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挖出失传的《齐论语》,揭晓刘贺被废真相:刘贺不是昏君

有人说考古很枯燥,那是你没看过央视爸爸在去年出品的三集考古纪录片——《海昏侯》。

哦,海昏侯,我知道嘛,这不就是2016在江西新建区发掘的王侯墓吗?墓主叫啥来着?对了,叫刘贺,网上还因为墓中出土的遗体烂成了沫沫状,从而很多网友戏称他为:刘沫沫。也真够亲切的。

说到这个海昏侯墓,大家可能有所不知,这个墓可能是至今为止中国已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了。

海昏侯墓全景

发掘时间长达数年,而发掘的文物更是令人震惊:

  • 陪葬坑里,5部车、至少20匹马,而且还是真车真马陪葬?虽然经过千年岁月的腐蚀,但依旧留下了很多鎏金车马具,上边还纹着游鱼、日月,各种图案精美绝伦!
  • 当然,更让网友们赞叹不已的是,出土的钱币,那是密密麻麻,像一座钱山堆积在一起。据统计,一共有两百万枚,重达十几吨,根据专家所说,如果按现在的金价,这堆五铢钱差不多是50 公斤黄金,约1750万人民币。

出土的钱币

富豪的生活简直让人无法想象!钱这种东西,我第一次听说是用吨来计算的。

这个刘贺可是“豪”无人性!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都酸了,这么多钱币金子,刘贺为啥都摆下自己的墓中?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呢?重点是经过3年才被清理完的墓主回廊里,

摆着上万件文物,编钟、兵器、漆器、酒器、竹简木牍。不仅如此,还首次发现了乐器实物编磬、最早的先代圣贤图(也就是孔子画像),以及以及许多儒家经典书籍,这其中就包括失传1800年之久的《齐论语》

失传1800年之久的《齐论语》

所以钱币金子不重要,关键是在这些失传文物上,这都是考古上的重大发现!

有人就问了:一个汉代的列侯墓,怎么搞得比诸侯、皇帝的陵墓还要豪华庄重,这也太“过分”了吧?

你还别说,这海昏侯刘贺还真当过皇帝,只不过仅仅只有27天,还不到一个月,就被人给废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冠军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

说起刘贺“刘沫沫”能当上皇帝这件事,可以说是一场意外。虽然刘沫沫的爷爷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奶奶又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可是谁叫他老爸,也就是第一代昌邑王刘髆不争气呢,自从李夫人死后,刘髆就不受宠了。不受宠的结果那只能是该回哪去,就回哪去,于是刘髆就回到了他的封地做他逍遥自在的昌邑王了。自然,刘贺这个作为刘髆唯一的儿子就早早的继承了父亲的封号,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

刘贺“刘沫沫”

如果没有后来汉昭帝刘弗陵的早逝,可能刘贺这一辈子也只能是个昌邑王,谁叫命运是那么让人捉摸不透呢?

在刘沫沫19岁那年,汉昭帝早逝,因为没有子嗣,我们的刘沫沫就被当时的大将军霍光征召为皇帝。

是的,你没有听错,是征召,而不是八抬大轿欢迎。因为刘沫沫当皇帝,一既没有先帝的遗嘱,二也不是按照长幼有序,如果按照长幼有序的标准来讲,还轮不上刘贺呢,所以刘贺只能是被征召的。

不过征召就征召呗!反正刘沫沫不在乎,于是他就快马加鞭地从封地赶往长安。为此,马都跑死许多匹,最终马不够用了,还遣返了50个侍从。

刘沫沫表示:这人生巅峰来得太猝不及防了!

只不过刘沫沫没想到的是,他只不过是权臣霍光的一枚棋子罢了。

汉武帝晚年,霍光虽为重臣,但他很本本分分做他的臣子,侍奉汉武帝二十多年,依然中规中矩、如履薄冰,深受刘彻信任。

可是等到汉武帝驾崩后,作为辅臣之一的霍光,与其他几位大臣一同辅佐还没成年的汉昭帝刘弗陵治理国家。不久之后,霍光又除去了朝中的竞争对手,独揽大权,一手遮天,成了当时真正的权臣。

权臣霍光

当然,霍光不满足,为了保证他死后,霍家不遭到清算,他就想让霍家和皇家联姻,将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后嫁给了汉昭帝。可是没成想汉昭帝从小体弱多病,还刚刚成年不久,就驾崩了。权倾朝野的霍光自然不甘心了,如果上来一个他掌握不住的皇帝,那等待他的只有灭顶之灾,于是他选择了昌邑王刘贺。原因很简单:因为刘沫沫这孩子一没有政治背景,二没有任何政治党羽,甚至还很有可能没有脑子,不做傀儡,太糟蹋了!所以霍光就征召他为大汉皇帝,可叹刘贺还傻乎乎地以为他的好日子来了!

如果说刘沫沫能享受几年傀儡皇帝,倒也不错,至少我刘贺在大汉王朝皇帝列表中也有名字。可惜,刘沫沫这个愿望也没有满足他,整整27天后,刘贺就被废了,废他的还是当初征召他当皇帝的霍光!当初是你要我来,现在就要我走,这叫啥事?

我刘沫沫不服!

霍光:不服?看看你这27天干的坏事,1127件坏事,平均每天你就干了42件坏事!走吧,刘沫沫,朝廷没追究你的罪就不错了!

无语了!我想可能刘沫沫都搞不清自己干下了这么多坏事?放在今天,可以说是创造出干坏事的“吉尼斯纪录”呀!

可是真的有这么多吗?27天干了一千多件荒唐事,平均每天40件,合着一小时干2,3件,请问刘沫沫是工作狂吗?每天就不干其它事,就干坏事了,听着就有些夸张。

所以在历史学家看来,这更像是欲加以罪。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废你刘沫沫,啥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给捣鼓出来,不信你瞧霍光给刘贺安下的这些罪名。


先帝(汉昭帝)丧事期间偷着吃肉:

刘贺进京即位,首先第一件大事那就是参加先帝汉昭帝(按辈分来讲,是他叔叔)的葬礼。在葬礼期间,因为平时在自己封地上好吃好喝的刘沫沫因为受不了国丧期间清简饭食,所以他就手下人去买了些猪肉、鸡肉拿进宫来偷着吃。虽然国丧期间偷着吃肉,不合国家礼仪,但我想这谈不上被废的理由吧?毕竟刘贺也是第一次进京,第一次当皇帝,偷吃肉算不上什么大的罪过,所以这条太过于牵强了。

而且据海昏侯考古人员发现,刘贺遗骸的一口牙齿保存得比较完好,而从门牙缝来看,刘贺生前很可能患有疾病,加上出土的竹简和木牍中,也有《医书》、《五色食胜》等关于医学和饮食方面的书。说明刘沫沫生前身体肯定有痒,所以历史上的刘贺最终也只活到了33岁,算是早逝了。至少在我看来,在国丧期间吃肉算不上什么大的罪过。正所谓,想废你,什么理由都可以给你找出来了,人这一生,谁没犯过错?区别在于这个错是大错,还是小错。至少在我看来,偷吃肉算得上是小错中的小错了。

刘贺遗骸

刘沫沫:太欺负了,吃点肉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

天天抱着玉玺不放手

我在想这也算一个罪名吗?难道作为皇帝,连自己的玉玺都不能掌控吗?我去查了一下,这还真的不能。在汉代,是专门设有看管玉玺的官员,所以玉玺平时是应该由这个官员代为保管,皇帝需要用时,才去拿过来盖章。

而让人不解的是,自刘沫沫登基之后,他一直抱着玉玺不撒手。就算有专门官员保管,他却亲手抱着,这就说明刘贺他有很深的危机感。换句话说,除了他从封地带来的心腹之外,他不信任任何人。

你看看,这像是皇帝?当上皇帝之后做事还颤颤巍巍的,连玉玺都不敢撒手,由此可见,刘沫沫是有多么不信任霍光呀。

除了这两个罪名外,还有太多了,比如说他不孝,可是据海昏侯的发现,居然有他奶奶李夫人的物品!这难道不是暗示了刘贺是个孝子贤孙吗?如果他不孝顺,有必要将他奶奶的物品一起陪葬吗?

另外我刚才也说,海昏侯墓中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钱币金子,而且还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文献,包括失传已久的的《齐论语》,以及一副孔子画像和其生平的大屏风。可见刘贺是个文化人儿!这样的既孝顺又有文化的人,我实在不能把昏君的形象和他重叠在一起,昏君不是那种每天吃喝玩乐、沉迷于酒色的形象吗?


所以刘沫沫在当了27天后,就立马就废,肯定另有原因。

反正就《汉书》给刘贺的罪状就这几个字:

“荒淫迷惑,失皇帝礼仪,乱汉制度”。

你们想想,一个皇帝27天能够做出什么立竿见影的成绩?如果政令传达,按照月计算,治理天下至少要一年才能看出效果,打造盛世则至少需要10年时间。

让人家干了一个月就说人家不行,是否太苛刻了一点呢?

所以毫无疑问,这就是一场政变后的清算。

很明显,刘沫沫自从被立到被废,只因为一件事,那就是:政事一决于霍光。刘贺和霍光之间的争斗是过江龙和地头蛇的争斗,也是帝王和权臣的争斗,更是阴谋和阳谋的争斗。

霍光使用的就是阳谋。

霍光表示:我只需要堂堂正正的让文武朝臣站队,甚至还可以让当朝皇太后站在我这边(废话,谁不知道皇太后不是你外孙女,她不支持你,难道还能支持一个外来户刘沫沫吗?),然后光明正大的废你刘沫沫就好了,你服不服?

于是刘贺只能乖乖地回他的封地做他的海昏侯了。至少命留住了。

同样的历史的,不同的书就有不同的结果出现。比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关于海昏侯刘贺的记载,开篇第一句下了基调:

“贺,昌邑王之子也,在国素狂纵,动作无节”。

事情都是一样的事情,但是看的角度就不一样。司马光因为身处于北宋政治中枢,所以他对这些阴谋诡计和阶级斗争非常清楚。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他就记载了大量的权谋术和各种阶级斗争。所以很多事情你在其他书中看是一种结果,但是你在《资治通鉴》里面看就会发现是另一种结果。

现在看来,有的时候,人还真的得学点历史,不然现实生活中怎么被人坑的,可能都不知道。

因此在这里,我介绍一本白话版的《资治通鉴》,共10册,由台湾各大院校二十七位教授共同编译,而且还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推荐。

《资治通鉴》10册

书中译文忠实于原文,并配有近千副各类图片,涉及人物、器物、名画、地图等内容,图文结合,有助于读者理解。

《资治通鉴》各类图片

而且这本书是来源于今日头条大V脑洞历史观的头条小店,质量和发货速度杠杠的,价格也不贵,原价498元,现在只要208元,几顿饭、几包中华的价格,你就能把这10册书带回家!#618好物趋势##文史好物大赏#

赶紧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