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明说红楼:史湘云和二婶婶

《红楼梦》中一些漫不经心的文字也能清晰传达人物个性,堪称神乎其技,令人叹为观止。
《红楼梦》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精确把握,堪称是神乎其技,令人叹为观止。在作者的笔下,不仅三言两语就能把一个人写活,而且,一个完全没有出场,甚至没有被正面谈论过的角色,通过一些好像是漫不经心的文字,也能够清晰地传达关于人物个性的丰富信息,令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譬如史湘云的二婶婶。
小说第三十一回,写端午节过后,湘云又到贾府来了。这天中午,王夫人、宝钗、黛玉还有其他姐妹正在贾母房内坐着,有人回:“史大姑娘来了。”
一会儿果然见到湘云带着众多丫鬟媳妇走进院来。宝钗、黛玉等人连忙走下台阶和湘云相见,姐妹们一番亲密。过后湘云又进入房里,向长辈请安问好。
这时候,小说中有几句很闲淡的对话。先是贾母说:“天热,把外头的衣服脱脱罢。”湘云听了连忙起身宽衣。然后王夫人就笑着道:“也没见穿上这些作什么?”湘云也是笑着说了一句:“都是二婶婶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
这几句对话很琐碎,粗粗一看,好像没什么意思。但是你联系前后情节仔细想一想,这里面其实有许多文章。
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她是跟随二叔二婶生活的。史家,也就是贾母的娘家,是《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之一,史湘云的二叔是一位侯爵,她也算是生长于公侯之门、贵族之家了。
可是她的实际处境到底怎么样呢?这次湘云来了以后,袭人让她帮忙给宝玉做一双鞋,因为她针线活做得好。而后袭人和宝钗谈起这件事,两人当时正走在路上,宝钗听见这话,就向两边回头看了看,见无人来往,就笑着说:“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
为什么宝钗说话先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呢?宝钗很仔细。她跟湘云关系亲密,知道湘云在二婶家的境况,但是她明白湘云绝不想让别人也知道。
宝钗说到的第一点,是“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这话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湘云在家里完全没有发言权。她是外人,什么事都轮不到她插嘴。
第二点是湘云在家里要干很多活。宝钗说“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做针线活的仆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湘云说“家里累的很”,有时“做活做到三更天”。
传统的“妇德”中,有一条“女工”,要求女子有劳作的技能和习惯,简单说就是能做针线活。所以像王熙凤、薛宝钗都学过绣花。但在富贵人家,这是为了防止女子因偷懒而堕落,其目的完全是道德意义而非经济意义的。而史湘云的情况不同,二婶让她干针线活,是“嫌费用大”,为了省钱。史小姐被当作仆人使了。
读《红楼梦》需要仔细。有人读书不仔细,从这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她二婶家败落了。这完全看错了。前文明确说了,湘云到贾府来,带着“众多丫鬟媳妇”,完全是侯门的排场。他们家至于非得省下干针线活的人吗?能够省多少呢?
由此我们看到二婶吝悭的个性,其中还有一层特别的意思,那就是不甘心让侄女在家吃白饭。当然,你会说,二婶婶也跟湘云一起干活了。但这也是她勒逼湘云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你不能让侄女一个人干吧。
宝钗说的第三点,是湘云在二婶家生活总体上的感受。宝钗说:“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说起来是二叔二婶家,可是每日每时,点点滴滴,总是让人意识到自己没爹没娘,无依无靠。
这些跟前面那一段说湘云进贾府时的文字有什么关系?
贾老太君是从史家嫁到贾府的,她是二叔二婶的姑妈。要知道,二婶是讲体面讲排场的,她要让贾府的人知道:姑娘在他们那儿过得很好。那怎么才能知道呢?你看姑娘带着“众多丫鬟媳妇”,而且穿得很讲究,那料子很贵重的!
小说里也没写湘云到底穿着什么,但意思是明白的。这个时候已经过了端午节,天气已经变热了,但湘云还得穿着厚重的衣服。打个比方,你为了证明你们家有钱,大热天了,还穿个貂皮大衣去拜客!这就显得很蠢、很尴尬!
我们又进一步看到二婶是什么样的人:她不仅吝啬、心肠窄,还脑子不灵,自以为是。这种女人,但凡人生经历多一些,都见到过。所以我们读《红楼梦》的二婶婶,会感到似曾相识。
更有趣的是,再看开头那几句话,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立场、各人有各人的性格。
贾母说:“天热,把外面衣服脱脱。”她是湘云的姑奶奶,话里透着老祖母的关心。
王夫人说:“也没见穿上这些作什么?”这是明显带有一种嘲弄的语气了。虽然未必是故意的,潜意识里就是:你们家摆谱充大头是吗?不怕人笑话?
不能就此断定王夫人不喜欢史湘云。但从《红楼梦》全书来看,王夫人性格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缺乏“共情”的能力。她无法体会他人的悲酸。而这句话也是见性格的。
湘云自己呢,就是老老实实一句话:“都是二婶婶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她不在乎。你让她傻乎乎干蠢事,既然没办法,那就由它去,你要挖苦她,也由它去,辛酸悲苦要是都往心里搁,搁满了还用活吗?
这就是伟大的文学写人物的力量。

关于我们:
(0)

相关推荐

  • 红楼梦:珍惜当下,随遇而安

    文/归途如虹 史湘云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也是许多读者非常喜爱的一个角色.她乐观豁达,爱说爱笑,活泼开朗,真诚善良.不过,她最让我感到欣赏的则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 史湘云其实从小就是一个薄命女.她从 ...

  • 《红楼梦》:亲情的缺位,一切悲剧的根源

    亲情,应该说是人类最宝贵,也最值得珍惜的情感之一了.在中国古代,有太多歌颂亲情的诗词.比如孟郊在<游子吟>里写下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比如王维在<九月九 ...

  • 骆玉明说红楼:林黛玉与“宫花事件”

    黛玉借着一对宫花,终于把她的不满发泄出来,并不是无端的尖刻. 曾经读到钱锺书夫人杨绛的一段话,她说<红楼梦>有的地方也写得不合情理,譬如林黛玉为了一对宫花的小礼物而恼火,出语尖刻,就不合大 ...

  • 骆玉明说红楼:鸳鸯缘何“可恶”

    <红楼梦>写人物,常常是作者退在后面,借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人物的眼光来评说,这样构成特殊的视角.譬如贾珍说尤三姐"老辣无耻":而凤姐评价鸳鸯,则说她 "素习是个 ...

  • 骆玉明说红楼:荣国府里的错位

    <红楼梦>第四回写林黛玉在她的启蒙老师贾雨村的护送下来到荣国府.小说借这个小姑娘的眼光打量她的外婆家,引出一系列重要的人物. 这个过程里有一段蹊跷的情节,由此传达出一些复杂的信息. 小说写 ...

  • 骆玉明说红楼:尤三姐,她的堕落与纯洁

    尤三姐的择偶观,让人见识了她完全不同的另一面. 尤三姐  尤三姐性格中有极端的两面:一面是堕落的女人,她的逢场作戏令贾珍.贾琏这样的风流公子都感到吃惊,称之为"无耻老辣":另一面, ...

  • 骆玉明说红楼:尤三姐,她的堕落与高贵

    当<红楼梦>作者赞美尤三姐这样一个女子时,他才是格外了不起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艺术形象,她让很多人感到为难.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写贾琏看上尤二姐,在贾府的后街上 ...

  • 骆玉明说红楼:奴婢的服饰

    2021/07/04 11:33 说到<红楼梦>里面的奴婢,如果你从简化的观念去理解,当然会说她们没有人身自由,身份低贱,经常受到主子的欺凌.但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故事情节,就会看到贾府的丫鬟 ...

  • 骆玉明说红楼:贾蓉三问

    很多时候,看起来平平淡淡的故事,才真正是令人惊心动魄的. <红楼梦>第十回写到秦可卿病情渐重,贾珍请了一位姓张的名医来为她诊治,由秦氏的丈夫贾蓉带到病榻之旁.这后面有一段看似平淡而其实是惊 ...

  • 骆玉明说红楼:三小姐的闺房

    "探春素喜阔朗",这个"阔朗"既是她的爱好,也是她的个性. 贾府有四个小姐,贾探春排行第三.她跟贾环姐弟俩是贾政和小老婆赵姨娘所生,旧时代称为"庶出& ...

  • 骆玉明说红楼:贾政的变化

    <红楼梦>里几乎没有性格单一的人物,就连贾政,他的个性也有不同的层面和微妙的变化. 红楼梦人物图:贾政 贾政是<红楼梦>里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他看似庄肃端谨,骨子里却是固执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