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众家 第48期】(旧岁月.旧物什)远去的乡村符号之——簸箕

远去的乡村符号之——簸箕

作者:乔加林

随着时间的流逝,儿时的一些经历情景却愈加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寻找儿时记忆时迫使我将过去的回忆记录下来。簸箕就是其中之一。

簸箕,一种是器具名称,另一种是指纹类型。作为器具,是用藤条、去皮的柳条、竹篾、作物秸秆等编成,三面立起,一面敞口,敞口的一面逐渐增宽。老家人统称为篾箕,其功能主要是用来扬米去糠,其次是淘洗米菜,再次才是收集垃圾,而这种收集垃圾的簸箕,一般都是小号的簸箕,也就是撮子,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材料基本都改用金属、塑料。作为指纹类型,是指簸箕形的指纹,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

在七八十年代,簸箕是农村最为常见的东西,也是农村庄户人家必备品,在那个年代,农村百姓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和生活用具。每天到做饭时间时,母亲都会用簸箕拿到门前就着风,把米里的糠与沙砾簸出去。

使用簸箕的过程,我们老家土话叫簸簸箕。簸簸箕虽然说不上是什么力气活,但绝对是一门技术活。如果掌握不了技巧,就会事与愿违。像所有的农活一样,只有熟能生巧了以后,才能熟练操作使用。簸簸箕腰上的力道,手上的巧劲,都得要配合好,才会事半功倍。

在大集体那个年代,男人们下地干活,出的是硬力气,他们根本看不上这些鸡零狗碎的家务活。每当打完场时,场上剩下的场底子,还有部分粮食粒都会混合了太多的土屑、草沫,要实现粮食颗粒归仓,就必须做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用簸箕进行簸才行。生产队都会安排几个手巧的妇女,把混在泥土草屑中的粮食分离出来。

簸箕是属于女人帮的。小时候,我经常跟随大人在麦场上玩,经常看母亲把簸箕舞起来,就像一个大型乐队的指挥:麦子或者玉米、黄豆等,借助母亲手的力量飞起来、落下去,一起一伏,决不会让一个音符跑到节拍的外面去。

母亲簸簸箕是一把好手,只见她双手握住簸箕的两边,运匀了气息开始簸动: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前面一下、后面一下,双手力道不同,谷子在簸箕里起伏的方向就不一样。每簸动一下,谷物就顺着用力的方向,齐刷刷地抖动着翻上去。左手用力,谷子就在左边腾起,落在右边;右手用力,谷子就会在右边腾起,落在左边。像海浪、像瀑布、像顺着键盘滑下的音符,母亲的指挥棒指到哪里,哪里的音乐就飞起来。在优美地律动中,那些瘪稻子呀、碎石子呀、草梗呀就会很听话地列开队形,自觉地与丰盈饱实的队列划清界限。而更轻的尘土和碎叶,簸的过程中就知趣地从一个妥当的方向飞出去。母亲常和那些年轻的妇女说:簸簸箕,要平心静气,叉开双腿,伸展双臂,双手配合腰肢扭动,把泥块、草屑先晃到簸箕边上,这个力道一定要把握准,因为泥块和草屑的比重相差很大,又要和粮食分开,这就是功夫。把乱七八糟的东西颠到簸箕边上后,双手再用力上下颠簸,然后簸箕前伸,把脏东西簸出去。这个活计,说着简单,看着姿势也很优美,但如果要真正熟练地掌握,那真的非一日之功。

后来分产到户,居家过日子,家家几乎都有簸箕。簸箕在这些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小时候,母亲经常带着我背着前几天就簸好已淘洗好的小麦或玉米去庄西头王大娘家推磨。端着盛满小麦的簸箕,拿着笤帚,到王大娘家碾棚去砸碾。碾过几遍后,又用簸箕把碾出来的米糠或是麸皮簸出去,接着再磨,直到符合主人的要求为止。那时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一部分碾轧成渣子,作粥用的原料,一部分碾轧成细粉,作蒸馒头、贴饼子的原料。应该说,那时谁家的日子过得有多红火,簸箕就有多大的用途。

我最喜欢吃母亲烧的连根倒小麦稀饭。母亲烧连根倒小麦稀饭是很讲究的。她白天忙着生产队里的农活,晚上就淘洗一点小麦,掏干净后再用清水泡一泡。母亲再端着去别人家借用小磨拐成连根倒(就是那种不完全磨碎那样),烧出来的稀饭特香特好吃。

我曾诧异这简单的簸箕,在母亲的手里宛如上下翻飞的燕子,穇子、泥沙、细糠一粒粒飞出去,簸箕里只剩下干干净净的粮食。我也曾学着父母亲的样子做,谁知到我手中,杂质没有簸出去,反而把粮食粒洒了一地。

现在簸箕在我老家已经很少有人再使用了,但依然让人难以忘记。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表)

【作者简介】乔加林, 70后,生于江苏泗洪,系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前线》、《宿迁晚报》、《宿迁日报》、《大湖徐风》、《分金文学》、《劳动时报》、《重庆农民文化报》、《乡情》、《城头山文学》、《长淮》、《淇水文艺》、《中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

(0)

相关推荐

  • 【郁氏文化】五六十年代农耕文明掠影(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 五六十年代农耕文明掠影 文/范俊来 这几幅图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坝上春播的画面,春播使用的农具有:犁.耙.耱.耧及其砘子.其中犁的作用是把板结的土地翻松,翻土的过程叫耕(jing)地.当然,耕 ...

  • 母亲的味道

    母亲的味道 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三对大人一个孩子--确切地说,应该是六个准老人和一个年轻人,在一起吃饭. 饭桌上,放了一盘朋友从老家带来蒸好的槐花拌面.我们老家叫"麦饭",也有的地 ...

  • 母亲和醋 ‖ 常旭

    母 亲 和 醋    作者: 常旭 醋,在我国的酝酿历史,是有三千多年之久了. 据记载:"醋,西周时开始被酿造,但也有人认为醋起于商朝或更早.醋,上古至周称醯『xī』,汉称酢『zuò』,亦称 ...

  • 刘廷华 | 那盘碾

    本文为读者来稿中优秀稿件 经作者同意原创首发 刘廷华< 那盘碾 > 那盘碾,是我的童年也是我的记忆. 奶奶在那盘碾的面前送走了她的儿子,送走了她的孙女.那盘碾见证了整个时代和家庭的变迁,如 ...

  • 教师专栏 || 四毛 凝望老家的那台石碾

    ● 中小学全科[教学资料:合集] ●[电子课本:20年秋]1-12年级 ● [中小学:试卷]语数英 ● [20年秋:微课合集][语数英] ● [优质课教学视频]语文 ● 经典电影1000部(合辑) 凝 ...

  • 就读这篇 | 陈珍:陈年旧事

     陈珍:陈年旧事 步入老年,闲赋于家,倍觉天真长,日更久.既讨嫌明晃晃的太阳落得迟,又厌烦黑洞洞的厚夜亮得早.于是,那陈年旧事就在记忆里鲜活闪亮起来,给干涸的生命以些许滋润. --题记 杀猪 小雪卧羊 ...

  • 青未了|父亲是一株麦子

    文/张呈明 父亲常说,他是一株种在田野里的麦子. 过了好多年,我才真正明白了父亲这句话的含义.然而,这个时候,父亲早已长眠在了他奋斗了一生的黄土地里,而我,也站成了一株坚强的麦子. 麦子被妥妥地播进耕 ...

  • 【文艺众家 第86期】(包作军)乡村童谣

    乡村童谣 作者:包作军 baozuojun 挖瓷果 瓷果这个名字是我主观臆想的,我不知道别处有没有这样一种独特的东西,虽然深埋淤泥里,却洁白如瓷.家乡人叫她茨果,或者茨瓜,我以为不如叫它瓷果,或许来得 ...

  •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 第4篇】陈旭东||品位过年,岁月静好

    品位过年,岁月静好 文:陈旭东 不知不觉踏进了腊月的门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年,是新的开始,新的希望,万象更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一种心愿,是一种寄托,也是 ...

  • 【文艺众家 第45期】(小说阅读)三姨太的海燕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表) 三姨太的海燕 作者:高淑霞 北屋里三姨太正在画画,她身穿一件浅紫色镶边锦缎旗袍,脸色绯红,手握画笔在调色盘上轻转慢沾,待笔头熏满颜料,提笔在画布上涂抹勾画,天边那末火红的彩 ...

  • 【文艺众家 第46期】(文行天下)北京之夏

    北京之夏 作者:张国领 A 作者:张国领 <北京之夏> 翻开日历才发现,今日立秋,北京从今天起已进入丙申年的秋天了. 立秋以后秋天肯定是来了,但夏天并没   有立刻消失,按照夏日那暴燥的脾 ...

  • 【文艺众家 第47期】(老闵谝传)“埃及艳后”有多艳

    "埃及艳后"有多艳 作者:闵生裕 老闵谝传  "埃及艳后"有多艳 一度征服古罗马恺撒大帝和其继任者安东尼奥,号称"埃及艳后"的克丽奥佩特拉据 ...

  • 【文艺众家 第49期】(文行天下)父亲是一部永恒的书

    父亲是一部永恒的书   作者:王德兴 舞文弄墨多年,但写父亲的却没有几篇,并非我不想写,而是因为父亲的内蕴太丰富,所以不敢轻易动笔. 父亲1943年参加教育工作,足迹遍布故乡周围的数十个村庄.他的为人 ...

  • 【文艺众家 第50期】(文行天下)叫魂

    叫     魂 作者:刘汉斌 向日葵的花开在套海农场的土地上. 向日葵的花开在河套大地的胸膛上. 向日葵的花开在我从梦中被笑醒的脸上. 向日葵的花开得遍地都是. 整整一个夏天,我一直沉浸在套海农场三十 ...

  • 【文艺众家 第51期】(奇.趣)松甫的石头会唱歌

    松甫的石头会唱歌 作者:张国领zhangguoling 在石头爱好者的圈子里,都说石头收藏家罗松甫的石头会唱歌.可我却从来没信过. 今年六月的一天,当我在安徽蚌埠的石头市场上终于见到罗松甫的时候,还是 ...

  • 【文艺众家 第53期】(笔忆挚爱)奶奶的一生

    奶奶的一生 作者:陈庆礼 奶奶活到90高龄,无病无恙,安详辞世,她的子孙和亲邻们都说这是她一生苦修的福分和结果. 奶奶出生在上世纪初,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农村妇女.打我记事起一直到送奶奶走,她长年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