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我们都想做孩子,但终将找到坚强的归途

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七七晴歌

01
你是我理想的父母,而我是你的孩子

自从《延禧攻略》开播以来,就一直拥有极高的人气和讨论度。

剧中的富察皇后一角更是一反传统宫斗剧中心思恶毒,老谋深算的形象,反而是一位纯良,温婉的贤后。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富察皇后在经历了丧子,背叛之后终于在绝望中选择从屋顶一跃而下,成了皇上心里永远的“白月光”。

皇上也因此被戏外的小粉丝们称为“大猪蹄子”。

其实,富察皇后和皇上之间的相处,与其说是夫妻不如说是母子。

皇上为富察皇后准备寿礼,献上一颗来之不易的荔枝树。口中说着不算什么,实则一脸小孩子般求表扬,求夸赞的神情早就透露了心里的得意。

在宴会上,听到富察皇后说自己送的礼物最好,最得皇后欢心,更是忍不住嘴角上扬。

在染上天花以后,皇上褪去九五之尊的外壳,在富察皇后面前成了一个委屈巴巴的小孩子。想要抓痒却被富察皇后制止,只能孩子气地扣着被褥,最后在富察皇后的照拂下,噘着嘴睡着了。

太后对于皇上而言更像是一个符号,象征着繁文缛节的规矩和至高无上的尊贵。皇上敬重太后,却不能像一个儿子面对母亲那样要求爱和关注。

但是富察皇后对于皇上而言,是妻子,更是心中理想母亲的投射——无条件的爱自己,包容自己的缺点,悉心照顾着自己。

所以在皇后丧子崩溃以后,皇上并不去安慰反而是一味地向皇后强调肩上的责任,也成了促使富察皇后走向自杀的最后一根稻草。

并非皇上感觉不到富察皇后的痛心,只不过在皇上内心深处:富察皇后既然是母亲的投射,就应该永远坚强,就应该先去安慰同样丧失爱子的自己,而不是只顾着自己悲伤。

显然,富察皇后几近失控的悲伤打破了皇上心中关于母亲的投射——原来这个女人也会倒下。在恐惧和无措之下皇上只能逃避似的丢下皇后,自己躲了起来。

最后皇后的自杀对于皇上而言更是毁灭似的打击,当投射中的母亲客体死亡时,皇上整个人都陷入了混乱中。

武志红说,“我们不会简单地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我们其实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理想的恋人能让我们感到安全成为孩子,但我们却不能一直只做孩子。

02
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母亲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理想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孩子。

而我的朋友小洁仿佛这一生都从来没能做一次孩子。从小到大,小洁都是“别人家孩子”的典范,不是天生早慧,只因为她有一对极其“不靠谱”的父母。

小洁的父亲是一个十分洒脱的人,洒脱地追逐自己的梦想——音乐。从来不会在乎自己的老婆孩子是否能吃上当天的晚饭。

小洁的母亲爱上了小洁父亲的才华,没有聘礼,没有房子,甚至没有一个清晰的承诺就只身来到了小洁父亲的家里。从一开始的炙热,到最后无能为力的痛恨,只因为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不允许饿肚子的人再谈浪漫。

小洁的母亲学会了酗酒,没喝醉酒的时候她是销售界的神话,喝醉了酒以后她只是一个无助的孩子。

逐渐地,即使小洁的母亲能力出众,也没有公司敢要这样一个情绪反复无常的女人。

虽然奶奶疼爱这个父母都“不懂事”的小孙女,可是毕竟能力有限。

小小年纪的小洁只能开始自食其力,从初中起就在学校的食堂帮工,随着年龄的增长,兼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

从初中到大学毕业,小洁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几乎没花过父母的一分钱,反而拿出自己兼职的钱不断地去补贴家用。

前几日,看到小洁在朋友圈吐槽,母亲心血来潮要去给家里交燃气费,却因为找不到地方便向小洁撒气,把她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小洁带着几分无奈和心酸说,“从初中开始,家里的各种费用从来都是我在交。我妈甚至不知道去医院看病要先挂号,这些事一直都是我在做。”

父母角色的缺失,让孩子被迫成为了父母。

不仅如此,小洁的父母一直“长不大”,小洁自己却开始习惯了“父母”的角色。

在小洁的每一段恋爱中,都循环着这样的模式:男孩子喜欢上小洁的独立,热情地追求她。一旦小洁决定好好在一起以后,男孩子却开始退却最后提出分手。

一开始,我们也感叹小洁是遇人不淑,时间长了才看出端倪。

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

习惯了做“内在父母”的小洁,在恋爱中也会照搬自己熟悉的模式:尽可能地照顾对方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恋人并不是小洁那对“不成熟”的父母,需要女朋友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金钱的付出,小洁这样的付出反而会让恋人感觉不被当做成年人来对待和一种令人窒息的控制欲。

父母将自己的角色转嫁在孩子头上,孩子被迫成为照顾父母的“父母”。

而孩子却在“父母”这一角色中不断迷失,再也找不到自己孩子的那一面了。

03
拥抱自己内心的小孩

近日,一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浙江永康铁路派出所接到一通报警电话,一名乘务员因为劝阻一位女士殴打自己的孩子而被这位女士咬伤。

据了解,这位女士万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带着一儿一女乘坐火车从江西新余前往温州。因为发现女儿把儿子的书包落在新余站,所以气不打一处来,进而对女儿实施打骂。列车乘务员看到以后,想要劝阻万某,不料反而被万某咬伤手臂。

不论是否有重男轻女的嫌疑,这位母亲显然还是一个“孩子”,否则一个成年人怎么会动辄张口去咬别人。

一位看似蛮横暴戾的母亲背后其实是一个弱小无能的孩子。因为害怕承认是自己的疏漏导致遗忘了儿子的书包,所以“甩锅”给无辜的女儿;因为害怕面对自己情绪失控且不是一个好母亲的事实,所以咬伤劝阻的工作人员。

指责和批评对这位母亲而言可能无济于事,反而,一个拥抱可能才是她心灵的解药,拥抱自己内心的小孩,更是接纳自己内心尚未成熟的部分。

强硬的外表下是一颗无所适从自己现有角色的心:我还没准备好进入父母这一角色,却已经生活在孩子依赖的目光中。

承认内心的恐惧才能承担起父母这一角色的重量。

04
爱引导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

心理学家克里希那南达说:“我们受伤的内在小孩是一部投射机器。大部分投射是由于想得到我们从未享受过的父母之爱。”

我们经常以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根本不会有无力解决或是不成熟的问题。正因如此,一旦我们面临问题,便会不自觉地退回孩子的角色中,寻求父母的庇护。

然而,现实的却逼迫我们不断自我成长。作为父母,成长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正确归因: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舞台,也即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

其次,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去衡量自己的角色是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拥抱自己内心那个充满恐惧和不安的小孩,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

唯有爱才能指引我们找到归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