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2024-06-23 04:57:29 文|新知堂原创 老子与孔子大约同时,他们都生活于春秋时代,此时周王朝刚刚开始衰落,天下从相对太平的状态转向诸侯争雄争霸的乱世。周王朝的太平与春秋时代的混乱形成鲜明对照,生活于其中的学者们殚精竭虑,都渴望依据自己的智慧改变乱世为治世。 另一方面,由于旧的统治阶层的没落,同时也将知识与受教育的权利带入平民阶层,官学降为民学,从而有了平民学术团体的可能。对于平民阶层而言,知识是一个新鲜事物,自然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新兴的贵族阶层又急需新的文化来作为自己统治人民的工具,客观上的需要和主观上的需求就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异常繁荣的景象。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时期平民学术的主要代表,由于他们对于社会与政治的问题有不同立场和观点,对天下由治变乱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对天下由乱变治有不同的方案,从而形成了孔子和老子的不同学说和学派。所以,老子与孔子的学说主要还是有关社会和政治的,旨在回答天下为什么会大乱以及如何才能使社会由大乱变大治的问题。孔子的观点在于天下之所以大乱是因为旧制度的破坏,他认为要想使社会转变为大治,就要将社会秩序恢复到西周最鼎盛时期的礼乐秩序中,他终生的理想是自己能像周公那样将社会置于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太平秩序之中。而老子的观点在于天下之所以大乱的终极原因是因为统治者对于权力、财富以及不劳而获生活的无休止的欲望,统治者越争天下便越不能得太平清静。老子将统治者贵难得之货,尚贤,仁义礼教的为政政策称为有为,而将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言之教的为政政策个你为无为。所以若要使天下归于太平就只是统治者无为才能实现。老子的学说具有反现实反传统的性质,众人尚有为,只有老子尚无为,并称无为而无不为,给人以遁世的假象。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矣!传统解释老子学说是消极避世的观念正源于此。 赞 (0) 相关推荐 哲学——幸福路上的启明灯 木心说,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文史哲的学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让人拥有一颗更加从容的心,更加平静地看待生命的高低起伏. 冯友兰也说,哲学的作用,一是启迪智慧,一是为了心安理得地活着. 一说起哲学 ... 《老子》【1】 : 讲宇宙大道,也讲个人修行,文意无穷,高深玄妙,名副其实的"万经之王". 编辑推荐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它对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乃至中华文 ... 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哲学根源与区别 影响中国社会几千年乃至当今世界的中国历史先贤老子与孔子,他们的思想哲学根源究竟是什么?他们的思想区别究竟在哪里?老子思想淡出中国人类社会生活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恶果是什么?今天作者想就这些话题谈谈自己 ... 老子的“玄同思想”和孔子的“大同思想”有何区别?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玄同思想是<道德经 ... 《系辞传》是《周易》的概论和原理,也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和发源地 《系辞传》是《周易》的概论和原理,也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和发源地 胡说《老子》3 —— 王道思想 <老子>五千言,虽然各个领域都能应用,但是它更是一部指导修道.悟道的经典,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道德经>是在茫茫苦海中修炼大成者为我们后代子孙留下的指路的灯塔.这短短五千言,处 ... 《道德经》全文及解读《老子》|道家|道家思想 老子<道德经> 作者:老子 <道德经>或称<老子>或称<五千言>,后尊称<道德真经>,相传是老子避祸出函谷关时,应当地总兵尹喜之邀,留下的五 ... 解读丨“德”在孔子思想中的不同面向 解读丨"德"在孔子思想中的不同面向 2018-09-07 09:19:40·大道知行 孔子思想中的"德"作为一种道德劝化,面向不同的群体提出了不同的诉求:针对统 ... 2016年,潘先生在接受《衡水学院学报》主编魏彦红教授采访时,谈到了儒家的“时中”思想,孔子作为“时中”之圣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术研讨潘懋元的"时中"人生邬大光2020年07月27日08:39来源:<光明日报>原标题:潘懋元的"时中"人生学人 ... 常识积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常识积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挑选《论语》精华50句:作为孔子思想的集... 挑选<论语>精华50句:作为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论语>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细细体会.慢慢感悟.
另一方面,由于旧的统治阶层的没落,同时也将知识与受教育的权利带入平民阶层,官学降为民学,从而有了平民学术团体的可能。对于平民阶层而言,知识是一个新鲜事物,自然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新兴的贵族阶层又急需新的文化来作为自己统治人民的工具,客观上的需要和主观上的需求就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异常繁荣的景象。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时期平民学术的主要代表,由于他们对于社会与政治的问题有不同立场和观点,对天下由治变乱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对天下由乱变治有不同的方案,从而形成了孔子和老子的不同学说和学派。所以,老子与孔子的学说主要还是有关社会和政治的,旨在回答天下为什么会大乱以及如何才能使社会由大乱变大治的问题。孔子的观点在于天下之所以大乱是因为旧制度的破坏,他认为要想使社会转变为大治,就要将社会秩序恢复到西周最鼎盛时期的礼乐秩序中,他终生的理想是自己能像周公那样将社会置于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太平秩序之中。而老子的观点在于天下之所以大乱的终极原因是因为统治者对于权力、财富以及不劳而获生活的无休止的欲望,统治者越争天下便越不能得太平清静。老子将统治者贵难得之货,尚贤,仁义礼教的为政政策称为有为,而将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言之教的为政政策个你为无为。所以若要使天下归于太平就只是统治者无为才能实现。老子的学说具有反现实反传统的性质,众人尚有为,只有老子尚无为,并称无为而无不为,给人以遁世的假象。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矣!传统解释老子学说是消极避世的观念正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