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集锦

发表者:邢卫光

1.疾病治则

急性热病:“先发治病";

治温热病:“通利法”用;

慢性杂病:“培补肾阳”中;

顽疾痼症:"综合疗法"行。

暑天忌燥热(药),冬忌寒凉(药)也。

常规“八法”治病疾:

清积、和中、养元气;

激活:平衡、排异与免疫(功能)。

2.引经药歌诀

一.使药:

使药是引药归经:

藁本引药上巅顶,

下瓜龙膝上桔梗,

羌活上独活下行,

桑枝引治四肢病。

二.头痛:

头痛引经药归经:

太阳少阳和阳明,

葛根柴胡白芷用,

川芎引药归六经。

三.头面:

头部藁本川芎妙,

面部菊花和凌霄(花),

眼睑部用谷精草,

眉棱骨用白芷好,

鼻部辛夷花奇效,

耳轮部用龙胆草,

口唇部用芡实巧。

3.病症方药诀

一.六神丸:热病心衰,

亦治中毒性休克。

二.硝黄善治温热病;

腰痛必用桑寄生。

三.肝硬化腹水阉闾子;

重症肌无力重芪术。

四.中风后期用豨莶草,

散发性脑炎:南通蛇药。

五.治疗冠心病:

生脉、归脾、四君用,

苏合、血府、保心行。

六.肺结核:百部、夏枯草;

心动过缓:大量桂枝好。

七.湿性胸膜炎:

服用控涎丹。

八.犀角地黄汤僵蚕,

治过敏性紫癜。

九.痛风:土茯苓、萆薢;

乙脑:板蓝根、大青叶。

4.调和方药

当归四逆(汤)调阴阳;

气血:血府逐瘀汤;(调气血)

调和肝脾:逍遥尝;(逍遥丸)

平调寒热:黄连汤。

疏肝活络饮重气,(偏重调气)

柴.牡.苍.附.郁,(柴胡、牡丹皮、苍术、香附、郁金)

朴.菖.乌.藤.皮。(厚朴、菖蒲、乌药、鸡血藤、陈皮)

5.小柴胡汤

功效:扶正去邪,和解表里,疏利肝胆,调和脾肾,理血散结,

柴胡证:柴胡应用的指征即为柴胡证。

1、胸胁苦满,寒热往来或休作有时。

2、柴胡体质:

A、面色微暗黄或青黄、青白色,缺光泽,皮肤干燥,舌质坚老,暗而有紫点,脉弦细。

B、对气温反应敏感,或时有寒热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受情绪影响。胸胁部常有气塞胸闷满感,或有触痛,肩颈部常有酸痛感,拘挛感,四肢常冷,少腹部易胀痛,女性月经周期不齐,经前多见胸闷乳胀,烦躁,经来腹痛,经血暗或血块。

C、体质倾向:多气滞,多血瘀。

小柴胡汤证应是“三阳病柴胡证”:

方:小柴胡汤,温胆汤,蒿芩清胆汤,黄芩汤。可用于内、外妇儿等科……祛邪不伤正,血家感冒,以之和解退热;血瘀证,以之调气解郁,利于行血;肝脾失和而致腹胀泻诸症,以之和脾止泻。

6.四逆散

功效:广泛用于人体各系统疾病,其病机都有肝失疏泄,脾失通达的一面,故临床常根据肝脾郁结的原因不同而随证合方为用。

A、四逆散合二陈汤——痰气郁结而致肝脾不调之证。调滞治气顺气治痰。

B、四逆散合五苓散——水气弥漫三焦,内侵肝脾而致肝脾失调之证。助其行散气化,整体调治人体水液代谢失常。

C、四逆散合升降散(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使杂气之流毒顿消)——火气郁结而致肝脾不和之证。皆能升降气机,疏宣气滞。加强升降上下,疏宣表里邪热之力,疏散宣泄三焦火热。

运用:

A、柴胡证与柴胡体质。

B、四逆散特异使用指征:腹痛,多偏于胸胁或少腹腹部,疼痛为胀痛。四逆散证的人——性格内向,多消极,善于担心,特注意细节,神经质性格,且向不好方向考虑。

C、四逆散证的腹诊——四逆散腹证:“胸下左右,心下或胸下之傍皆满实犹大柴胡汤之腹证,胸满而实,逆满,苦痛亦甚,心下痞硬者,压心窝时有抵抗力和疼痛的腹部症候。”

D、四逆散证的舌脉:

弦脉(郁结不畅之征):

弦滑——痰湿水饮凝聚;

弦涩、弦细——瘀血结滞;

弦数——郁火闭伏(或弦硬或沉弦)。在两关脉中取之最为明显。

舌质坚老而干,色稍暗,或有点紫,苔薄白或薄黄,少津不润。

活用:

A、脾胃不调:喜食肥甘厚味,脘腹胀满,便干不爽,周身困倦,体倦乏力,失眠多梦,舌质红暗,苔薄黄腻,脉弦细滑,四逆散+平胃散。

B、小儿咳发热:发热、干咳、鼻塞声重,咽痛而红,纳差不饥,大便干,唇红,手心热,舌红,苔白,脉浮滑数,四逆散+麻杏石甘汤,+升降散。

C、月经不调:有经不调史,失眠多梦,肩背痛连项背,少腹满痛,少苔,脉弦细,属气血失调,阴虚有热,四逆散+四物汤+二至丸。

D、胃脘痛,属肝胃不和,阴虚气滞,四逆散+小建中汤+丹参饮。

E、血府逐瘀汤和柴胡疏肝散,都是由四逆散衍化而来。

7.抑郁症与精神病

<1>抑郁

一、症——据美·精神学会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九条特征中五条者即是(症状持续14d以上。)

1、抑郁心境;

2、精力减退;

3、注意力不集中;

4、兴趣减退;

5、自尊降低;

6、有自责自杀观念;

7、食欲或体重改变;

8、睡眠模式改变(尤其是早醒);

9、精神运动性活动改变(尤其是迟缓)。

二、治:加味逍遥丸、越鞠丸,开胸顺气丸、疏肝丸;帕罗西汀(效佳,且能使性格变外向——美报导)。

<2>精神病

一、误区:精神病——越病越“休”、只会越“休”越病。

二、怪圈:精神病——住院——病休——生活工作能力减退——环境适应不良——生活中应激事件剌激——精神病反复发作。

三、治疗:A、劳动、娱乐、学习。

B、嚼槟榔可抑制或缓解精神症。

(1)方——10粒/天,嚼槟榔极少出现幻视、幻听或其它精神分裂症。

(2)药理——槟榔中含0.3%-0.6%的生物硷(主要成分为槟榔碱),其中含14%的芸香性脂肪油,槟榔碱有轻度神经麻痹作用,具有类似乙酰胆碱那样的药理作用,并可间接降低脑中多巴胺的分泌量,故最终有利于抑制缓解精神分裂症。

8.肝病方药

舒肝丸.柴胡舒肝散,

龙胆泻肝(丸)香砂丸,

膈下逐瘀汤妙玄,

芍茵五金汤效显。

疏肝芍茵五金汤:(生白芍、茵陈)

内郁金铃医胆囊,(鸡内金、郁金、川楝子、元胡)

金砂.金钱.炙草匡。(海金砂、金钱草)

肝郁气滞:柴胡香;(香附)

胆草栀芩一湿热尝;(龙胆草、栀子、黄芩)

热毒:公英;秘:生黄;(便秘:生大黄)

黄疸:重茵.加虎杖;(茵陈)

脘腹痛:乌香槟榔;(乌药、木香)

肝病全程:需栀黄。(栀子、大黄)

内关.公孙:阴维冲,(通阴维脉和冲脉)

主治上腹与心胸。

肝:补曲泉.泻行间;

胆:补侠溪.阳辅痊。(泻阳辅穴)

大敦.行间.太冲看,(五腧阴经:井出、荥流、俞注、经行、合入)

中封.曲泉属于肝。

9.胸痹心痛开胸汤

疏肝泄热:开胸汤,

豁痰散结又通阳,

清肝和营气痛康:

金铃蒌薤丹芍郁,(川楝子、元胡、瓜蒌、薤白、丹参、赤芍、郁金)

柴芍归芎丹栀齐。(柴胡、生白芍、当归、川芎、丹皮、山栀)

10.滋养肝肾二二汤

一.方药:

当归、仙茅、仙灵脾、黄柏、知母、巴戟天、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何首乌、杜仲、桑寄生。

二.功效:

2.1温肾补精,泻肾火,调冲任。

2.2强阴益精,滋养肝肾,平补肝肾。

2.3用于更年期男女综合症。

三.歌诀:

二二汤,益肾肝,

二仙二至桑椹添,

失眠多梦腰膝软,

高压热烦更年安,

壮骨首乌效更显。

11.眼睛障翳方药

眼睛障翳首选方:

石斛夜光.明目地黄(丸)。

石斛枸杞子菊花,

女贞子旱莲草木瓜,

五味子乌梅山楂,

疗初中期内障佳。

花翳:银菊芩桑皮,(银花、菊花、枯芩、蜜桑皮)

木贼英粉知母地,(公英、花粉、生地)

枳壳胆草硝草兮。(龙胆草、芒硝、甘草)

黑睛生星:薄橘红,(簿荷)

芍夏银地连草通,(赤芍、半夏、银花、生地、黄连、木通)

银胡胆草蒙花行,(银柴胡、龙胆草、蜜蒙花)

枯芩蔓荆子服中。

三里合谷丝竹空,

头维攒竹与睛明,

统治—切眼疾病。

12.咽喉肿痛方药

咽喉热哑与肿痛:

银翘解毒(丸)和上清(丸),

锡类散和喉症(丸),

牛黄解毒、穿心莲(片),

双黄连、六神丸。

乳蛾喉痛:挂金灯,

山豆根.草.桔梗,(甘草)

射干.牛蒡子.菊用,(野菊花)

半枝莲板蓝根中。

治疗咽喉穴:

少商.耳尖刺血;

列缺.照海:任.阴跷脉,(通任脉.阴跷脉)

主脏腑.咽喉.胸膈;

明堂图:咽喉部,(印堂至发际中间处)

沿皮针.上下刺乎。

13.眩晕证辨治八种

一.肝火上炎一龙胆泻肝汤.

二.痰浊晕眩一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气血亏虚一归脾汤.

四.肾虚眩晕一左归饮,肾气丸.

五.肝阳亢挟热一羚羊钩藤汤.

六.肝阳亢挟风一天麻钩藤饮.

七.肝阳亢中风一镇肝熄风汤.

八.肝阳虚风内动一大定风珠。

14.祛斑疹美容汤

一.方药:

1.1防风通圣丸、上清丸。

1.2银花、黄芩、白芷、连翘、生地、麦冬、

玄参、花粉、山栀、大黄、女贞子、旱莲草丶仙茅、仙灵脾。

二.随症加减:

2.1疹多:加五味消毒饮、苦参、蝉蜕……

2.2面青黑:加肉苁蓉、知母、黄柏、黄连。

三.歌诀:

面部痘疹或瘀斑,

防风通圣上清丸;

银芩芷翘地冬玄,

粉栀黄二至二仙。

疹多五味苦参蝉;

青黑苁蓉知柏连。

15.痰饮证辨治十种

一.寒痰——二陈汤,

二.痰迷心窍——涤痰汤.

三.痰热上扰——温胆汤.

四.痰结胸滿——顺气导痰汤.

五.肺寒留饮——苓甘五味姜辛汤.

六.肺热留饮——贝母瓜蒌散.

七.悬饮初期——柴枳半夏汤.

八.饮停胸胁——控涎丹、十枣汤.

九脉络不和——香附旋复花汤,

十.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泻白散。

16.郁证辨治七种

一.肝气郁结——柴胡舒肝散.

二.痰气交阻——半夏厚朴汤.

三.心神失养——甘麦大枣汤.

四.心肾阴虚——六味地黄丸、补心丹.

五.食积痞滿——枳实消痞丸.

六.六郁百病——越鞠丸.

七.早期梅核气——半夏厚朴汤。

17.五苓散证治诀

五苓散:水液代谢和剂,

通内外上下各处气机,

汗.尿.渴.涎.吐泻.肉上粟;

外郁滞:则表里不和兮,

内阻滞:则上下不通利。

发汗:泻合谷.补复溜穴;

止汗:补合谷.复溜泻。

人中.水分.中极,

阴陵泉.三阴交.三里,

针能利尿兮。

关元.三里和肾脊,

中脘.天枢.腹泻医,

神阙拔罐效颇奇。

18.水肿证辨治十六种

一,清热燥湿通用方一二妙散.

二.湿热型肾炎——茯苓皮汤.

三脾虚水肿——五苓汤(主治一切水液症).

四.阴虚水肿——猪苓汤.

五.气滞水肿——五皮饮.

六.气虚水肿——防己黄芪汤.

七.脾肾阳虚水肿——实脾饮.

八.阳虚水肿——真武汤.

九风水型(睑面先肿)——越婢加术汤、苓桂浮萍汤.

十水湿浸渍型(下肢肿显)——胃苓汤,五皮饮.

十一湿热壅结型(全身肿)——疏凿饮子.

十二.脾阳不振(反复消胀)——附子理苓汤.

十三.肾阳衰弱型(水肿久延)——济生肾气丸.

十四.气滞血瘀型(腹大如鼓)——调荣饮.

十五.月经前(眼睑、下肢微肿)——温经汤,调经丸.

十六.气血两虚型(肢肿及面〉——归脾汤、养荣丸、参苓白术散。

19.口干欲饮方药

口干欲饮:麦味丸,(麦味地黄丸)

消渴.生脉.五苓散。(消渴丸.生脉饮)

亦加花粉地冬玄;(生地.麦冬.玄参各30g)

酒调桂粉敷涌泉。(睡时肉桂粉2g贴涌泉)

20.壮骨汤

壮骨汤:芪.三七,(黄芪)

胆星.鳖甲.珍珠奇,

杜仲.川断与牛膝,

骨碎补及狗脊。

益气益血增记忆,

可医骨骼各种疾。

骨会大杼.髓(会)绝骨,

八会穴,甚效乎。

肾补复溜.泻涌泉,

膀胱至阴.朿骨点。(补母穴至阴.泻子穴朿骨)

21.骨髓瘤

1、病因病机:多发性骨髓瘤又称浆细胞骨髓瘤。临床70%患者以骨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多见于腰骶和胸背部,特点是活动后疼痛加剧,夜间减轻。属中医学骨瘤范畴。《外科枢要》曰:“若伤肾气,不能荣骨而为肿者,其自骨肿起,按之坚硬,名曰骨瘤。”正是“最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

2、方药选用:(方中“+”为加)

以补肝血,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的独活寄生汤+接骨丹(土鳖虫10克,自然铜30克,骨碎补30克,+血竭冲,龟板10克,徐长卿)

针灸:阿是,大杼,肾俞,肝俞,阳陵泉。

歌诀:

骨瘤动痛为特点,

独活寄生,接骨丹,

血竭,徐长卿、龟版。

针药并用效更显,

阿是,大杼,阳陵泉,

肾俞,肝俞,针灸痊。

22.骨质疏松的中药治疗:(辨证施治)

1、服二仙汤,加杜仲、川断、牛膝、骨碎补、狗脊。

2、服八地黄汤(辨证选—种),加龙骨、牡蛎、仙茅、仙灵脾、肉苁蓉。

23.针药并用治足跟痛

一、症:

步履不稳,下肢乏力,甚或疼痛。

二.病因:肾阴肾阳亏虚,或外伤,或出现骨刺增生,或跟骨结核引起。

三.治疗:

3.1.服地黄饮子(功效——喑痱足不履用,声音不出者;脑梗塞;脊髓痨;脊髓空洞症;肾炎;高血压等)。随症加减。

3.2.针灸并用(取穴——昆仑、太溪、申脉、照海、三阴交、绝骨、承山、承筋、足三里、

阴陵泉、阳陵泉、大杼、阿是穴)若能留针时间长点(3~12小时)效更佳,起到立刻止痛作用;并能达到增强人体自身平衡功能、排异功能、免疫功能的佳效。

24.益智方药

益智:归脾汤效神,

龙牡冲剂.生脉饮。

益智健脑中药稳:

党参人参西洋参,

麻七赤白芍葛根,(苎麻根、三七、赤芍、白芍)

胎盘知味柏子仁,(知母、五味子)

首乌菖翘蜂花粉,(菖蒲、连翘、蜂蜜)

远志枸杞子麦冬,

冬虫夏草芎茯苓,(川芎)

灵芝红景天黄精,

益智健脑显效能。

麝苏合香郁犀角,(麝香、郁金)

智仁龙牡开心窍。(益智仁、龙骨、牡蛎)

25.疲劳乏力方药

<1>证:属“虚劳”、“郁病”范畴。可归结于一种生活方式病。

<2>症:全身疲惫,四肢无力,周身不适;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睡眠困难,多梦易醒,醒后精力不能恢复;

伴有咽疼,肌肉痛,头痛,关节痛等颇似感冒表现;

食欲下降,情绪低落。

<3>因: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4>病机:为脾虚,肾虚,肝实。

<5>治:

A、中药疗法:

1、六味地黄丸、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归脾丸——滋阴补肾。

2、补中益气汤舒肝和胃丸——疏肝理气,健补脾胃。

3、越鞠丸、逍遥丸、开胸顺气丸——生乐消愁。

4、歌诀:

疲劳乏力男女,

归脾.益气.六味,(归脾丸补中益气丸八种六味地黄丸)

逍遥.益母.鸟鸡,(逍遥丸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

舒肝和胃开胸顺气。

B、针灸疗法:

1、肾虚心怯型——百会、印堂、气海、关元、内关,神门。

2、阴虚阳亢型——肝俞、肾俞、太冲、三阴交。

3、肝郁血虚型——太冲、行间、期门、三里、血海、阳陵泉。

4、脾虚湿困型——夹脊穴、肾俞、肝俞、中脘、关元、气海、三里。

配合电针、拔罐、熏蒸。

26.泄泻辨治九种

一.寒湿泄泻(肠呜便腥)——藿香正气散.

二.湿热泄泻(灼热泻急)——葛根芩连汤.

三.食滞泄泻(便酸臭粘)——木香槟榔丸、

保和丸..

四.肝郁泄泻(腹痛即泻)——痛泻要方.

五.脾虚泄泻(时溏时泻)——参苓白朮散.

六.肾虚久泻(五更泻)——四神丸.附子理中丸.

七.急痢(阿米巴痢)——白头翁汤.

八.痢疾腹痛——黄芩汤.

九.急痢(菌痢)——芍药汤、小檗碱片。

27.便秘辨治七种

一.热秘(口臭唇疮)——麻仁丸.

二.气秘(欲便不得)——六磨汤.

三.冷秘(便涩肢冷)——济川煎、温脾汤.

四.气虚便秘(排无力)——补中益气汤.

五.血虚便秘(便结如粟)——润肠丸,

六脾阳虚便秘——温脾汤.

七,湿性便秘——升阳除湿防风汤。

28.便秘方药

便秘:麻仁润肠丸,

酉时服之效更显;

六磨汤和济川煎,

防风通圣(丸)、健脾散,

宜空腹服上清丸。

保和丸加玄地冬,(玄参、生地、麦冬各30g)

生白术和肉苁蓉,

柏子仁蜜栀黄行。(蜂蜜、山栀、大黄)

关元.大肠俞,

支沟.足三里,

天枢治便秘。

29.哮喘证辨治九种

一.风寒哮喘(痰稀起沬)——小青龙汤、三拗汤.

二.风热哮喘(气急鼻搧)——麻杏石甘汤.

三.痰浊哮喘(气粗痰壅)——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四.肺虚哮喘(声低气短)——补肺汤.

五.肾阳虚——肾气丸、人参蛤蚧散.

六.肾阴虚——六味地黄丸.

七.肝肾阴虚——一贯煎、左归丸.

八.阴虚挟火——大补阴丸.

九.阴虚低热——秦艽鳖甲散。

30.“穿靴”“戴帽”症治诀

“穿靴"与“戴帽”,(腿脚肿与面浮肿)

济生.参苓白术(散)疗。(济生肾气丸)

五苓散为主药,(津液病主方)

上发汗;下利尿。(头面肿发汗.腿脚肿利尿)

31.痿证辨治六种

一.肺热痿证(突然发病)——清燥救肺汤.

二,湿热痿证(下肢微肿)——四妙丸.

三.肝肾亏虚(发病缓慢)——虎潜丸.

四.血虚挟寒(经络不通)——当归四逆汤.

五.气虚挟寒(经络不通轻症)——黄芪桂枝五物汤.

六.气虚挟寒(经络不通重症)——加味黄芪五物汤。

32.痹病常用藤

用藤药,治痹病:

肌肉、筋骨、关节痛。

鸡血、络石与忍冬,

天仙、石南及海风,

青风、鸡屎和常青,

治痹安神夜交藤。

增效常加艽桃芎。

33.痹症

1、概念

凡是风寒、湿、热等邪侵入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证范畴。

痹证病因多为外邪侵袭、脏器亏虚、气血不和。外邪指风、寒、湿(热)之邪,袭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热)痹。“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痹证患者多有肝(主筋、主血乃罴极之本)肾(主骨、内舍元阴元阳,乃先天之本)、脾(主肌肉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乃后天之本)亏虚,为痹证的发病根本。

2、治则:

A、祛风散寒

邪正兼顾:体质素虚、外邪侵袭致,患者多虚实夹杂:

方用:附子汤、黄芪防已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合方——独活寄生汤、活络效灵丹、四妙散、四藤汤、止痉散。

B、活络通痹

藤类药宜:海风藤——风寒湿痹,肢节痛疼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辛苦微温。

络石藤——风湿痹痛,有热象者,散风通络,善走后背,多治后背痛。苦微温。

忍冬藤——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味甘性寒。

鸡血藤——行血活血,舒筋活络,味苦性温。

夜交藤——安神,通经络、除湿痹,用于风寒湿痹。

C、痹证阻络

用虫类药:全蝎——顽痹久痹。

僵蚕——去风化痰,合用通络,化痰(百病多由痰作崇),加强通络止痛。

蜈蚣——搜风定痉,走窜通达。

地龙——为便寒,通经活络,清热利水,对风湿热痹或下肢痹痛尤宜。

水蛭——碱苦入血,破血逐瘀力强。瘀血剧痛者和蜈蚣合用,加强走窜之力。

D、调和气血

活络化瘀:丹参——功同四物,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调理血分首药,量15g。

专业分工:白芍——白芍敛阴益营之功;赤芍行血之功,补中有泻,泻中有补,散中有敛,敛中有泻,祛邪而不伤正。

炒枳壳,制香附——平和行气、利气之药对。

当归、乳没、桃仁、红花、鸡血藤。“痹证有瘀血说”《医林改错》。

E、顾护脾胃

利疾防弊:砂仁、焦山楂、炒神曲、炒鸡内金、茯苓。

痹证诊治方剂歌诀:

痹证:体质虚,外邪袭,

附子汤,黄芪防已(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宜,

合独活寄生,活络效灵,

四妙,四藤和止痉。

痹证多为瘀血故,

丹参、赤白芍,枳壳香附,

当归、桃红、乳没,

调气血活络化瘀乎。

活络通痹,藤类药宜,

海风、络石、忍冬、鸡血兮,

夜交藤,安神又除痹。

虫类药治痹痛,

全蝎僵蚕,蜈蚣,

破血水蛭,下肢痛地龙。

护胃利痹证,

砂仁,焦三仙,内金茯苓。

34.痹证辨治七种

一.风湿在表——羌活胜湿汤.

二.气血虚关节痛——蠲痹汤.

三气血虚又有热——大秦艽汤.

四.风寒湿痹——桂枝芍药知母汤.

五.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白虎桂枝汤.

六.寒湿凝痹(关节肿痛)——阳和汤.

七.顽痹(关节畸肿僵硬)——大活络丹。

35.心脑血管病方药

1、简说脑出血、血拴与拴塞

A.脑出血:

病情——脑血管破裂、病情较急.

病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瘤.

症状——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有跌倒.昏迷和偏瘫.甚至呕吐.有意识障碍.有人口歪流口水和面瘫.

治疗——中冲、人中、耳尖放血(待口眼恢复正常后,再移动治疗,然后再用药物治疗)避免搬动,保持镇静。

B.脑血拴:

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及血液稠度高.

症忕——起病较缓,往往在睡眠和休息时发生.部分病人在病后逐渐加重.

2-4天达到高峰。昏迷少见,可有偏瘫.失语、或仅有头或肢体麻木.

治疗——扩大血管药物,预后较好.

C.脑拴塞:

病情一起病急,常在数秒钟内症状达高峰.拴塞多发生在大脑动脉,常引起局限性癫痫、失语.以右上肢引起的偏瘫和偏身障碍少有昏迷.

治疗——扩血管,预后良。

2、高血压与低血压

一.正常成年人血压小于或等于140/90。

二.高血压是大于或等于160/95。

三.高血压属于中医“肝阳"、“肝火”、“肝风"的笵畴”。

四.低血压是成年人的血压低于90/50.应常服归脾汤、生脉饮等药物。

五.高血压应辨证施治,服镇肝息风汤或天麻杜仲丸或血府逐瘀汤等药物。

3、心脑血管病用方:

血府逐瘀(丸)苏合香(丸),

麝香保心(丸)血脂康,

复方丹参(片)归脾汤,

镇肝息风(汤)天杜胶囊。(天麻杜仲胶囊)

心脑病速针穴,

脑出血则口歪眼斜,

耳尖.少冲刺放血。

针神门.公孙.内关,

中冲.太冲和行间,

列缺.后溪.劳宫点。

36.血证辨治十六种

一.血虚血滞——四物汤.

二.气血两虚——八珍汤.

三.心脾血虚——归脾汤.

四.脉结代——炙甘草汤.

五.下焦蓄血症——桃仁承气汤.

六少腹宿块——桂枝获苓丸.

七.中焦瘀血——血府逐瘀汤.

八.周身血瘀症——身痛逐瘀汤.

九.身体四周血瘀——通窍活血汤.

十肝脾血瘀——膈下逐瘀汤.

十一.少腹血瘀——少腹逐瘀汤.

十二.外伤性血瘀——复元活血汤.

十三.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

十四.各种血瘀——活络效灵丹.

十五.宫寒血瘀——温经汤.

十六.脾胃虚寒便血——黄土汤。

37不寐证辨证八种

一.心脾两虚(多梦)——归脾汤.

二.心肾不交(虚烦)——黄连阿胶汤.

三.痰湿内扰(胸闷)——温胆汤.

四.心火亢盛——朱砂安神丸.

五.痰火上扰——生铁落饮.

六.肝血不足——酸枣仁汤.

七.虚证心悸——天王补心丹。

八.心血不舒——血府逐瘀汤。

38.安心神方药

安神:归脾.养心丸,(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磁朱(丸)天王补心丹,

五味合剂与补肝(汤),

二仙(汤)血府逐瘀丸。

安心神:麦枣柏仁,(浮小麦、枣仁、柏子仁)

合欢交藤珀茯神。(合欢皮.夜交藤.琥珀)

39.皮疹方药

防风通圣(丸)五消饮;(五味消毒饮)

皮燥夜痒当归饮:

刺蒺藜.芪草荆屑甚;(黄芪、甘草、荆芥、皮屑多)

四物.生首乌.风疹,(四物汤.治风疹病)

常加珍珠母.玄参。

皮肤疮疹:蝉防风,(蝉蜕)

栀仁.黄芩.赤茯苓,(栀子仁)

赤芍.丹皮及木通。

疹鲜红:地.叶.红;(生地、大青叶、红花)

初起寒热:加薄荆;(薄荷、荆芥)

糜烂:瓜苓皮.土苓;(冬瓜皮、茯苓皮、土茯苓)

加银翘,医化脓;(银花、连翘)

上身痒:菊.刺蒺中;(菊花、刺蒺藜)

下身痒:苦.肤用;(苦参、地肤子)

时好时发:土获苓。

刺血拔罐奇效能。

40.治胃八法

概说:胃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以滞为逆,通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停滞则传导失职。

法症状方药

健脾和胃脘腹痛胀,纳呆食少,疲倦乏力参苓白术散

疏肝理气胃脘胀痛,嗳气频作,恶心呕吐柴胡疏肝散,+砂仁,乌药,苏梗,佛手

清胃泻火胃脘灼热,口苦口臭,苔黄脉数清胃汤或玉女煎十公英,连翘

辛开苦降胃脘疼痛,喜暖喜按,得温则减,口苦,苔红黄左金丸,若肝火,黄连多于吴萸;肝寒,吴萸多于黄连

消食导滞胃脘胀痛,嗳腐臭酸,不欲饮食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疏胆和胃忧思郁怒或胆汁不循常道,上逆犯胃,口苦,泛酸柴胡四逆散,+陈皮,佛手

酸甘养阴胃脘灼热隐痛,食欲减退口干,少苔或无苔(胃燥)麦门冬汤+芍药甘草汤,+内金,焦三仙

化瘀通络胃失和降,初病在经属气,以胀为主,病久入络入血,以痛为主

41.胃脘痛证辨治十六种

一.气滞胃痛一柴胡舒肝散.

二.胃热一清胃黄连丸.

三.血瘀胃痛一失笑散.

四.脾胃虚寒一理中丸,

五.阴虚(胃热空疼饥不食)一一贯煎.

六,胃火一清胃散.

七.脾胃伏火(口臭)一泻黄散.

八.胃虚火一玉女煎,

九.肝胃虚寒一吴茱萸汤.

十.中焦虚寒一小建中汤.

十一.肝郁胃痉挛一延年半夏汤.

十二.肝胃寒热夹杂一半夏泻心汤.

十三.脾胃虚寒便血一黄土汤.

十四.胃虚热又胃气上逆一橘皮竹茹汤.

十五.胃寒上逆一丁香柿蒂汤,

十六.肝气上逆一五磨饮子。

42.胃脘痛方药

痛在心口窝,

三合或四合:

丹参.失笑卓,(丹参饮、失笑散)

良附.乌百合,(良附丸、乌药百合散)

金铃止痛多。(金铃子散)

胃痛吐酸安中散,

寒邪在腹胁胃脘,

每次五克日服三(次);

安中散:良姜.干姜,

元胡.肉桂.小茴香,

牡蛎.甘草为末尝。

43.感冒十类辨治二十二种

一.外感风寒:

1.1无汗一麻黄汤.(1).

1.2有汗一桂枝汤.(2).

1.3有湿热一九味羌活汤.(3).

1.4内有气滞一香苏散.(4).

1.5无汗.有里热一大青龙汤.(5).

1.6无汗.有痰饮一小青龙汤.(6).

1.7喉中痰呜一射干麻黄汤.(7).

二.外感风热:

2.1喉肿痛一银翘散.(8).

2.2有肺热一麻杏石甘汤(9).

2.3有皮疹郁热一升麻葛根汤.(10).

三.外感风燥(初起)一桑菊饮.(11).

四.阳虚感冒一麻黄附子细辛汤.(12).

五.阴虚感冒一加减葳蕤汤.(13).

六.气虚感冒一人参败毒汤.(14).

气虚郁热一升阳散火汤.(15).

七.气分热一白虎汤.(16).

营分热一清营汤.(17).

血分热一犀角地黄汤.(18).

八.少阳证一小柴胡汤.(19).

少阳、阳明腑证一大柴胡汤.(20).

九.中焦湿阻又有表寒一藿香正气水.(21).

十.暑湿外感一新加香薷饮.(22)。

44.咳嗽证辨治十一种

一.风热(咽疼.痰黄稠)一桑菊饮.

二.风寒〈痰稀白.清涕)一杏苏散.

三.肺燥咳轻症一桑杏汤.

四.肺燥咳重症一清燥救肺汤.

五.痰湿(痰出咳平)一二陈汤.

六.肝火(气逆痰粘)一咳血方.

七.肺火一泻白散.

八.肺痈一苇茎汤.

九.肺阴虚咳轻症一麦门冬汤.

十.肺阴虚咳重症一百合固金汤.

十一.肾虚咳一金水六君煎.

45.外科九类二十方

一.消散:

真人活命饮.阳和汤.小金丹.消瘰丸.内疏黄连汤.

二.排托:

透脓散.

三.顽固性发际疮一十枣汤.

四.皮疹通用方一当归饮子.

湿热皮疹一消风散.

湿气脚水肿一鸡嗚散.

五.热毒(炎症)一普济消毒欧.

热毒(疔疖)一黄连解毒汤.

热毒(重症)一清瘟败毒饮.

热毒(外科)一仙人活命饮.

热毒(各种炎症早期)一五味消毒饮.

热毒血瘀一四妙勇安汤.

六.阑尾炎一大黄牡丹汤.

七.急性扁桃体炎一凉膈散.

八.寒实积聚一大黄附子汤.

九.小肠疝气一天台鸟药散。

46.子宫肌瘤方药

癥积病:平消(片)用,

少腹逐瘀(汤)桂枝茯苓(丸)。

不孕少腹逐瘀汤,

经崩带病少腹乡;

归芎赤芍与干姜,(当归.川芎)

灵脂元胡小茴香,

没药官桂及蒲黃。

热:姜桂茴易丹香,(換丹参.香附)

郁金.益母草效良;

增效:合加阳和汤,

麻黄.熟地.白芥(子)强。

桂枝茯苓:丹桃芍,(丹皮.桃仁.赤芍)

肌瘤囊肿消效卓,

三棱.莪术.丹.甲可。(丹参.山甲)

47.更年期综合征(ERT)

一.病理:

1.1.根本原因——肾精亏虚、天癸衰竭、精血不足、冲任不通。

1.2.发病诱因——水不涵木、肝郁木旺。

1.3.近代说法——病源于肾、发展于肝、累及心脾。

二.病因:

2.1体内代谢紊乱。

2.2外界不良刺激。

三.治疗:(方中加为“+”;减为“-”)

3.1.按型治疗ERT,调整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

3.2.肝肾阴虚型——左归饮十知柏地黄丸或补肝丸。

3.3.肾阴两虚型——二至丸十二仙汤。

3.4.心肾不交型——补心丹、坎离既济丸或滋阴抑火汤。

3.5.肝郁气滞型——逍遥丸(或丹栀逍遥丸)、或开胸顺气丸、

或越鞠丸。

3.6.痰郁互结型——二陈汤士。

3.7.阴血亏虚型——甘麦大枣汤十四物汤。

48.妇人经病方药

妇人经病常用方:

不孕:少腹逐瘀汤,

逍遥(丸)归脾(丸)七制香(附丸),

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尝。

经病针灸穴:

气会:膻中.血(会)膈俞也。

经血不调:针中极,

合谷.三阴交.三里,

大椎.曲池.环跳兮。

血崩不止:灸隐白,

次灸肝俞.交信哉,

再灸肾俞.天枢矣,

还灸关元.足三里。

功能性子宫出血:灸关元,

三阴交.隐白.气海痊。

49.妇人带病方药

妇人带病:六味丸,(八种地黄丸)

补中益气汤亦玄,

赤血:加归.白(帶)芪添。(当归.黄芪)

带病:膻中和中脘,

三里.三阴交.关元。

50.妇人产后病方药——

产妇一切杂病状,

先祛瘀血:生化汤;

四磨饮对产妇良,

再补气血:八珍汤。

产妇乳少:前猪蹄,(雄猪蹄)

白芷.木通.归.生芪。(当归、生黄芪)

产后身痛:速服用,

归荆杭桂羌寄生,(当归、荆芥、杭芍、桂枝、羌活、桑寄生)

乳没芪钩草防风;(乳香、没药、黄芪、钩藤、甘草)

下肢痛重:膝瓜中。(牛膝、木瓜)

产后瘀痛:焦山楂,

元胡.木香.归尾下,

刘寄奴,三剂佳。(一般服三剂愈)

子宫下垂:参术芪,(党参、白术、黄芪)

升柴归芎杭芍地。(升麻、柴胡、当归、川芎、熟地)

麦芽三两:断乳妙;

回乳:神曲用酒炒。

51.小儿养生

要想小儿安,

三分饥和寒,

喝水.洗澡和通便。

常选药物来保健:

玉屏风(散)健脾散,

鸡内金(片)酵母片,

龙牡冲剂.保赤丸,(王氏保赤丸)

清解液.保和丸,(清热解毒口服液)

防风通圣(丸).麦味丸。(麦味地黄丸)

52.小儿病证治疗歌诀

52.1小儿外感

歌诀:

小儿表虚外感,

服玉屏风散。

小儿外感咽肿痛,

银翘散蝉衣桔梗。

52.2小儿偏桃体肿大

歌诀:

小儿偏桃体肿,

鱼石脂外敷用;

籐黄膏敷神奇功。

内服玉屏风,

篮根、牛蒡、草、桔梗。

52.3小儿感冷热

歌诀:

小儿易感冷热方,

玉屏风合小柴胡汤,

半夏党参去出方。

家庭护理要跟上。

52.4小儿易感又出汗

歌诀:

小儿易感又出汗,

桂枝汤合玉屏风散,

浮麦、龙牡功效显。

勤洗澡衣常換。

52.5小儿低热

一.症状:

体温在37.5度C~38度C,持续2周以上。

二.歌决:

小儿低热芪术风,

地骨、白薇、草服用。

糖盐水要补充,

清淡、营养食物用。

52.6小儿易感患鼻炎

歌诀:

小儿易感鼻不通,

鹅不食、草、蝉、玉屏(风)。

久鼻不通苏合香,

日服二次半月匡。

52.7小儿阵咳

歌诀:

小儿易感反复咳,

玉屏风、百部、贝、草卓,

桔梗、蝉蜕温服药。

急支糖浆量少次多。

莱菔子水有效果。

52.8小儿咳喘

歌诀:

小儿咳喘芪术风,

炙麻黄、甘草、杏(仁),

桔梗、蝉衣、桑叶用。

身柱、命门穴,

小儿喘妙诀。

52.9小儿厌食(疳积)

歌诀:

小儿厌食芪朮风,

内金、砂仁、草、菔行。

疳积:四缝、足三里,

三日一刺出明液。

饮食均衡营养齐。

52.10小儿惊厥

歌诀:

一.小儿惊风与惊厥:

水沟、印堂、大椎泻,

再刺合谷、十宣血。

二.高血压:针涌泉也,

不效雀啄中脘穴;

高热:曲池、委中血。

三.小儿口噤:食不能(进),

体温不定又挛痉:

第一次针十二井(穴),

次日再刺合谷中。

四.慢惊风证:灸关元,

大椎、神门、胃俞点,

太乙、(三)阴交、中下脘。

五.慢脾风:针中上脘,

刺气海穴、灸关元;

呕吐:胆俞用针点;

四肢冷厥:刺十宣。

六.惊食厥证:针十宣,

百会、水沟和涌泉。

七.儿惊厥:涌泉、人中,

曲池、大椎与中冲。

服七珍丹、玉屏风,

灯芯、蝉、草和茯苓。

52.11小儿腹泻

歌诀:

小儿腹泻拔火罐:

神阙穴和中脘。

儿腹泻用炮姜,

玉屏风、内金、药、草良。

食疗山药胡箩卜汤。

52.12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

歌诀:

小儿腹痛芪朮风,

蓝根、芍、草、甲、蜈蚣,

丹皮、乌药腹部病。

小儿腹痛拔火罐:

神阙、中脘、阿是点。

不食生冷防外感,

讲卫生要保暖。

52.13小儿湿疹(对称性、反复发作)

歌诀:

小儿湿疹:玉屏风(散),

荆芥、灵仙、草、土苓,

蝉衣、茯苓、苦参用。

氧化锌粉外奇功。

辛辣刺激食不用,

衣服宽松又卫生。

52.14小儿便秘

歌诀:

小儿便秘玉屏风,

玉竹、黄、草、白朮生,

三仙、玄参、地、麦冬。

防风通圣丸服用,

吃水果和多运动。

52.15小儿五软(颈软、手软、足软)

歌诀:

六味、膝、茸补肾丸;

扶元:八珍、神、菖、远,

山药、黄芪、姜、枣煎,

交替服治儿五软,

针灸配合效更显。

52.16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及接种疫苗种类

一.新生儿一卡介苗.

二.2月龄一3价白色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1粒.

三.3月龄一3价白色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1粒.

百白破三联针1针(第一针).

四.4月龄一3价白色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1粒.

百白破三联针1针(第二针).

五.5月龄一百白破三眹针1针(第三针).

六.8月龄一麻疹疫苗1针.

七.1岁一百白破三联针1针(加强).

八.4岁一3价小儿麻痹混合糖丸活疫苗1粒(

加强).

九.7岁一麻疹疫苗、卡介苗、吸附精制百白

破疫苗、乙脑疫苗.

十.12岁一卡介苗(农村).

十一.13岁一乙脑疫苗.

52.17孩子聪明六先兆

一.两岁左右的孩子能使用比较复杂的词汇。

二.两三岁的孩子善于观察,非常好奇,向大人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

三.记忆力强,三四岁就能背一些诗词,或讲

一些大人给他讲过的,情节比较复杂的故事。

四.思维比较高度集中,两三岁左右便能全神贯注地听5分钟或更长时间故事。

五.具有理解复杂问题和抽象概念的能力,不说词不达意的话。

六.具有广泛的兴趣与爱好,—个有天赋的孩子,爱玩游戏、唱歌、跳舞、看小画书,对什么都感兴趣,并有一定的持久性。

52.18治理瘦弱儿童

—.何谓瘦弱儿童:

1.1体重低于同年龄儿童体重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曰瘦。

1.2多病曰弱。

二.瘦弱儿童的病因:

2.1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系统未发育成熟,功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

2.2免疫系统功能未臻完善,而其物质基础并不厚实,这样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2.3小儿患病期间,食欲不好,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加上疾病的消耗,致使病后营养缺乏,反复多次,除了体重不下或下降外,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

三.治理:

3.1合理饮食,增加营养供给;

3.2做好儿童日常生活的护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睡眠习惯;

3.3注意体格锻炼,做好预防保健。

3.4辨证施治一服用玉屏风散、麦味地黄丸、

保和丸、王氏保赤丸、健脾散、生脉饮、归脾丸、龙牡冲剂、小儿七珍丹.

53.经穴养生

A.功效一

〈1〉针推人体的经络穴位,可以达到养生疗疾的目的(治病步骤:—针二灸三服药)。

〈2〉灸人体经络穴位,可以行气活血、温经通络。

〈3〉在人体经络穴位拔罐,可以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俗话说“有病拔罐,病去—半”)。

〈4〉按经络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B.穴位一

〈1〉中医保健五大要穴:

五大要穴要牢记:

膻中.关元.足三里,

三阴交和涌泉兮。

〈2〉针灸十要穴:

肚腹:三里.四白求,

腰背:殷门.委中留,

头项:后溪并列缺,

面口:合谷收,

酸痛:取阿是,

胸胁:公孙.内关谋。

〈3〉八会穴:

脏会章门.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筋(会)阳陵泉,

血会膈俞.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位背上端,

髓(会)绝骨.八会全。

〈4〉八法八穴主治:

内关.公孙:阴维冲,(通阴维脉.冲脉)

主治:上腹与心胸。

申脉.后溪:耳项颈,(治耳.项.颈部病)

阳跷.督脉两合用。(通阳跷脉.督脉)

外关.临泣:阳维带,(通阳维脉.带脉)

锐眦.耳后.颊病哉。(目锐眦.面颊病)

列缺.照海:任阴跷脉,(通任脉.阴跷脉)

主脏腑.咽喉与胸膈。

〈5〉回阳九针穴:

合谷.环跳.足三里,

中脘.涌泉和太溪,

哑门.劳宫.三阴(交)取,

此九穴位回阳宜。

〈6〉妇科十大要穴:

一.神阙:(气舎、脐中、气合).

功效一

1.1隔盐灸一治阳气衰,下元虚损(命门真气所系);

1.2加关元一治虚寒痛经、闭经、经后期、不孕;

1.3加气海一治崩漏、经多、经先期。

二.气海:(脖胦、下肓).

功效一治气虚、气滞之疾。

三.关元:(次门、下纪、大中极).

功效一补肾、培元、调补冲任。

四.肾俞:

功效一泌尿、生殖之要穴。

五.血海:(百虫窠)

功效一血之诸病。

六.合谷:(虎口)

功效一通经。

七.足三里:(下陵、鬼邪)

功效一健脾胃、补后天、通经止痛。

八.三阴交:(太阴)

功效一补肝肾、健脾之要穴。

九.太溪:(吕细)

功效一为肾之要穴。

十隐白:(鬼垒)

功效一善治出血,实为止血要穴。

歌诀:

妇科十大穴牢记:

神阙气海关元肾俞,

血海合谷足三里,

三阴交太溪隐白齐。

〈7〉耳病六穴:

中渚.外关.翳风,

足临泣.耳门.听宫,

统治一切耳病。

〈8〉眼病六穴:

三里.合谷.丝竹空,

头维.攒竹与睛明,

统治一切眼疾病。

(0)

相关推荐

  • 【执业医师】紧贴考纲!这50个常考方剂歌诀,请立刻收藏!

    距离实践技能考试还剩67天 前几天小执医给大家规划了70天冲刺复习计划,不知道大家开始复习没有.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50个常考方剂歌诀,赶快背起来吧! ■ ■ ■ ■ 1.小青龙汤 ...

  • 肾的问题--肾高压的中医诊疗

    08 - 辛.梁冬对话倪海厦3上--肾高血压的中医诊疗 针对高血压把堵塞的部分冲破溢血出来,绝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血压的原因,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都是肾脏功能有问题引起的. 因为肾脏功能出现 ...

  •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 ...

  • 腮腺炎中医诊疗一例(跟师笔记)2020年...

    2020年04月28日 姓名:黄某某 : 性别:女        年龄:42 主  诉:左腮腺肿痛2天: 现病史: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腮腺红肿热痛,触痛明显,口稍干,咽痛,纳可,寐安,双手冰冷,大 ...

  • 国学文化太美-常见疾病中医诊疗【不断更新中】

    {失眠.心脏病.肿瘤.癌症.糖尿病.皮肤病,儿科...} 1.1 失眠问题 1.国学堂--失眠的中医诊疗 2.21天冥想之旅话语引导(1--21) 3.国学堂--中医阴阳智慧.己.[睡眠·失眠] 4. ...

  •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ZY/T001.9~94 ...

  • 老年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发布,官方点名这些药

    来源 / 山西省卫健委 老年人最常见的几类疾病怎么治?这份参考书式的诊疗模板,建议所有基层医生收藏 山西省发布<老年人咳嗽.眩晕.中风.不寐.消渴.胸痹等6种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诊疗方案(202 ...

  •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

    孙会斌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 昨天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 ...

  •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慢性的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退性行病变. ( ...

  •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昨天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GB/16751.2-1997)>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