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难成为用心一事者

这两天,北大数学助教韦东奕在网上俨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才30出头又其貌不扬的他,不仅于学生期间在各种数学比赛中所向披靡,哪怕就是做助教了,做科研了,仍然是学生们神一般的偶像。

这样的大神级人物,与我们没有交集,但是老奉喜欢,虽然我的这一种喜欢对韦神来说只是稻草压骆驼。

说来也不害羞,男人至死是少年,老奉在学生时代也有过数学的“高光”时刻。

可惜,那种时刻只停留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解数学难题的那种感觉还是比较美妙的,现在回味起来,就是四个字:沉浸其中。

沉浸其中,然后再有柳暗花明的话,那就更是美不可言。

由此,老奉想到了围棋。

下围棋的名人当中有一个韩国人李昌镐,人称“石佛”,计算精准,十分冷静,官子功夫号称"天下第一",且其心理素质极佳。

在他的职业鼎盛期,也可谓高处不胜寒。

坐在棋盘前就是一尊佛,他当然是用心一事者。

我们自然是围棋项目的门外汉,但是老奉还是对这尊石佛佩服有加。

今天的人民日报也谈了这个用心的话题。

报纸上还举了两个大科学家的成就:

南仁东24年甘坐“冷板凳”,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使万里海疆因核潜艇的守护而更加安宁。

这两位大科学家在少年时代自然也是可以用聪慧有加来形容,但,这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在于他们几十年的坚持。

用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说就是——用心一事者,必成。

回到韦东奕身上。

记者说了他在学生时代比赛的一个细节,他左手拿一支铅笔,右手拿一支钢笔,当他的两支笔成平行线时,解题就有眉目了。

教练就会从他的两支笔成平行线的时间长短来判断题目的难易程度。

这种说法不排除记者的神化和夸张。

但是,专一的人,在做事时总是有一些其独特的行为方式的。

视而不见,欣喜若狂是常态,手舞足蹈,奇异举止也不是不可以。

这只是认真、专一的状态,还不能说是用心一事。

可惜的是,自我们离开高中校园起,似乎已经很难有用心专一的时刻了。

更比说用心一事。

教书倒是一辈子在做的事,可是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这辈子的教书是用心在做?

瞧瞧身边,环顾四际,跑胡子时专心,玩游戏时投入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地把工作当作事业, 做事业用心一生的人,不说没有,至少我是很难看到。

我们都需要反思。

更为可惜的是,现在的学生也变得难得投入,难得忘我,难得认真了。

上课不想听,课后不想做作业,不想进课堂,从不提问题,不想考试,这些现象已经不是个体行为,很多很多都是群体现象。

很难见到,也很难听说,某个学生为了一个题目思考了好几个小时。

莫说思考好几个小时,哪怕思考几分钟,哪怕愿意看题目,有时都让我们这些为师者十分欣慰了。

真的,没有一点夸张。

当然,这只是在我们这一类别的学校才有的现象。

值得担心,可也不用特别担心。

用心一事者,必成。

必成者不是大神,也是大佬。

我们不用成为大神,也不用成为大佬。

我们偶尔来一下沉浸,偶尔来一下用心一事,不成,又何妨?

6-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