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第29讲《孝经》

先谈谈我对《孝经》的认识,我知道有这部经典,其实很晚了,大概也就两三年前,具体什么原因都记不起来了,好像是为了看看中国古代有哪些经典,值得记忆,于是一查就找到有这部经典

然后这部经典被尚忆选为比赛的经典,于是就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读《金刚经》史话的时候,看到唐玄宗在位的时候,这部书被列为儒家三大经典之一,于是更感兴趣,唐玄宗开列了三本儒释道经典,另外两本,一是《金刚经》,一是《道德经》,他特意为《孝经》做序。

于是更有兴趣,借来了两本与之相关的书,认真读了几遍,其中我们熟知的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出自孝经。而且这是孝的起始点,在《孝经》第一章 开宗明义章如是介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翻译过来是:

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孝顺,在中国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被认为是立身之基石,是善行的发端,所谓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谈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令我想到哪吒的神话故事:

《封神演义》中讲到:有一日,哪吒去东海沐浴,太过顽皮,因将太乙真人所赐宝物“乾坤圈”置水中玩耍,致使东海龙宫摇动不已。龙王急忙差巡海夜叉察看,却不料,夜叉惹火哪吒,被打死。

后来,龙王三太子敖丙调集龙兵与之大战,被哪吒打死。龙王秉奏玉帝,捉拿哪吒的父母。哪吒又在天宫门前痛殴。

最让人惊诧的一幕是,哪吒为表示自己的作为与父母无关,便拆肉还母,拆骨还父。这其中多少深意啊,几人可曾看懂?死后,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把哪吒的魂魄借莲花为之而复活。又赐给他火尖枪,脚踏风火轮。

此时,哪吒得以活着的已经不是他的肉身,而是借助肉身之外的东西来承载自己。

拆肉还母,拆骨还父,我看哪吒的故事的时候就记住了这句话。引申的问题是:血缘关系对人的影响有多重要?

身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有许多成分是出自本能,因为要传递基因,哪怕没有这样的意识,基因自然会作用于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承袭这样的行为模式。所谓虎毒不食子等等。

我们对父母的爱,是因为血缘吗?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最近在追《指定幸存者》这部反恐题材的美剧,里面就有这样的桥段:被时势所逼,成为总统的主角,他知道有可能大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但当时生怕这会影响与自己爱人的关系,也并未做亲子鉴定,直到被人要挟,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主角以及其儿子的选择是,血缘关系并不是关键,他们相处的时光,彼此的羁绊才是;

中国的连续剧中,有一部叫《娘亲舅大》的,也有类似的故事,只生不养能算真正的父母吗?这是一个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更有意思,譬如有所谓捐助精子这件事情,还有可能出现的克隆人问题,血缘的纠缠与感情的羁绊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凸显

哪吒把肉身还给父母,变成幽魂,最后找了与父母不相干的东西作为肉体的寄托。不相干,是的,不希望有血缘,一直到今天,血缘是有些人巨大的负担和束缚。在家庭亲子关系边界和权责利混淆不清的状态下,亲人之间的爱恨,怨念越来越深,多少人是一边感恩,一边在抱怨,似乎永远不得解开。不然,也就不会有北大的高材生王猛拉黑父母6年,12年未曾回家。至今还在修读心理学,弥补构建自己本该完整的人生。

所以今天虽然谈论的主题是孝道,但实际我更愿意从对于孝道的批判性反思来谈。我有如下几个看法,这些看法并不是我的原创,但我引以为然:

1,孝道的宣扬与阐述,有其政治上的考量,有对人自身处境的利弊思考;

2,孝道的价值在一定情况下会与我们珍视的其他价值相互冲突;

3,孝顺有其行为标准,但更可贵的是出自内心的真诚。

第一个观点,我最初是看到王力雄先生的一篇文章提到孝顺并不是人的本能行为,照顾子女才是;孝顺是文化,教育的结果。而这种文化教育的背后,有我们人生面临的困境,在古代社会,老有所养主要依靠的就是子女的孝顺,而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所以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要。

而政治上,孝顺与忠诚往往紧密联系,属于小道理可以推广到大道理。

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二个观点,其实我们都或多或少听闻过相应的故事,孝道讲究顺从父母,父母是有偏好,有独立意志的人,当他们的意志与我们成为独立个体的自发意志矛盾的时候,就会产生冲突。

我想了一下,包括如下这些:

a 婚恋自由

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在婚姻嫁娶上,父母的意志占很重要的地位,而不是自由恋爱,婚恋自由。所以有陆游,唐婉的悲剧

b 平等

古代不讲究人格上的平等,父子之间讲的是孝慈,父慈子孝,但如果儿子不孝,那就棍棒之下出孝子;

c 法制

许多忠孝不能两全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史记》有《循吏列传》,其中一个故事就是执法者的父亲犯了死罪,他不能抓父亲,但又有愧于自己的职责,有愧于君上,于是自杀了;忠除了对上级的忠,还有对职业,职责的忠诚;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史记》

更不用说论语中孔子对于直的看法以及丁忧,夺情的上演了

d 自由与成长

孝道讲究继承父亲的志向,三年无改于父之志,可谓孝矣。其实就隐隐中意味着父母可以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如果孩子顺从或者无所谓也还好,但如果违拧了其天生的倾向与爱好,就会出大问题。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父母本身囿于其见识,本身也会变化,我没追看《都挺好》这部电视剧,但看过新闻中的评论,其中的一位儿子,哭诉父亲要求的变化,开始要求孩子不要离开父母,后来又要求孩子要有出息,作为孩子满足了第一个要求,然后觉得用第二个要求来指责自己,自己很无辜;

e 真理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没有真理,但有些事情有,所以父母也会犯错,譬如被保健品伪科学所骗,譬如在我们看来求神拜佛,迷信风水等等,父母自己这样也还好,但同时如果也要孩子接受,就又会产生冲突。

第三个,关于孝顺的标准

在古代我觉得表述最有力的有两部文献,其一是二十四孝的故事,用二十四个故事来树立比对的标杆,另一个是弟子规,在弟子规的第一部分,首孝悌这一部分,对于为人子女的孝道给行为标准化了。

为了这次分享,我认真阅读了二十四孝,以前听过,在一次单位组织的旅行中还看到一个私塾悬挂着关于二十四孝的图画,觉得很有意思,我遍观二十四孝,觉得可供学习的是其中八个,最让我觉得值得思考的是百里负米,怀橘遗亲与涤亲溺器这三条。

其余的16条,批判地来看,可归于不符合科学,没有实际效果,奇人异事以及与我们当今价值观严重冲突这几类。

可供学习的几个故事大多源于面对生活的艰难或者无奈下的选择。

弟子规中关于首孝悌的行为规范如下: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我还看到现代的二十四孝的标准,很有意思,也分享出来:

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好,接着是语音分享,主要分享如下主题:

1,孝顺是否是听话?

2,如何看待二十四孝中最耸人听闻的埋儿奉母?

3,孝顺真的那么难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