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滟橘红江瑟瑟,层层黛绿鸟徘徊”:为什么你的诗不如白居易?

大家好,照例先唠唠嗑。

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最近在屋子装修,而且是身体力行地搞。因为只是两间杂屋腾改,活比较少,请人不动,就干脆自己在慢慢折腾。事情虽然不多,但总归是极占时间,原来写字的闲暇时间就基本上被吃掉了。就算有点时间,也手脚发软,关键是静不下心来写东西,赏东西。

所以最近平台上主要是视频化原来的一些东西,原以为会轻松些,毕竟只要动手不要动脑,谁知道也很麻烦,特别是字幕,因为录的基本都是知识类的东西,字幕和讲解背景添加、审核以及视频剪辑都相当费时间。特别是字幕,就像文章里面的错别字一样,虽然很不喜欢,却难免不出错。

不过屋子折腾总算是快接近尾声了,视频的问题也在一步步解决,比如声音太小啊,抠像之类的,基本上能保证一天发一条出来。这两天不用刷墙,想起好久没有帮朋友们看作品,一去看私信又积压成堆,实在是有些抱歉了。

闲话少叙,抓紧时间看几篇作品,看能不能今晚发出来。

暮江

滟滟橘红江瑟瑟,层层黛绿鸟徘徊。

霞云数片乘风去,远浦依山入望台。

乍看是一首七绝,因为他自己没有标明,所以就按我自己的读诗方法看,先看格式。“滟滟橘红江瑟瑟”,平仄为“仄仄仄平平仄仄”,“橘”字是入声字,入仄声,不过处在第三字,无伤大雅。所以这一句的格式其实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的律句,我们用仄起不入韵格式校对,会发现这首作品是完美合律,并且押平水韵“十灰”部。

再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修辞等方面。这首诗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整体风格不协调。从文字的堆叠和颜色的渲染,以及诗人到底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来说,前两句和后两句都割裂得厉害。这种不协调,其实很有意思,我们遮掉前两句,看后两句:

霞云数片乘风去,远浦依山入望台。

是不是感觉神清气朗,天高山远,心情十分舒服?那我们遮掉后两句,看前两句:

滟滟橘红江瑟瑟,层层黛绿鸟徘徊。

这是什么感觉呢?浓墨重彩,“滟滟橘红”,“瑟瑟”,“层层黛绿”,而且问题主要出现在首句。我估计啊,这位朋友一定是受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影响,化用出自己这个句子来。想象是好的,但是写出来却没有达到效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白居易的《暮江吟》原作: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为什么白居易写的这个景色没有问题?因为他有铺陈,第一句整句就交代了残阳映射中水中,因而出现“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状态,同时它使用了“半江”这个词将这种颜色区分了开来。这既是充满想象力,又是合理的。

而我们看“滟滟橘红江瑟瑟”,“滟滟”是什么意思?水波起伏。水波起伏是橘红色的,可是水波不是江面的水波吗?怎么又能“江瑟瑟”?“瑟瑟”是青绿、碧绿的。因为没有界限的划分,没有前情的交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色,就让读者无法正确还原诗人所看到的或者想象的景色。简而言之,这种描写是不能让读者产生通感的,这就是化用的失败。而且在对句中还是用了“层层黛绿”,这些颜色的堆叠就更加没有次序而混乱,既然层层黛绿,又江瑟瑟,那橘红的水波到底应该安放在哪里呢?

有朋友肯定会说,哪里这么较真——你把这种写景的诗想成一幅画,读白居易的《暮江吟》,你可以清晰明朗地接收到画的组成,因而享受到这种作者要传达给你的美感。文字的条理性其实非常重要,就和画的布局一样,即使我当时看到的景色就是这个样子,我也要考虑写成诗歌之后,读者是否能够从我的文字还原到这种景象。

写景是最基础的,如果写景都不能还原,那又如何和你的情感产生共通呢?

这首作品,其实总的来说,还算不错。只是明明有可以成为更好的潜力,就觉得有些可惜,所以多说了几句,希望这位朋友不要见怪。

至于如何修改,这里就不多嘴了。虽然问题不大,但是应该还是说明白了的。

这种级别的近体诗创作者,是不需要手把手修改的,我只需要告诉他我读这首诗的感受,他自然能够心领神会。

或者他并不赞同我的看法,也未可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