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童谣•海校之声】01║海校的“笑声”

童子童谣·海校之声

第1期

组稿编辑:王维强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原名娄山关镇中心学校,俗称“一小”,始建于1905年,是桐梓县最早的国立小学,距今已有116年历史。学校以“国学治校、荣德育人”的办学理念。以“笃信好学、见贤思齐”为校训,形成了“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校风,“温故知新、学而不厌”的学风和“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风。学校先后获得: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

贵州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

贵州省校园安全示范学校

贵州省优秀少先队先进集体

贵州省文明校园

贵州省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基地校

遵义市第一批品质学校等市县系列殊荣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939.06平方米。学校自2012年确定“123课堂”教学模式以来,紧紧围绕“一巧二重三合理(巧设预习,重合作探究、重引导点拨,合理提问、合理训练、合理作业)”,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周期性主题式课例研讨和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师百家讲坛(业务学习)”和优质课、科研论文等系列竞赛活动为平台,积极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成绩稳居全县前列,招收培训县内外跟岗学员225人,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听听海校的“笑声”

1.做作业
文| 金芳扬
指导老师:黄娅
小兔小兔你别闹,
现在不能把你抱。
我要认真写作业,
得朵红花给你瞧。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四(4)班
2.童谣
文|王雨晨
指导老师:王小敏
春天到,
花儿笑。
勤劳的蜜蜂嗡嗡叫,
美丽的蝴蝶来舞蹈,
快乐的小鸟枝头闹,
温暖的春天真美好。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三(6)班
3.剪头发
文|曹黔鑫
指导老师:黄娅
小刺猬,去理发,
嚓嚓嚓,嚓嚓嚓,
剪了头发真可爱!
咦,不是小刺猬,
变成了一个乖娃娃。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四(4)班
4.下雨啦
文| 陈梓涵
指导老师:幸梅
下雨啦,哗哗哗!
大花伞,手中拿。
来院坝,踩水花,
你一踩,我一踏。
水花溅,像朵花,
小朋友,笑哈哈。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五(13)班
5.荣德少年顶呱呱
文|王炜芳
指导老师:罗江琴
公鸡叫,起大早,锻炼身体很重要。
吃早饭,背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
过马路,左右瞧,千万别和车抢道。
勤思考,爱学习,积极发言要做到。
上下楼,靠右行,讲文明,懂礼貌。
鸟儿见了大声叫:"荣德少年样样好!"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四(1)班
6.快快乐乐是一家
文| 赵可馨
指导老师:王晨玲
买西瓜,哈哈哈!
爸爸买回大西瓜。
我洗手,像朵花。
妈妈夸我乖娃娃。
嚓嚓嚓,切西瓜,
我们乐得笑哈哈。
嚓嚓嚓,真甜啊。
和和美美是一家!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四(13)班
7.升旗礼
文| 王义钦
指导老师:王晨玲
升旗在场要文明,
先肃立,再站正,
面向国旗还致敬,
注目礼,国旗升,
充满自豪和使命。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四(13)班
8.荣德少年
文| 王芷萱
指导老师:张维恒
太阳照,花儿笑,风儿伴我去学校;
过马路,仔细瞧,千万别和车抢道;
同学间,要友好,禁止追逐和打闹;
上下楼,靠右行,铃声响了要坐好;
大中华,五千年,荣德少年代代潮。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一(8)班
9.勤劳的小蜜蜂
文|  罗予岑
指导老师:罗江琴
小蜜蜂,嗡嗡嗡,
天天飞在花丛中。
采完蜜,制好糖,
送给邻居张大娘。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四(1)班
10.可爱的小弟弟
文| 李沛伶
指导老师:吴鲜莉
我的小弟弟,
可爱又帅气。
我坐板凳他来挤,
我做作业他抢笔。
虽然他淘气,
我也不生气。
他是我的小弟弟。
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  三(11)班

敢下水,大海就是你的校园

文|王宗伦  杨子林
“海校”二字,让我联想到“下水作文”一词。
“下水作文”是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教者会游泳,也不能只站在岸上指挥,要教运动员游泳,教练必先下水示范,"下水作文"也由此引申过来,表示老师与同学一样,也在写作文。老师就是教练,光有理论不行,还得亲自实践。
今年2月,海校街道中心学校的罗江琴老师,通过邮箱传来了两首童谣,《童子童谣》分两期进行刊登,反响都很好。罗老师说,她把《童子童谣》公众号分享到班级群里面,让学生写,就真有两名学生写了。
我记得今年100岁的全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圣野老师说:“要充分尊重娃娃的创作性劳动,有半句好的,我就肯定他半句,有一句好的,我就肯定他一句,这样创作的积极性就培养起来了。”我把圣野老师的这句话落实到“小作者”的发展和培养中,果真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的想象力天生就非常丰富,放手让他们自己写,只要敢写、爱写,写得多了,自然就写得好了。
在这期“海校之声”组稿工作中,校长王维强说:“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很高,学校选了10首过来。“这组童谣,押韵上口,短小生动,是比较成熟的童谣作品,其中李沛伶小朋友的《我的小弟弟》,”我坐板凳他来挤,我做作业他抢笔。“小弟弟调皮的特点跃然纸上。这首童谣表达了姐姐的包容、关爱之情,读来倍觉温馨和可爱。
罗予岑小朋友的《勤劳的小蜜蜂》,标题上不必加”勤劳的“三个字,最后句”送给邻居张大娘“,不如就保留原稿的”甜蜜大家来分享“,外延更广。原稿中的”四季飞在花丛中“,”四季“一词改为”天天“,改得好,更能体现蜜蜂的繁忙。

王芷萱、王义钦、 王炜芳等小朋友的时政类童谣,本身难写,但他们也写得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说教和口号,值得肯定。赵可馨、王雨晨、金芳扬、陈梓涵等小朋友写的生活场景,有故事味。曹黔鑫小朋友的《剪头发》很有想象力,读来颇有童真童趣。赵可馨小朋友的童谣,目前有八句,你试着改成四句,意思也保持一样,试试看,是不是更短小凝炼?

在前几期童谣征稿中,海校街道中心学校的小朋友们,就自发创作童谣并投稿,有几名小朋友的童谣还获奖了,这就充分说明海校街道中心学校的小朋友们敢写、爱写,独立投稿,在全县中小学生中率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敢于下水“,大海就是你们的校园!

自由创作,大胆创作,写出你们这个年纪的样子来。

本期参与的小作者,均赠送《110童谣》一本。给你喜欢的作品投票,第一名发放奖金,前三名入选“每月优秀童谣作者”候选人名单。每月评选10名“优秀童谣作者”,免费在“鹏浩影城”观看一场电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