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完美妈妈,是一种自私的想法
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七七晴歌
妈妈的内疚感对孩子毫无帮助
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孩子一旦生病,整个家都被拉响红色警报。
下午的时候,外甥女悦悦和奶奶出门玩了一下午,晚上回家就发烧了。看着小姑娘烧得通红的小脸蛋,表姐也不说话,就坐在一边掉眼泪。
据说,表姐后来整个一个晚上都趴在小姑娘床头在念念叨叨,“是妈妈不好,为什么不是妈妈发烧”,“是妈妈下班太晚了,如果妈妈能早点回家就好了”,“全是妈妈的责任”。
小姑娘明明自己烧得迷迷糊糊,还要硬撑着安慰母亲,“妈妈,我没事。我想睡觉了,你别哭了。”
结果第二天小姑娘好起来了,表姐却倒下了。躺在床上发高烧的表姐,心里的内疚可能终于少了几分。
有些母亲很容易因为孩子出现状况而深陷自责,却不知道生病的孩子本来就在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这时候最需要母亲的抚慰;
然而母亲如果自己沉浸在高度的自责和内疚中,便无力给予孩子想要的照顾,反而需要孩子出言安慰。有时候,母亲的内疚对于孩子而言,并非是爱的讯号,只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内疚感的来源究竟是什么?
霍夫曼认为,内疚是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对他人产生了伤害性的影响,并认为自己对比负有责任时产生的一种带有痛苦,自责体验的情绪。那么内疚感的来源究竟是什么?
一般认为,内疚的诱发范式主要有三种:基于文本的想象,个人经历回忆和人际互动游戏。
基于文本的想象主要采用句子制造某种特定的情境“即时性”地诱发内疚体验,同时记录大脑活动。
例如,Millar和Tesser设计了32种欺骗行为情境,要求被试者想象在特定情境下,对家庭权威或职场领导作出某种“欺骗”行为的可能性和做出此行为后的内疚程度,从而考察内疚的诱发情境。
简单而言,这一类的内疚主要来源于我们内心的道德标准,当我们的行为符合道德准则时,我们坦荡荡;反之,我们会感到心有不安。
个人经历回忆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被试者回忆自己感受到内疚的经历,并研究内疚情绪。
例如,Shin采用该范式,首先要求被试者分别写下一件使自己感到非常内疚的事件和两件不带有明显情绪的事。
然后将事件进行处理,使用第二人称和现在时改写并进行录音。在实验过程中给被试者听录音,要求被试回忆并想象当时的情境。
这一类的内疚主要源自我们过往的经历,如果在我们小时候,曾经因为贪吃而拿了父母为明天准备的食物,看到父母拮据的样子,我们感到内疚;
长大以后,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形,我们都会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并再次感觉内疚。
人际互动游戏则是被试者和对家同时参与时进行的一类实验。
例如,Yu采取该范式要求被试与匿名对家协作完成一个估计任务。当任意一方估计错误时,被试的对家都会受到电击惩罚。而在每轮电击实施前,被试者可以选择是否与对家分担疼痛。
研究者普遍认为,被试者自身错误导致对家受惩罚的条件会诱发被试者的内疚感,而通过分担疼痛则是一种补偿行为。换言之,我们不愿意让他人因为自己的原因受到伤害。
这一类型的内疚源自我们内心的归因方式和认知方式。当我们把他人受伤害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时,或者我们认为自己本来有能力阻止他人受伤却未能成功时,我们就会产生内疚感。
内疚感,是我们道德水平的晴雨表。但同时,我们都不愿意让自己在内疚感里饱受折磨。为了逃脱内疚感,我们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模式。
“问心无愧”的付出者和“无欲无求”圣人
层出不穷的网贷新闻背后总有一个欲壑难填的孩子和一对为了还钱而殚精竭虑的父母,也许有人会觉得难以理解:为何父母会再三纵容孩子无节制地消费,甚至无怨无悔地帮助孩子偿还贷款?
其实,这些父母的心态很简单:忽视孩子的成长,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正如那些被披露的网贷故事一样,我的表弟小米最初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购买欲而打开了借贷的潘多拉魔盒。
短短一年时间,表弟在各大借贷平台上已经累积欠下了近百万的贷款。面对高额的债务,表弟选择销声匿迹,这时候舅妈却毅然站出来选择为表弟还债。
当舅妈多年的储蓄一朝清零,刚刚装修好的房子也挂在了中介出售处时,催债的短信却还在不断向她涌来。
这已经不是表弟第一次荒唐过后就“玩消失”了:两年前表弟想要创业,舅妈拿出十万帮表弟开蛋糕店,最后血本无归关门大吉;一年前表弟要开广告公司,舅妈又慷慨解囊,却最终不了了之。
舅妈始终在说:“如果有钱不给他(表弟),我心里不安稳啊。”
如今,舅妈为了自己心里的安稳,仍在女娲补天似的为表弟的欠款四处奔波。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曾这样描述过付出与接受的关系: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产生一种问心无愧的感觉,这是一种极其美妙的体验:
在这段关系中,自己占据了道德的高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如此坦荡。甚至,旁人看到这样只付出却不要求回报的行为也会纷纷赞扬自己的伟大。
亲子关系本来就是一种不平衡的关系,年幼的孩子没有能力和壮年的父母有同等的付出。
但是当孩子逐渐成年以后,父母如果还沉浸在付出者“问心无愧”的角色设定里,他们便会忽视孩子的成长需要,而是费尽心思想地专注于维护自己光明正义的形象。
美剧《绝望的主妇》堪称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虽然着眼于家庭生活的琐碎,却一度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收视率。
里面完美主妇Bree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无论是家务,烹饪,仪容,Bree都完美地无懈可击,可是“回馈”她的却是一对子女因为顽劣叛逆而惹出的无数麻烦以及丈夫嫖妓暴露后提出的离婚申请。
Bree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她的人生可以用“克制”二字完美概括,无论是食物,娱乐乃至性爱,她都选择自我压抑的方式。
然而这样一位清心寡欲“的母亲却在无意中发现自己上初中的女儿正在计划和男友进行第一次性生活。
随着剧情发展,女儿的需求愈发旺盛:吸食毒品,未成年怀孕;疯狂购物,女儿的人生最终走向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讽刺的是,一直以来视需求为敌人的母亲,却养育出放纵无度的孩子。
其实这样的母亲往往有两个看似矛盾的逻辑:
第一,需求是有罪的;
第二,我有需求;
在她的心里付出是好的,需要是不好的。付出让她成为众人心里的完美主妇,于是,每当心里出现需要的时候,便开始自我谴责,深陷内疚。
这样的父母是典型的“禁欲主义者”,可是那些被压制的需求却不会凭空消失,那些需求便理所当然被父母投射到孩子身上。
“禁欲系”的父母,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投射在孩子身上,等孩子满足了需求以后,父母心里关于需求的内疚感也一并转移到了子女身上。
不要内疚,这世界本就没有绝对的清白
海灵格曾说过,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付出和接受达成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富有价值。
等价的付出和接受是理想状态下的平衡,可惜失衡才是生活的常态。
为人父母,我们有了铠甲的同时也生生长出了软肋:我们会经常自责因为自己的失误伤害了孩子,我们会内疚自己未能对孩子倾囊相授,我们会愧疚自己没有更早发现孩子的问题。
可是,内疚和自责终究是不能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反而成了拖累我们更好关心孩子的枷锁。不必惧怕,更无须内疚。
父母本身就是在孩子年幼时给予细致的照顾,在孩子上大后学会得体地谢幕。
在参与孩子成长时,只要我们已经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余下的人生,不如用更加坦然的姿势祝福他们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