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事】激情燃烧的岁月——纪念冯家山水库修建 ‖ 李彦信
激情燃烧的岁月
——纪念冯家山水库修建
李彦信
各位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段快要被遗忘的的故事。
我出生于西北偏僻的一个小县城,因为县城北面的群山称为千山,山脚下的河流被称作千河,县城建在千河之阳面,所以叫千阳。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千河对于当地老百姓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不仅提供着饮用水,还有灌溉等作用。
千河为季节性河流,每到秋季雨季,河水暴涨,经常发生洪灾,最大的一次洪水发生在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县城被毁,只留城东一隅。解放后,1956年,千阳县被列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县政府首先对千河进行了治理,征调全县民工在县城河段筑起了沙堤,后虽然也发生过洪灾,但损失大大降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农民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全县人民艰苦创业,在千河支流上修建小型水库22座。冯家山水库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站在千桥上东眺,轻纱似的烟雾下,能看见一面湖,那就是冯家山水库。冯家山水库从酝酿到动工,前后经历了40年。国民党统治期间,1934年,陕西省水利局就做出过设想;1937年,进行了勘探,后来由于抗战搁置。解放后,1951、1954年两次勘探。1958年局部修建,1960年又搁置。1967年12月28日决定修建。1969年6月筹建人员进入工地,岐山、宝鸡、凤翔、扶风四县各派200名民工挖窑、修路架桥、架线。”
1970年7月,陕西省最大的水利项目冯家山水库工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誓师动员大会,冯家山水库全面开工。三万多民工驻扎在自己挖的窑洞里,土法上马,靠铁锨架子车筑起了一座70多米的大坝,当时最先进的现代化工具是压坝的拖拉机,筑坝的土是民工用架子车拉来的,他们常常晚上加班。他们享受的待遇是每天二毛钱的生活补助。挖涵洞时有的人献出了生命,有的人留下了残疾,有的人落下了病根。经过四年艰苦奋斗,1974年冯家山水库主体工程竣工。
冯家山库区淹没的是千阳最好的良田,千阳不是受益区,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库区农民移民到山上,有的人移民他乡,有的人移民两次,越搬越穷。水库阻断了两岸的交通,两岸靠轮船摆渡。
移民在搬迁过程中发生了一起落水事件。有一个王姓小伙和他媳妇当时也在落水的这条船上。他们双双落水,王姓小伙落水后寻找他媳妇,他自己却被另外的落水者紧紧抓住,王姓小伙选择了把抓住他的人推向了岸边,这位落水者被岸上的人拉了上去,他返身回去寻他媳妇,他又被落水者抓住了......如此反复,他一连救上来四个人,当他第五次去寻他媳妇的时候,他再也没上来,他媳妇也没有人救上来。整个搬迁过程中像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他们的故事并没有被广为传颂,可他对爱情的忠诚并不亚于流传下来的故事。朋友们,王姓小伙名为王宝发,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王;宝贵的宝;发生的发。没有这些普通人的背井离乡和牺牲,这样宏伟的工程又怎会建设的起来。冯家山水库灌溉面积为129万亩,可防二千年一遇的洪水,现为宝鸡市主要饮用水水源。
陕西作家李三虎老师在他的书中说到“冯家山水库,一个关于激情岁月的浪漫记忆,一个关于艰苦年代的红色经典,一个诞生在现实中并不遥远的童话,一部在崇高理想鼓舞下改天换地的英雄史诗。冯家山水库,一个由“钢小伙”“铁姑娘”“铁老汉”共同创造的人间奇迹,一座用“枣木方”“钢丝面”以及千家万户的锅盔和干粮堆积起来的宏伟建筑,一座汇集几代人的鲜血、汗水和泪水浇铸的历史丰碑。”
曾特意去都江堰,参观了当年李冰父子的壮举,都江堰市矗立着李冰的雕像,当年修建都江堰的民工早已沉没在历史浪淘里,不溅起一点浪花。如今我在广元工作,旁边是嘉陵江,耳边再响起《黄河颂》激情澎湃的声音,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黄河精神只是关于黄河吗?不,它是一代代人民渴望海晏河澄而用血汗、乃至用生命所铸就的辉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