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有度的人生哲学:学儒家拿得起,学道家放得下

文/月月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樊浩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纷乱的战火中产生的两大哲学派别——儒家和道家,支撑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融合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间。

这两大学派,有大多数的思想都是矛盾的。

请输入标题   bcdef

儒家讲求“入世”,道家讲求“出世”;

儒家讲求救世济民,道家讲求独善其身;

儒家讲求“学而优则仕”,道家讲求“无为无不为”。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然而,这看似矛盾的两大思想却又能互相依托,互相弥补,共同维护着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同时也对做人做事以无限的启迪。

欲学做人,先学儒道。只有参透二者的智慧,才能做事知方圆,做人能通达。

1

学儒家“拿得起”

年轻时,需读儒家。满怀着一颗进取的心奋发图强,勇于担当,学习这一种“拿得起”的精神。

崇尚担当,就是儒家学说的生命气质与精神底色,这种精神,也贯注于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心中的“天下为公”的理想奋勇向前。

《论语》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家从来不讳言世界很黑暗。只不过道家的人面对混沌的世界选择了隐居,选择了独善其身,而儒家的人却认为,正是因为社会混乱,我们才更应当参与到其中,积极去改变它。这,就是儒家所认为的“士”的责任。

于是,便有了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有了荀子的“人定胜天”,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有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魄力,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这种担当精神,就是儒家脉动的“道统”,延续千年,熠熠生辉。

只有读懂了儒家的“拿得起”精神,你才会懂得,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为什么要奔走列国,受尽白眼,只为了宣传自己治国的理念,即便失败了无数次,都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而你也只有学会了儒家的这种“拿得起”的精神,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意识的人。在面对工作时,你不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面对社会种种不公时,你不再选择沉默;在面对生活的打击与挫折时,你能逆水行舟,迎难而上。

就如同北大才女刘媛媛在《年轻人,你能为世界做些什么》的演讲中说的那样:“如果有人和你说'年轻人你不要看不惯,你要适应这个社会’。这时候你就应该像一个真正的勇士一样直面他,你告诉他'我跟你不一样,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

这便是儒家“拿得起”的精神,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应当如何堂堂正正地过一生。

2

学道家“放得下”

林语堂说过:“道家和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只读儒家,不读道家,很容易走进死胡同,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抑郁地度过一生。而中国古人幸运的地方在于,当他们通过儒家的学说在社会上撞得头破血流时,总有道家在身后,为他们默默疗伤。

道家老子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这个“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世界,老子告诉我们要用一颗“不争”的心,泽被万物。而当你真正做到了“不争”,也便做到了“放下”。

无独有偶,庄子的《逍遥游》,也是一曲诉说“放下”的心灵之歌。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到真正的逍遥,就要忘掉自我,放下执念,摆脱一切世俗上的羁绊。

其实,人身处于社会之中,必然要受到规则的限制,必然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这是人生必然的痛苦。而道家却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放下名利,放下得失,放下对别人眼光的介怀,我们即便处于再困窘的环境,一样可以自得其乐。只要随遇而安,人生处处都是风景。

这便是道家的“放得下”的精神,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该如何轻轻松松地过一生。

3

真正的智慧,是拿得起,放得下

能拿得起,又放得下的人,才是拥有大智慧的人。而这样的人,大抵参透了儒道两派哲学的智慧。

苏轼少年得志,名动京城,仅仅弱冠之年,就凭一篇应试文章博得主考官的赏识,从此出人头地,平步青云。

那个时候的苏轼是得意的,他一出场,就惊艳了整个京城。那个时候的苏轼也是“入世”的,他带着儒家的思想进入了官场,自以为能在朝廷大展拳脚。治国安邦的儒家思想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念,希望对朝廷有所裨益;他不畏权贵势力,反对王安石新法,即便自请外调,也不愿意有违初心。

但很快,一场巨大的打击将苏轼从神坛上拉了下来。乌台诗案这一场千古冤狱,断送了苏轼的前程,也几乎要了他的小命。被贬黄州的岁月里,他孤独,他凄凉,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所谓“登高跌重”,一个人之前的路走得越顺,在面对挫折时,往往更加无力。然而苏轼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并不因此沉沦,反而在道家的学说里寻找到了精神的解脱。

品读苏轼的《赤壁赋》,我们就能体会到,这篇游记并不是“主”和“客”的简单对话,而是儒家的苏轼与道家的苏轼在进行心灵的对话。儒家的苏轼在面对仕途坎坷时内心煎熬,道家的苏轼便用自然之景、哲学之悟开导他,最终让苏轼化茧成蝶,成就了精神的蜕变。

此后余生,苏轼玩转了“儒道”两种思想。他虽被一贬再贬,却一直乐呵呵的,来到广东惠州这蛮夷之地,别人恨不能一死了之,他却笑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道家给予他的快乐;他远谪惠儋,但无论到什么地方,他都没有忘记治国的理想。

在惠州,他乐于施医散药,热心掩埋骸骨;在海南,他与百姓交朋友,在文化沙漠里传播中原文化,这是儒家让他拥有的担当。

4

读儒道,懂人生

一个人,只有读懂了儒道,才能参透人生。

年轻时,要读儒家,才能“拿得起”,积极进取,迎难而上;上了年纪,要读道家,才能“放得下”,找到心灵的解脱,不至于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举步维艰。

得意时,要读儒家,才不会被纷繁的物欲生活迷惑双眼,堕入无尽深渊;失意时,要读道家,才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才有退一步天地自宽的豁达胸襟。

儒家,就如同一间粮店,是精神的加油站,给你动力,给你激励;道家,则如同一间药店,是灵魂的解语花,为你松绑,帮你解脱。

儒家教会你“拿得起”,道家教会你“放得下”;儒家告诉你做人要“张”,道家告诉你做人当“弛”。就如同《礼记·杂记下》写的那样:“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一个人要张弛自如,才能做到通达;一个人只有集儒道于一身,才真正能参透人生的智慧。

愿你也能拿得起,放得下,从此以后,以儒为表,以道为骨,凭道家的超世眼界,做儒家的入世事业。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