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理想的博物馆,应该给观众留下什么
作者:王钟的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各地观众体验了丰富精彩的“博物大餐”。5月25日,国新办发布会以数据形式显示了当下轰轰烈烈的“博物热”:2020年,全国博物馆举办2.9万多个展览,有5.4亿人次走进博物馆,“到博物馆去”已成为社会新风尚。近日,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目标。
作为一个非专业的博物馆爱好者,我明显能感觉到这些年公众对博物馆热情的高涨。大概10多年前,故宫博物院等热门博物馆节假日“一票难求”的情况并不多见,至于一些以文物陈列为主的省级、市级博物馆,还远远没成为公众“打卡点”。有些博物馆的人气要依赖学校统一组织的参观活动来维持,而参观的学生也经常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热情和积极性并不突出。
如今,“博物热”并非教育者刻意营造的繁荣,而成为社会热爱文物、关心文博事业的自觉。在游览一座城市时,将当地博物馆列入行程清单,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这充分显示了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公众对文博知识的渴求,也是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指向。
除了近年来发掘出土的部分文物,当前博物馆的很多陈列,应该说以前也已经存在,那么为什么现在博物馆成了“网红”?首先,这要归结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成果。不管是通过影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还是通过文字、画册,很多人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润,也乐意将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播扩散出去。博物馆作为集中展示传统文化的场所,自然承载了人们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的期待。
其次,博物馆自身的改进与完善也十分重要。随着一些博物馆修建新馆以及对老馆实施改造,布展技术和方法更加成熟,游客的参观体验更上一层楼。哪怕藏品不变,但介绍和讲解更加有趣,呈现的方式更加有范儿,同样增加了博物馆的吸引力。
再次,博物馆本身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从过去枯燥乏味的说教,到如今丰富多彩的叙事,传统文化之美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很多年轻人善于体察蕴藏在器物、建筑、风俗、仪式等形式背后的传统精神,从中发掘细致入微的美好,而且通过新技术手段实现“二次传播”。而当梳理和归纳这些文化体验的形成时,总是离不开博物馆这个“源头”。
除了以上这些文博领域自身的变化,国家对公共博物馆的投入同样不可或缺。回顾国内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有一个重要节点不可遗漏:2008年,有关部门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提出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现在,绝大多数公共博物馆都已实现了免费开放,不管是包罗万象的国家级博物馆,还是小而独特的地方博物馆、专门博物馆,都不计贫富地向所有人敞开大门。
“博物热”方兴未艾,博物馆要更好地满足公众期待。当前,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博物馆仍存在巨大差异,优质的文博资源集中在少数大城市。这固然有客观条件限制的原因,但并不意味着小城市、小地方就办不好符合当地人民需求的博物馆。文博事业未来的发展,要协调和整合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属性和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参观博物馆。
即便是人头攒动的“网红”博物馆,也不能满足于当下。要进一步优化细节,改善参观体验,尤其是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尽管博物馆的藏品通常只能看不能摸,更不可能让观众带走,但每一个参观者离开时,都应该得到满满的收获。这收获可能是知识,可能是一种美的体验,也可能是对从事传统文化事业的理想和信念。一个理想的博物馆,不光要关心让观众看到什么,更要注意给观众留下了什么,让每个参观者的精神家园更加繁荣。(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