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人性论

​《休谟与<人性论>》:

《人性论》

被现代学者们视为

休谟最重要的著作

《人性论》

通过不同学科

分别对于人的

知性、情感和社会性

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

《人性论》:

人们有忠于

政府的义务

但是在极度

专制和压迫

的情形之下

对最高权力进行

武装反抗也合法

《休谟与<人性论>》

对于休谟

及其《人性论》

作了详细的解读

《休谟与<人性论>》包括三部分:

作者生平、著作导读和原文精要

原文精要部分是对原作

的缩略性、通俗化改写

但是对于其中

各精彩的论述

或经典性论断

按译文原文作摘录

以便学者、学子们

引证或查阅

导读部分则出于编著者

阅读原著的体会、理解

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

追求的幸福

的主要因素

任何不是

靠辛勤的努力

而获得的享受

很快就会变得

枯燥无聊

索然无味

大卫·休谟

(David Hume,

1711年-1716年)

生于苏格兰爱丁堡

是18世纪英国

最著名的

哲学家、

历史学家、

经济学家

之一

文摘:

休谟抛弃了,霍布斯的

在心理上的,利己主义

除了考虑

私利以外

休谟认为:

我们也能够

被我们自身

对其他人的

同情所驱动

同情能让我们

向其它人施予

并非出于自私

的照顾和关心

“同情”

一词代表的

不只是对于

他人的关怀

对休谟而言:

同情即是一种人们用以

传达并分享感情的基础

正面的和负面的

感情都包含在内

此外,休谟的,研究方法

还受到牛顿的,很大影响

牛顿认为:

自然哲学的目的

在于发现自然界

的一些普遍法则

和一般定律

这就需要抛弃

形而上学原理

运用分析的方法

包括实验和观察

休谟效仿牛顿的做法

在人性科学的推理中

(比如在论述

观念和印象的

双重的关系中)

大胆地尝试实验方法

牛顿

关于物质的

原子理论和

万有引力理论

也启发了休谟

这些理论在

休谟哲学中

变相地

以“简单知觉”和

“观念联系的原则”

表现出来

休谟

是西方哲学史上

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不仅是

英国近代经验论

的代表人物之一

也是近代西方

怀疑论和

不可知论的

最主要代表

他的哲学思想

对后世哲学的发展

尤其是对当代西方

经验论哲学的发展

有着直接的

而又重要的

影响

他的

哲学观点

思想理论

为逻辑实证主义

及当代经验论哲学

所继承

因此,艾耶尔在发表他著名的

逻辑实证主义观点时这样说道:

我在论文

提出观点

是源自从

贝克莱和休谟

的经验主义

衍生出的

逻辑结论

此外

休谟还带有

“破坏”性地

对经验论原则

加以彻底贯彻

这促成了当代西方

非理性主义哲学的

出现和发展

当代著名哲学家

罗素也曾经声称:

整个十九世纪

以及二十世纪

并到此为止的

非理性的发展

是休谟破坏

经验主义的

当然后果

后记: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西方法政名著精要》

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汉译学术名著为蓝本

对于西方的

法政名著作

精要性解读

致力于这些

经典著作的

普及、传播

本丛书采用了商务印书馆

汉译名著众位译者的成果

先生们的

智慧成果是

本书编写的

基础和蓝本

在此特向各位译者表示

由衷的敬意和衷心感谢

本丛书的问世

是致力于

图书出版、

文化传播工作的

诸多女士和先生

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怀着

由衷的感激之情

表达深切的谢意

由于支持和帮助

设想才得以成真

有益意见

承担风险

人力物力

无私奉献

提供保障

真挚谢忱

序言:

我们正在经历着由

传统农耕文明社会

而向起源于西方的

现代工商文明社会

转型之际

这一转型是,一个彻底的

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

从各种制度,到文化观念

的转变

为了实现转型

我们曾经花费

长时间做准备

包括自

19世纪末以来

通过翻译介绍

西方圣哲们的

经典著作所作

文化精神准备

但是,在我们近30年以来

正式进入社会转型的轨道

我们发现在法律政治领域

的精神文化准备远远不足

由于中国建基于

农耕文明

生产生活

方式上的

传统法律政治

文化力量

极为强大

以至现实中持有

传统农耕文明法律政治

文化观念的人们的行为

总是

与那些为

促进合作、

发展生产、

调节交换

而引进的

体现着现代

工商文明的

法律制度

有所冲突

我们距理想中的

法治社会的实现

仍然路途很遥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