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只能养生?双下肢凉,头及上半身多汗,...
中医只能养生?双下肢凉,头及上半身多汗,20年经验:瞅准关键,一举拿下‘上热下寒’
有一次和朋友吃饭,他说,“现在啊,看病还得看西医,中医看病真不行。”
我说,“怎么了?”
他说,“我双下肢凉9 年,腰酸,胃喜热,有时腹胀,口气重,小便黄,大便不规律,头及上半身汗多,严重时可浸湿枕头,看了几个中医,都不行。”
我说,“中医只能养生,这只能是一个伪命题,中医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治西医拿不下的病。”
他说,“我不信,除非你看好我。”
我看他,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濡数。
开方:僵蚕,大黄,秦艽,丝瓜络,蝉蜕,威灵仙,海风藤,滑石,姜黄,地龙,炒苍耳子,黄连。
仅仅一周,下肢不凉了,腰不酸了,腹不胀了,头及上半身不出汗了。
他说,“中医到底是怎么治病的?”
我说,“靠的是中医思维,也就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然后找到病患的根源,这样就能把这个案子给破了。”
他说,“能具体地说说吗?”
我说,“那我就拿你来说吧:
你双下肢凉,头及上半身多汗,是典型的上热下寒之证,它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感受外邪,阻滞气机升降之道路,致阴阳不相交接;阴寒过盛,格阳于外;阳虚不能内守,虚阳浮越于外。
但是治疗的话,思路办法很多:
《伤寒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景岳全书》:“肝肾阴虚,上热下寒,则阳无所附而格阳为热者,六味回阳饮,或八味地黄汤。”
《景岳全书》:“二味沉附汤,治瘴疾上热下寒,腿足寒厥。”
.....
上热下寒的治疗方法这么多,你觉得该如何选择呢?”
他说,“这我怎么知道?”
你脉沉弦濡数,而有力,以我的经验,诊为湿热郁阻。
湿热之邪郁而上攻,则口气秽,迫津外泄则头及上半身汗多湿枕;湿热之邪走窜经络,阳气郁于内不得外达肌表而温煦肌肤,故双下肢凉;
湿热阻滞气血运行,腰府失养,故腰酸;湿热阻滞,气的升降道路受阻,阳不降而阴不升,故胃喜热而腹胀;阴阳失调,大肠传导失司而大便不规律。
至于小便黄,不以颜色定病机,如吐黄痰,未必属肺热,当然如果一定要认为黄为热的话,湿热自可导致小便黄。”
但是我用这个方,清透郁热、祛湿通络,给邪以出路,也不是凭空捏造的,它满足了三个条件:
一是脉濡数;二是舌红苔白腻或白腻而黄;三是病位在经络脉隧,出现肢体痹痛、胀僵、麻木不仁、拘挛、痿软、半身不遂、歪斜等,可用湿热痹阻解释的几个症状。
所以,我这20年的经验来看,中医绝对不仅仅只能养生,它可以治病,因为它的关注点不单单是一个点,而是把整体和个体,相结合起来分析,然后找到本质的病机,并且能够拿下它。
当然了,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有一种精神,是何时何地都不能缺的,那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