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耀与金学铁
第一页 :
金学铁抗战时负了伤,缺了一条腿,是个抗日英雄。同徐光耀一样既是战士又是作家,1951年4月28日二人一见如故。
第二页:
1951年4月28日,同在中央文学研究所以研究员身份学习的徐光耀和金学铁经同学陈淼(时为丁玲秘书)介绍相互认识了。(建议画陈淼介绍,孙振侠翻译(女)徐老和金学铁认识,在中央文学研究所见面)
第三页:
徐光耀与金学铁一同来到文研所会议室,大谈起文学来。
金学铁精力充沛,精神旺盛。读了大量的苏联和中国名著。
第四页:
陈淼和金学铁约定一个时间,给徐光耀他们谈谈他的身世和经历,金学铁痛快的答应下来。徐光耀觉得他真是个朝鲜的保尔·柯察金。
第五页:
1951年5月17日,徐光耀把《平原烈火》拿给了金学铁,金说看后要提出“严厉的批评”。
第六页:
金学铁对徐光耀逐渐加深了了解。说他很敬重热爱徐光耀,徐对金也有同样的感情。
第七页:
丁玲很喜欢自己的这两位学生,经常教导他们俩个:文学就是要狠狠地写人。
第八页:
徐光耀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苏联,回来后送给金学铁和陈淼各一个高尔基盘子像,两人捧着呵呵大笑,高兴之极。
第九页:
徐光耀、陈淼与金学铁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金学铁的儿子金海洋很喜欢徐叔叔。
第十页:
中央文学研究所一别,由于徐光耀与金学铁再也没有联系过。2021年7月,徐老得知元氏胡家庄有老同学金学铁的抗日文学碑,十分高兴。欣然题写金学铁纪念馆,捐赠了金学铁有关图书。并和金学铁之子金海洋联系上了,重续上这段佳话。
绘画:杨金祥(根据《徐光耀日记》改编)
徐光耀与金学铁一家及陈淼、孙振侠一同在北京颐和园春游
1952年3月11日
做过操,吃罢早点,便同陈淼动身了。先赶到前门,其实走了冤枉路,前门现并无直达颐和园的汽车。
在西直门又倒车,9点半,才到达颐和园。因陈淼匆匆忙忙中给我讲他的恋爱故事,把景都漏过去了。10点,到了金学铁那儿,一家人才刚刚起床,正在洗漱。
坐下不久,我先把芸的照片给孙振侠、陈淼、金学铁及其夫人看了。他们一致赞扬说不错。孙说很沉着,很冷静。陈淼说很庄重,完全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子。他想象中是:长圆脸,细眼睛,很活泼的。金学铁则说,芸很有点儿像我。孙则说不像,说芸的嘴唇太厚。——我想:在相片上看人,是一点儿把握也没有的。爱伦堡说:“没有比照相更近虚构的了。”这话实实有道理。
在任何闲谈中我都是个笨蛋,任何热闹场合我都要失败的。今天尤其感到这一点。陈与金、孙谈得那么津津有味,我既听不入,也插不上。然海阳是我的救星,他一直缠着我,我也一直黏黏地逗着他,我居然在这一点上成功,连他妈妈都逗笑了。最后,我插了一个秫秸眼镜,把全屋子人弄个哄堂。
胡正的朝鲜民歌留在那里了,孙振侠可以翻译看看。
中午,走出屋子来照相,8---11光圈,黄色滤光镜,一直照到完。孙振侠不久要到朝鲜去,为使人不疑她是处女,把小辫子剪掉了,两边留起烫得蓬蓬的两团。她害羞让人看见她的头发,竟是连照相也不敢——女同志的虚荣心简直为我不理解。
中午饭由他一家子招待,三菜一汤,味道鲜美。
4点,起身回城内。晚饭后,便把胶卷拿去冲了。我怀着这么热烈的心情期待它张张成功。
摘自《徐光耀日记》第五卷第169-170页
(抗日英雄金学铁)
金学铁 ,中国朝鲜族代表作家,中共党员,原名洪性杰。金学铁1938年毕业于中国黄埔军校,同年在中国武汉参与组建朝鲜抗日义勇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 日本帝国主义时期朝鲜独立运动家,小说家,著有《激情时代》,《说吧,海兰江》,《二十世纪神话》,《最后的分队长》等。曾在太行山参与抗战时不幸被日军打中大腿,造成腿骨贯通伤而被俘,后以政治犯关押在日本长崎刑务所四年半,日本投降后获释。回北京后在丁玲手下当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被称为朝鲜族的鲁迅。2001年9月25日在中国延边逝世,骨灰抛洒图们江。
(金学铁夫妇及长子金海洋与丁玲、陈明、楼适夷夫妇合影)
徐光耀,笔名越风,1925年出生,河北雄县人,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兵张嘎之父”。1938年十三岁时参加了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及电影剧本《小兵张嘎》、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等。
2019年7月18日,徐光耀文学馆在碧苇环绕、荷香四溢的白洋淀文化苑嘎子村建成开馆,94岁高龄的徐光耀先生亲临开馆仪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