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河:厂区咏叹调
作者韩河
东镇的近旁是一个曾号称“湖南一厂”的大型厂区,或者准确点说,厂区与乡镇二者已呈深度融合状态,以前那种半封闭“小社会”的模式已在不断打开。这个原来的大型国企经过改制,除了核心厂区以外的附属部分,全部规划转型为两个新社区。
因为常来采买生活用品,也就多次顺带到厂区内外和周边走走看看,这个成了乡居生活的一个有趣部分,也确实会接触到一些之前根本无法了解的事情。随着“背街小巷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政策的施行,这些年这里已是面貌大变。此外,据说还有计划让对面的工业园也跨江而来,打造体量更大的园区。
厂区有很多当年绝对可以称得上豪宅的独栋别墅,次一点的联排别墅,以及连片成排的宿舍平房,估计当年也是根据职工的性质分配入住的。现在一些特别破旧的已成为种菜爱好者放置物件的场所,当然还是有不少依然是住房。很多老人就安坐于这红砖房前,静看岁月流逝。那画面竟然与身边年代感极强的建筑物十分协调。
衡阳的大厂区职工多是解放初期作为“工业移民”迁过来的,这多少使他们形成一些不同于当地的习俗。我在这由规整的平房所间隔而成的巷道行走,感觉是在穿越时空隧道。微雨春仲时分,仿若戴望舒的《雨巷》,只是,没有遇着一个“结着丁香般的哀愁的姑娘”。倒是不经意就会在某一座有些老旧、种着并不那么整齐划一的花草的院子里走出一位老妇人,沧桑写在脸上皱纹间的,但腰板是尽量挺直,衣着是尽量洁净的,那感觉就有点“海派”。间或从里面飘出一段越剧、昆曲、黄梅调的唱腔,那感觉就更江南了。如果她们是第一代移民衡阳的上海工人,那在这生命暮年的日子里,又会否时常忆起遥远的家山?
爱侍弄花草是这些旧宅子主人们的显著特点之一,它挂满艳红的花朵伫立在靠近河边的两排旧平房前。门前放置着一些旧桌椅沙发,无言地安坐着一位老大伯。我忍不住用手机摄下了它的绰约风姿。红花绿叶是最乡土气息的那种美感。我一直觉得这被封“衡阳市花”的植物 ,很具有美丽村姑一样的朴实无华却又有着一份特殊性感的气质。虽然趋近后还是看见了它的凋残迹象,但是,自然界的花开花落原本无需怨叹的。我们可以等待下一个春天,看它再以更绚丽饱满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到了河边,有一段绵延很长的泥沙地,看样子早就成了种菜人的领地,各色蔬菜目不暇接。偶尔遇着种菜人,也没有话说,保持着与这片寂静的天地和谐的状态,就顾着在地里劳作,或者观看,令你不能不叹服于他们的勤劳与缄默。也有钓鱼人。我的到来,接近与离去,都丝毫不曾惊扰着他。仿佛,他蹲在那里已经不是几个小时,而是整整一个世纪。他的身后就是那株据岸而立的最美大樟树,那如盖的树冠伸出盘曲的枝干守护着他。与它的相遇是一个偶然,某个上午到这里散步,正好看到在清澈河流与黄色花海之间伫立的这株大树,当时就被深深吸引。现在,它整个树冠没有一片叶子,仿佛一位脱了全部衣衫和负累的修行者,站立在风雨的磨砺中,没有任何表示,也没有一丝动摇。
湘水出了云集,在这里形成一个大湾区。如今只能在汛期开闸泄洪时段,见着它奔腾远逝的模样。而更多时候,它只是默默流淌,一派静水深流极具思想者风度的样子。都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纹丝不动的钓客,也不见钓得一两条鱼来,却也乐此不疲,这里面又是一份怎样的“智”呢?我不得而知。
花开花落,可以静待来年;凤凰浴火,才会涅槃重生。偌大的一个旧厂区,或许也会有这样的一天。
编辑:李奇 责编:李少华 三审:张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