意的,因为毕竟只有少数人参与立法。当时立法者内心究竟是源于何种考虑无人得知,只能根据现实生活中情况,拿这个法条作为武器并进行解释。

近年来,我国司法解释、纪要、批复、决定等非常多, 法官在内心世界就会动摇,过于依赖成文的解释,难以对本来可以很清晰作出判断的案件,做出符合常识、事理、情感的判断。

比如对于故意、过失怎么去判断,对于我们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防卫超过明显必要限度如何理解,什么叫“明显必要限度”?这些界限认定无法通过一个机械的标准供我们参考,都需要法官靠自己的内心来判断。

这两年,两高报告对“昆山反杀案”“赵宇见义勇为案”等热点“反杀”案件均作出回应,彰显了依法支持公民通过正当防卫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保护见义勇为的鲜明态度,强调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鲜明导向,而之前的实践中,也存在死者为大的和稀泥做法,对遭遇性侵、杀人等行为而“反杀”被认定防卫过当而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对法律概念的解释因不符合老百姓基于常识常理常情的判断,不仅对防卫人过于过苛,而且也有违立法本意,也难以取得制止犯罪,保护公民人身权利不受侵害的效果。

03

对法律行为的解释

离不开常识常理常情

“三常”对于法律行为的解释,对于是否达到证明标准等都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很多法律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广州许霆案判决书号称“最牛判决”。法律界对该判决一致叫好,很多人为他感动得不行。在这个案件中,充分彰显了法官运用常识、常理、常情,用一般的情感来判断许霆是否构成犯罪、对他的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论述。

为了论证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论述许霆把钱存到自动存款机里面去的时候,钱吐出来了,但是手机反映钱存进了,再存还是这样。他为了证明自己的钱是不是被存进去了,拿着这张卡跑到旁边很远的地方的一个取款机去验证,证明钱确实是存进去了,存进去以后他为了证实是否为假,验证了能不能取,结果还真能取得出来。

到这里为止,法官认为许霆都没有任何非法占有故意。但是把这个钱取出来,再到存取款机上反复再存再取,法官认定此时就是非法占有的故意了。我认为该法官分析是完全符合普通人的认识的。

04

法官自我价值的实现

离不开常识常理常情

判决是法官最好的作品。一份好的判决书,它一定是说理充分透彻的判决书。最高院反复对判决书说理提出要求,这两年要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观近期网络上受到点赞的判决书,可圈可点之处在于说理部分,说得透彻、说得明白、说得可信。

作为法官,不仅要学会运用法言法语,更要接地气、讲常理。一份好的判决,不仅仅是擅于说法理、摆事实、讲证据,更重要的是对于法理、事实和证据本身背后,对蕴含“三常”内容的部分都有非常贴切的分析和判断。

大家都认为文学就是人学,但我一直认为法学就是人学。一个懂法学的人,一定是非常懂得人类的基本情感和基本经验的人。学法律的人,肯定永远不会浪费自己的生活体验,无论我们看法律、看事实、看证据;无论我们怎样去说服我们的当事人;无论我们认为这个案子是否公平、是否正义,实际上我们最终都要回归到我们人之常情上来。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作为一名法官,我觉得最大限度去运用“三常”来分析案件,对提升裁判可接受性和司法公信力有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必经之路。

来源: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0)

相关推荐

  • 法官应当对其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承担责任,...

    法官应当对其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承担责任,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 1.法官在审判工作中,故意违反法律法规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应当承担违法审判责任. 2.法官受领 ...

  • 法官的良心—自由心证的运用

    "常识.常理.常情"是指为社会普通民众所长期认同的基本经验.基本道理并为社会民众所普遍认同和遵守的是非观念.行为准则."常识"是指人们基于日常生活经验所形成的对 ...

  • 陈忠林教授应邀主讲校庆系列讲座之《常识、常理、常情与中国刑法理论的重构》

    风华毓秀.辉煌西政.2020年7月24日晚,西南政法大学校庆七十周年系列讲座之一.法学院承办的首场讲座以腾讯会议方式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重庆大学法学院陈忠林教授,讲座题目为<常识.常理. ...

  • 另类国展书家!谈夏云国老师的书法教学风格

    文:小助理燚公子 自从夏云国老师去年开始招生,开设线上课程之后,我们的学员已经逐渐扩展到目前三百多人. 可能许多国展书家开设培训班,教学模式大多以针对入展投稿为主,打造书写风格,作品打磨,形式设计等符 ...

  • 【榜上诗家】薛有毅||夏风曾问暖,秋月总关情。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薛有毅,男,一九五八年十一月生人,汉,大学,中共党员,农经师,退休干部.愛好文学,诗词.曾在国家,省,市,区(县)不同报刊杂志,书籍上发表过文章,诗词.文 ...

  • 【第845期 : 小讲堂《藕塘夏初新荷》点评老师 :张中央/沧海云翥】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点评老师简介: 张中央,笔名:沧海云翥/云想衣裳. 性别:女,汉族.湖南省湘乡市人,迁籍广东. 2012.12月[碎玉诗词学院]诗词培训.创作学院创办人 ...

  • 曾圣给松云堂书画院题写斋号,感谢曾圣老师

    曾圣<松云堂> 曾圣老师个人简介: 1970年生,东江画派创始人,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专家组专家,河北美术学院教授.陶瓷研究所所长.国家艺术基金陶瓷绘画人才培养项目专家组专家,客 ...

  • 怎么请领导心腹吃饭?问:老师好!请教下,...

    怎么请领导心腹吃饭? 问:老师好!请教下,可能4-5月份要搞民主推,我想私下先请几个同级的所室负责人吃饭,联络一下感情,但这几个人是我们领导的心腹;这个活动在请之前是不是还需要得到领导的默许?还是私下 ...

  • (夏云)柳宗元名篇《小石潭记》手抄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 ...

  • 德云四少全面倒戈姜昆亲自嘉奖何云伟,主流阵营又添四虎将

    相声界自古就不太平,山头林立,派系严重,姜昆和郭德纲两大阵营更是缠斗得难解难分!一方面郭德纲每日晒着酸同行的各地巡演照片,一方面姜昆不断宣扬相声要讲品位.高格调, 无差别影射郭德纲. 要知道,姜昆在地 ...

  • 夏云临摹历代经典小楷书法展

    虔图展览|与古人对话--夏云临摹历代经典小楷书法展 虔图1926 赣州市图书馆 1周前 展览名称:与古人对话--夏云临摹历代经典小楷书法展 主办单位:赣州市图书馆  赣州市书法家协会 展出时间:202 ...

  • 课堂上“学生问老师,你去问他(她)”

    课堂上"学生问老师,你去问他(她)" 在课堂听课时,缪建平很关注课堂上学生有没有疑问,课堂环节中老师有没有时间让学生质疑或提问.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没有任何疑问,缪建平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