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刊|心眼太多 文/老潘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李大柱心眼太多,人送外号百心眼,可是家里没啥背景,高中毕业也只好到生产队挣工分。虽然都是农村,但是烧柴也很困难,人们都习惯登 上长城到口外的大山上去砍柴,可人家是封山造林,有人看这。这天李大柱和十几个年轻人到口外去砍柴,每人担这两捆柴禾下山,被看山的抓个正着,“你们都担我们大队去!”十几个年轻人哪肯轻易的把柴禾担到他们大队,纷纷放下担子,坐在原地抽烟,可大柱却和没事人是的担这柴禾继续往前走,看山的大喊“站住!”大住回过头说“我送你们大队去。”看山的眼看这大枉把柴禾担走了,他要追大柱吧,身边这还有十多个人呢,不都跑了,他气得値跺脚,却无计可施,只好眼睁睁的让大柱大摇大摆的把柴禾担走了,那十来个人不光柴禾被看山的没收了,还没收了他们的绳子扁担。李大柱凭这一肚子心眼,一张好嘴,一年就从普通民兵升任民兵排长。这年庄里有三个十五六的孩子上人家东庄山上偷拾柴禾被人家抓住了,东庄人来信儿让村里干部去交涉,村干部都犯了愁,原因是这东庄的书记太得理不让人,处理不好还得送公社去。大柱却毫不畏惧,自报奋勇,说我去。
到了东庄的山上,那不好说话的村书记张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三个孩子在哪站得溜直,老远他就看见那个个子最高的就是他的堂弟,他也不和书记打个招呼,上去就给堂兄弟一个大耳光子,“你是谁家的?又来找啰嗉”,嘴里骂着眼睛 给三个孩子使眼示,三个孩子心想,他还不认识我们哪家的,分明是在作戏,这一使眼示心领神会,撒腿就跑,这东庄书记正觉得这年轻的干部太鲁莽,上去就打,还有点不好意思了,还没醒过神来,本想好好治治他们的,可三个孩子跑没影了,这时老书记才觉得上了当,可后悔也没办法了,只好不了了之。这事传到村里,都夸大柱真怪,很快就当上了村民兵连长,当时的大队书记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样下去,我这大队书记早晚也得被大住取而代之。正心急如焚,县里来大队招工,书记就动了心思,我何不送大住进城当工人,让他远走高飞,启不走了人情又去了心府大患。
大柱顺利的进了城,到了织布厂当了工人,在一个远方亲戚的帮助下分到了供销科。这年原材料紧张,厂子缺少原材料几乎要停产放假了,愁眉苦脸得供销科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二柱找到科长说,你给我5000块钱,我保证让你满足供应。科长请示了厂长,就给了他5000块钱,二柱到金店买了个金戒 旨,送给了纺纱厂的厂长,一下子解决了棉纱不足的大问题。过了一年,棉纱又供不上了,厂长亲自找到大住,让他再次给纺纱厂厂长送礼,大住说,这回不用送了,我就给他打个电话,告诉他说,我去年给你买的金 戒指 科长不给我报销,你打个电话帮我说说情呗,发票都烂了。厂长听了大住的妙计直伸大母指,可是又立即皱起了眉头,心想,这样人长期在我身边,我这厂长还能长久。又过了半年,大柱就被厂子开除了,原因是大柱在厂子里拉了一四轮煤炭,被治安科科长抓住了,其实那是厂长让大住拉的,厂长硬说自己不知道。
李大柱过 贯了城市生活,也不想回到农村,觉得废品回收是个好买卖,可开废品站可不是谁都能开的,他托了好多人,终于搭讪上了县公安局副局长的夫人,两个人一拍既合,很快就在城边上租了块地,开起了废品回收站,大柱的精明能干,再加上副局长的关照,小买卖风生水起,挣了很多钱,局长夫人对大柱佩服得五股投地,言听计从,她常和局长说,大柱这人才可惜了,要是有点背景,走上点好运能当县长。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副局长心思,自从老婆和李大柱合伙以后,就说我这个不行,那个不是,天天没好颜色,她要长期在这小 诸葛跟前混,早晚也得给我戴上绿帽子,醋意大发。又过了几个月,李大柱成了销脏犯,进了看守所。有人说李大柱心眼太多,聪明反被聪明误。
作者简介
潘泽才,生于河北省迁安市北部山区,高中毕业当兵入伍,在部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复员后从未忘记笔墨。曾经在解放军报,前进报,丹东日报,河北日报,唐山劳动日报,迁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发表大量文章。《家乡的核桃树》,《我给二叔写封信》,等作品先后在迁安报,迁安电视台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