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童年”与“故乡”成了同义词

《童年与故乡》是我拥有的第一本读库出品。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有两个:首先,书的写法为什么这么古怪;其次,为什么文不对题。
古尔布兰生的北欧风格
这本书是挪威著名漫画家古尔布兰生在1934年,六十一岁时,写下的年少生活回忆录。原书名为“Es war einmal”,意思是“很久以前”。全篇以主人公四岁时的一个画面开头,二十九岁离开故乡前往慕尼黑的背影收尾。短短不足一百页,囊括了二十五年的故乡生活。你就知道它不可能是那种事无巨细、每天每周、板正无聊的回忆。
确实如此。它的画风文风以及图文关系,和常见的连环画、漫画、绘本都不一样。全书有两百多个画面,但并不连贯,更像一帧一帧直接扔到你眼前的胶片定格;四十篇散文,也好像是随手记下的只言片语,没有页码、没有章节、没有题目,每篇开头画个圈,就算是表示分隔;文字与绘画交织在一起,分不出主次;钢笔手写手绘的风格,让读者好像能看到墨水的凝聚、触摸到纸张的凹痕。
翻开这本书,更像是不小心打开了某个人的日记,或者借用更新的概念,某个人的手帐。不过如果因为“手帐”这个词联想到当今流行的ins风,心怀精致甜美的期待,那恐怕会被古尔布兰生惊出一个跟头。
作者的风格十分原生态,线条和语言朴素简约,像风吹出来的、雪堆出来的、割草伐木的刀斧劈出来的,爽直纯真到粗糙的地步。
他尤其喜欢画肖像,抓住某个关键的动作、神态、情绪,极尽夸张地表现出来。在同时期装饰风格盛行的背景之下这样作画,令人佩服他的审美选择和勇气。即便放到今天,乍一看可能也会惊呼“这些人怎么能长成这样”,甚至直接嫌弃“怎么都这么丑”。但这样画却超乎寻常地精准——有限的线条描绘出的,竟然不仅有对象本身,还有台词、气质、氛围甚至整个故事。

握起拳头痛骂我的母亲,和我的囧样。


得意于自己的“最美丽鼻子”的图画老师。

名字的意思是“波浪”的另一位图画老师。

被突然表白之后狼狈的我。

与儿子詹士阔别八年突然相见的母亲。
满头满脸都是头发胡子几乎看不见脸孔的赫克鲁。
老田庄上“生活过得很好”的一对猫。
海洋的化身:老渔夫克利斯坦孙。
九十三岁像一株老树一样的里尔斯。
对煤气灯不熟悉、非要把它吹熄的我。
他还十分擅长于描绘故乡的景观。比如冬日树林里的影子,厚厚积雪被踩出一条长路,拉着木材的雪橇呼啸飞驰过山间,月光下湖上漂过一艘小船,一个人形单影只穿过密林……
粗野,笨重,冷峻,有大块的实体,有钝感的立体声……这是古尔布兰生用一支钢笔营造出的效果。他是写实的,但写实的关键不在于外形的相似度,而在于整体感官上的精准还原。
这或许是故乡滋养出的风格。古尔布兰生的出生地挪威奥斯陆,面朝大海、背靠群山,最高气温很少超过二十五摄氏度,天然造就了密林、泥沼、积雪、淳朴粗犷的人民。故乡凉爽凛冽的气息长久留在古尔布兰生的艺术里。无论什么时候拿起这本书,都觉得它应该是从冬天的户外刚拿进屋来,就好像奇幻电影里的那种特效:打开书页,冷风扑面而来。
但在画作带给人的感觉之外,这本书的写法:零散的、没头没尾的、只言片语的、隐去时间线索地理信息的,这样的呈现方式,带来的又是什么呢?我其实是体会不到的。
吴朗西、丰子恺及“童年与故乡”
要谈论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童年与故乡》,单说古尔布兰生是不够的。这本书在1934年的挪威和德国首次出版,如今的版本则是2010年读库版。这长长的大半个世纪之间,还有一段出版界的佳话。
1936年,翻译家、出版人吴朗西先生在编辑《漫画生活》月刊时,初次向国人译介了这部作品。1951年,巴金先生创办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正式推出这本书的中文版,翻译正是吴朗西,中文版的书名也是此时确定的。
可贵的是,为了忠实还原原版“手写手绘”的韵味,出版社请来大画家丰子恺,用独具个人风格的钢笔行草抄写全文的译文,复刻出原书的意趣。原版书暖黄色的封皮,也采纳到装帧之中。所以1951中文版《童年与故乡》的形貌,是中外三位大家共同促成的。
读一读吴朗西的《译者后记》和丰子恺的《写者后记》,能稍稍窥见当时文人的风貌。吴朗西说:“把本书呈献于读者之前,也总算了结我的一点心愿。……。惟我的译笔实在拙劣,这是应当向原作者,子恺先生及读者十分抱歉的。”丰子恺则说:“译文,朗西兄用很忠实的直译的笔法,但我书写的时候,为欲迁就中国语法的习惯,有几处把句法加以改造,……。但是,假使有失之不忠实之处,那是我的责任,谨在此声明。”
他们对喜爱的作品珍而重之,对同行付出的努力抱有极大尊重,对自己的作品则充满谦逊。两个人似乎都怕辜负原作的完美,以及对方对原作的爱。
半个世纪过去的2010年,这个版本早已绝版,二手书市场也很难找寻。读库几经周折再版《童年与故乡》,保留1951年版古尔布兰生作、吴朗西译、丰子恺书的所有元素,收录两位先生的后记,找到德文原版,把开本尺寸还原到原书大小,原书封面的两幅插画则印在2010年版的封底。

1934年德文版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0年读库中文版封底。
这个世纪再翻开这本有关故乡的书,对过往的回望是叠加的:书里描绘的场景、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北欧;译文的语言风格和钢笔字的样子,来自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而它的纸张、装帧,所有的触感,属于二十一世纪的出版业。或许唯有纸质书,能带给人这样多元丰富的时空体验。
但即使是大家杰作,将书名译作“童年与故乡”,似乎依然是不太严谨的。毕竟写到最后一句,“我”确实已经二十九岁了,称不上童年了吧?吴朗西先生是不是太草率了。作为读者,我是说服不了自己的。
“童年”与“故乡”成了同义词
距离第一次读2010版《童年与故乡》,已经过去十多年。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有两个:首先,书的写法为什么这么古怪;其次,为什么文不对题。
我没有很执着地想要搞明白这两件事,不过当我开始学习做一个中年人,离故乡和年少时光足够远的时候,对这本书有了不同观感。
再来读这本书,会发现它呈现的,恰恰是“回忆童年”时的感觉。
比如开篇两段:

我四岁的时候,草比我高得多。别的东西我看见的很少,草里面却是很好玩的。

草里面有鸟儿。它们把草茎连拢来做巢。小鸟们还没有眼睛。我用我的手指触着巢的时候,它们以为它们的爹娘来了,便把嘴巴张开。我就把我的唾液涂在草茎上喂它们。我把草茎插进他们的嘴巴里去。

关于四岁时躲在草丛里的记忆,就是这样124个字。小时候的我们恰巧就是这样的视角:个头很矮,看到的东西跟大人不一样。作者画自己的时候是以上帝视角,而写下“草比我高”这句话时,才是第一人称视角最为直接准确的记忆。
年少的自己或许错过了许多世界本来的样貌,却会发现很多大人忽略的东西——可能是有趣的,怪诞的,混杂着奥斯陆山区原始的力量、大自然的残酷与智慧、无论怎么睁大眼睛都看不够的新奇,纷纷以最高等级鲜明地留在记忆里。作者回到儿时那一端,把自己重新放进那个不知疲倦又似乎有些孤独的身体里,去看当时的故乡。
但他毕竟已经六十一岁了。想起童年,就像是走在一片白雾里。忽然路过某时某刻,画面特别清晰、色彩斑斓,甚至可以看到衣服的颜色,闻到空气的味道;又走过一片回忆,不那么清晰,看到的只是影子,模模糊糊,细节隐去,甚至还会看错。
这四十个看似无头无尾的零散片段,正是走在浓雾里被清晰看到的记忆。它们总跟人之为人最大的幸福和痛苦相关,也因此虽然可能忘了前情后事,但每个镜头和场景都特别鲜明:小时候受大孩子欺负的记忆、初初爱上一个人的记忆、突然被女生求婚的记忆、第一次喝酒酩酊大醉做出许多荒唐事的记忆、跟村子里的小朋友一起上厕所讨论关于“长大”这个话题的记忆、密林中灵异事件的记忆、与妻儿重逢的记忆、许多关于死亡的记忆……
古尔布兰生写下这些时,距离离开故乡已经又过了三十多年,他笔锋冷峻,即使是最为突然的死亡,也只是平铺直叙,全篇看不到任何直白抒发的情感,更不用说宣泄。但写下这些时,记忆如此刻骨铭心,以至于描述得那样细致准确,活脱脱要从纸上跳出来。它们是大脑经过千淘万洗留下的生活截面,我们对世界、对自己最初的印象,就保留在这些截面之中。
读着读着,你会发现作者记录下的片段越来越长,他逐渐长大,思维更加有逻辑、更加成熟和缜密,距离故乡也已经很远了。后来的故事,他进了军队、娶了妻子、有了孩子、学了手艺,最后经过熟人举荐,要去慕尼黑著名的杂志社工作了。最后一页,长着翅膀的他掐灭蜡烛,自此一生都没有再回到故乡奥斯陆。
我从没想过一本怀旧怀乡的书可以是这样的。它并没有给认知中“这种书大多缠绵、黏腻、感伤”的刻板印象添砖加瓦。它通篇没有提“想念故乡”或是“怀念过往”,但又好像都直白地说了出来,云淡风轻,后劲不小。
当我们再次回到故乡,总会觉得它变样了,气息不同了,但也许是我们自己变了。长大了,比草还高了,不能再发掘草丛里奇幻世界的时候,记忆里的那些瞬间会淡淡地闪回。这样闪回的体验多了,经年累月,人的感觉会出现偏差:因为童年总是跟故乡牵扯在一起,那个地方是那段时间唯一的物理承载,所以会以为在故乡的经历都是童年,究竟是几岁,反而完全不重要了。
或许在人的潜意识里,这两样东西就是对等的,它们是同义词。“故乡”的空间中包含着时间,“童年”的时间中暗示着空间。我们对故乡依恋,并不是单纯想要回到那个地方,我们怀念童年,也不是单纯向往某段时光。“童年与故乡”是每个人的来处,描绘它,就是在回望那个有些孤独有些害怕,却有更多奇幻和无穷美好的,那时那刻的自己。
牵强也好附会也罢,我很感谢这本书此时此刻呈现的样子——是它的原作、译作、新老版本的共同作用,所有这一切,让我对这本书,对童年和故乡,有了自己的感慨和解读。
这本书以及其中关于童年与故乡的回忆,是这样结束的:作者长出了翅膀,留给故乡一个背影,和一段在我看来最为深情的话语。它似乎也是去国怀乡之人共同的自白。

最后,我坐在去闵兴的夜车里面。夜是长的。然而一下子也就天亮了。我走到走廊上去眺望。

我们就要到了,然而看不见什么南方的气象。    

最后远远地现出两座尖塔的影子,这是圣母教堂。

但是没有椰子树的踪迹。

我完全定心了。这里到处是结冰的沼地,像我的家乡一样。

我就这样来到了闵兴。

我还住在这里。

因为我没有被送回去。


本文作者:若心·读库编辑
(0)

相关推荐

  • 【诗】霜降

    霜  降 我们从记忆中寻找 散落在小径边上 惨白如残月光的霜 散落在一茎错过春天 又迷路在夏天的衰草上 被意外和渴盼交织着 隐居在草茎下的黄叶 而我们也迷失在这深秋里 借助霜,我们回忆过去 像借助那茎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地姣姣、板仓仓/栗振光

    一 秋天,家乡的天空似乎更加高远.缺乏雨水的滋润,故乡的草坡到处是一片灰黄.山洼的草坡上也只有一些零星的"狼牙针"在瘦弱地摇曳着:"头痛花"如今也只是伸出些碎小 ...

  • 美文原创 | 听雪:又是江南三月青

    作者简介:听雪,一个女人的优雅,自然离不开书香的熏陶.人生看寻常,生活实繁琐:日子看简单,现实太骨感.终还是诗书有奇香!   又是江南三月青   文/听雪 © 摄影:李相利 当冬日里的最后一抔泥土彻底 ...

  • 我怀念童年的故乡

    故乡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地方,也是我们一辈子怀念的地方,可我却只怀念童年时的故乡. 童年的故乡天空很蓝,可以看清每一片云朵的形状,我们一群孩子会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想象着每朵云的样子,有的说像绵阳 ...

  • 一组老油画,勾起无数人童年与故乡的回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童年,不管是幸福或者磨难.早慧或长大仍旧是kidult/grups,多彩或者平庸.年幼的经历都是自己一生愿意去回首和感激的东西,它或给你一生的全部幸福.或促使你离开.或给你力量.或 ...

  • 童年的故乡

    童年的故乡 □骈国华 改革开放后,故乡旧貌换新颜.家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用自来水,烧煤气灶,看有线电视.水泥路.公交车通到家门口,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但我还是十分怀念童年的故乡. 童年的故乡,天空 ...

  • 悦读丨童年的故乡,一生难以割舍的地方!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文 | 风吹麦浪 图 | ...

  • 8种即将消失的童年游戏①——故乡纪事076

    说是英国人非常善于将民间的游戏演化成体育项目,特别是能把不要钱的游戏做成世界上最贵的游戏. 比如高尔夫球. 据说高尔夫球本来是苏格兰牧童在放牛间歇发明的用鞭杆打石子儿比赛的无聊游戏,演变至今,成了有钱 ...

  • 童年真与成年假

    人生确实很难,原因之一就是,小时候无论家里还是学校,都被要求不许说假话:成年后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又都被告诫不能说真话.我完全继承了祖辈和父母的诚实基因,说真话是我的本能,所以小时候虽然身体饥饿难耐,可 ...

  • 赵玉建 | 童年夏夜—— 故乡的记忆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童年夏夜 --故乡的记忆 文|赵玉建 酒场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 和友人分别后,一个人走在这个灯火璀璨的都市大街上.夜晚的街道少了一些白天的繁华和川流不息的车 ...

  • 散文||童年的故乡

    童年的故乡 在辽阔的豫北平原上有一座大家都熟知的桥梁--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在这座桥的东北方约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狭长的.呈东西走向的.叫"双井"的村落,那便是我的出生地 ...

  • 《傻傻的童年》 姚成军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一) 脑海中回忆幼年的时光 稚嫩思索伴着幼小的我 从小熟悉而宽阔的马路 曾经不知带来多少欢乐 一条条旧时模样的街道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