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来的一千多条备忘录里,我想最先和你分享这一条。
2018.03.15 14:18
Approaching British Library
如果你觉得GEO有点好玩,给你带来了一丝新风,推开了一个新的角度,那么欢迎你把这篇推送或GEO分享给你觉得也会喜欢这篇推送的朋友,关系普通的熟人就算了。我虽然主要是自得其乐,但内里还是有住着一个会为有更多人因为我的文字开始思考而备受鼓舞的小人儿。
写在前面
最近有一阵觉得自己江郎才尽(不知道读者读GEO推送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后来反应过来自己根本就不是江郎,就没什么才华,全靠日积月累地记录,所以就释然了。2018年3月14号下午的推送也是根据之前备忘录里听分享时做的笔记,之后“整理癖”就一发不可收拾,想把手机里的备忘录都好好整理一遍,于是就从千余条备忘录压缩成了四百多条。
这期间很多陈年旧事浮现在眼前,记录的力量真是神奇,能够唤醒三年前的欢喜和失落,而且竟然还有那么多好像发生在昨天。比如我某一天的日程计划,去参观学校的感悟,就连做梦梦到爱豆都记录下来(2016.04.15),答辩结束后感谢各位答辩委员的小礼袋(我提前订制了印有世界地图的环保袋、还买了竖版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当然最出乎我意料的是毕业前(2016年4月)在母校华东师大图书馆接受的一段采访竟然也在备忘录里,可以说是很中二蠢直了(最新的感受用的是绿色):
图书馆的采访
1. 图书馆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每次找书都会有意外的收获,可以体会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安放书籍的用心良苦。
借用唐诺的话,你读的下一本书就在你所读的这一本书中。
(现在常去的图书馆在《在世界第一的教育学院(UCL IOE)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里有提到,学院小到只有一幢楼的好处就是走下楼就可以去借书,IOE的教育馆藏很丰富虽然不能说应有尽有,幸好一些热门和经典的书还可以去大英图书馆用读者证借阅;我依然很喜欢shelf surfing,找书的时候总会发现旁边还有一两本也很相关的书,图书索引真是好)
2. 对于图书馆的利用,图书的借阅,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些什么?
致爱读书的你
好书应该让更多的同好读到,看完了就尽快还,不要把看过的书乱放或者藏起来,给想看的同学和工作人员带来困扰。
致勇敢的少年
志大才疏 安心读书
(多加一句:珍惜你在图书馆的时光,但占位不是一件好事)
3. 马上毕业了,想对朝夕相处的图书馆说些什么?
在我眼中,图书馆是大学的灵魂。有幸在这里度过美好的时光,谢谢图书馆老师和助管同学们的温柔与善意,我何其有幸。
(现在离我毕业还早呢,捂脸。不过脑补一下快毕业时,应该会是:我还会再回来的。)
4. 如果给学弟学妹推荐书,你会给些什么建议?
书籍的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我很难列出适合别人的书单,分享几本最近在读的书。
资中筠先生的《美国十讲》
赴美国开会之前看这本书想美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体会到先生士人风骨的同时,钦佩先生清晰洞彻的视角。
李娟的《深山夏牧场》
童话的日常与日常的童话,清新自然的笔调让人心情愉悦,尤其喜欢书里谈如何数羊,读过多少次都忍俊不禁。
Michael Young and David Lambert
Knowledge and the future school: Curriculum and social justice
这本出版于2014年底的书因为个人原因读了多遍,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从未离我们而去。书中对于知识的理解刷新了我的三观,开启了我学术新世界的大门。
(我还是认为唐诺说得对,你读的下一本书在你读的这一本书里。但现在看的很多都称不上休闲,都是有目的性的阅读,因为要做文献综述,所以分享最近在看的三本书改成推荐两个读书节目好了。如果目前你的注意力能集中的时间比较短,那就可以找梁文道主讲的“开卷八分钟”来听听看,b站有视频,网易云音乐有人整理了电台,提前下载一些,一边走路一边有人在你耳边说书还蛮不错的。如果你的注意力能集中的时间比较长,那么不妨试试看优酷看理想频道的“一千零一夜”,最近推出了“出走季”,但之前的也有很多经典。如果觉得里面讲的书有趣,再找来看也不迟。)
附上2016年参加华师大一个健身俱乐部的时候与一位学妹交流时我做的笔记,大概是跟本科生小友分享对当时的我来说影响很大的书和公开课:
还有2017年4月17日写在备忘录里的“读书的理由”(虽然显得我有点刻薄):
早晨坐地铁
随车电视里有一个女主播
不停地在赞叹日出
好美啊 好美啊 好美啊
这种词穷的说三遍式赞叹
恐怕只有语文考试才能编排
这三遍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吧
我不想成为只会说因为节目要求而
空洞赞美好美啊的人
所以才读书
想做一个普通读者
是不是有点好奇我为什么附庸风雅插入了音乐?主要是因为在备忘录找到了自己写过的一段文字,所以随便挑了一曲:
交响乐没有歌词的原因是不是有点想要
消除会与某段话绑定在一起的条件反射
留出更广阔的空间供听者去畅想去思考
赞赏作为知识变现的一个手段,
穷不了读者,富不了作者,
更多是体现一种对知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