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释义
大成拳释义
一,大成拳是一种特殊拳学。
何谓特殊拳学?这里先看芗老的原话。他在《大成拳论》中说:
“余本四十余年习拳经验,探其真义之所在,参以学理,证以体认,祛其弊,发其秘,舍短取长,去伪存真,融会贯通,以发扬光大之,另成一种特殊拳学,而友人多试之甜蜜,习之愉快,因佥以“大成”二字名吾拳,欲却之而无从也,随听之而言。”
这就大成拳名的由来,从这段话中,可明白地看出,大成拳的实质是王芗斋先生新创的一种特殊拳学。
由此,既然为特殊拳学,就得有其特殊性。要弄明白何其为特殊拳学?就要体察其特殊性在何方?下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成拳进行释义,尽可能追本溯源、穷精发微,与同道共同研讨。
其一,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集四十余年习拳的真义而创造的。
其中主要汇集了形意、八卦、太极、少林、鹤拳等拳种之精华。他在《拳学新编》中说:
“该桩(指大成桩)的整体间架形骸,外形和内意,首自少林拳的'立禅功’,其中融进形意拳早期'静立功’的要领,还包有太极拳'立养’原则而成。”所以有太极之柔,少林之刚,形意之勇,八卦之利以及鹤拳之潇洒飘逸。”
其 二,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依拳学之原则原理,建立在“儒、释、道、医、兵的理论基础上的,是集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他在《拳经述径》中写道:“拳理有借于佛、道、儒、医,但莫迷信于牵强受制”。此话表明,芗老自认是借儒、释、道、医之法理来提高练拳的功法和境界。但又辩证地认识到,要不迷不牵不受。
经过对大成拳的体认和研析,我们会发现芗老是集文化的大成者。
他借儒家“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之意,立拳家“守中用中,得其环中”之理。
借佛家“四大皆空”、“虚空生妙有'之意,立拳家“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之理。
借道家“无为,而无所不为”之意,立拳家“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已之动”之理。
借医家“上医治未病”之意,立拳家养生健体之道。
借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而成“拳拳服膺'之拳,借兵家谋“全胜'之境而成“全拳”之道。
芗老亦明示大成拳与哲理之关系。他说:
一,庄子曰“物物非物“。意即使物质成为物质,并非物质。本拳主张一切力量部是精神之集合。亦可谓力者非力也。
二,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本拳亦主张“有为之为出于无为',“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已之动”。
三,老子曰“反者道之动”。本拳主张“力生有两,两则能一“。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对立统一。即谓“矛盾错综须统一也”。
四,佛门禅宗有云:“万法皆空,即为实象“。本拳主张“各项力量部由浑元阔大,空洞无我产生而来。因此教人“虚无求切实,运用在虚空”。
五,禅宗又云:“无法无执”。本拳则又主张“一法不立,无执破执“。六,明代学者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之说,本拳则主张“发挥良能之论。”(《论桩功与四形》)
这就将大成拳拳理与儒、释、道哲理的关系说的明明白白了。
其三,大成拳的训练功法体系完全创新。体现为:
①摒弃套路,创新炼拳的七步功法,即:站桩、试力、摩擦步、试声、单双操手、推手、实做。
②反对招式和方法,芗老认为:“大成拳即大乘拳也,不立招数,乃透彻之悟也。'(《大成拳谱·绪言》) 他深刻地认为“用法则术罄”。(《大成拳论》)明确了对方法、招式的反对。
③反对用力(蛮力,拙力),彰显意中力。他说“用力则滞,用意则灵”,“用神用意不用力'。讲清了对蛮力,拙力的否定。从而推崇意中力,自然力。
④提倡养炼合一。认为养与炼是一回事,养中有炼,炼中存养,养炼合一。
芗老认为:“休息与锻炼相结合是大成拳的特点。……大成拳主张养神,把过于疲劳的局部神经放松下来。同时,又使平日活动过少的神经和器官活动起来,遂步使这两部分的运动量趋于一致,求得全身活动的均匀性。这就是在休息时有锻炼,使气血不养自养,肌肉不练自练,同时又是种锻炼方法,在练习中得到休息、恢复和调整。”(《大成拳浅谈》)这是重视养生的一面。
从重视技击的另一面看,芗老认为:“撑抱之养生桩中,意感形力中包含技击之要。……和协而互辅,统达而圆融,更含精神之假借,意念之诱导,呼吸之匀静,气势之豪雄,形力之适法等要素。'(《王芗斋先生谈话录》)。
在《大成拳谱》中,芗老进一步指出:“站桩是大成拳的基础,站桩能恢复人的本能活力。……人的这种活力,就是整劲。用大成拳术语说,叫做六争力,也叫爆炸力。站混元桩就是要站出这钟六争力。……站桩时,在意念里要上下相争、左右相争、前后相争。不论从哪一方面,有人一触即刻六面爆炸。久之,内劲真力即本能活力,自然而生。”
这就是大成拳养生与技击,养练合一的深刻内涵。所以大成拳大道至简,养生、锻炼、技击,修身、修心、合道可以一桩成就。
其四,大成拳的功法独特而完备。综要概括而言,大成拳以站桩为核心,以精神意念为引导,以筋骨锻炼为基础,以下上相引为主轴,以螺旋、缠绕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松、静、自然为起修平台,以直接培养和运用“浑元力”为训练原则。以放弃套路,培养功力为创新。反对拙力,招式和方法,强调培养意中力和自然力,以期达到从精神到肢体,由肢体到外界的高度协调统一。并在运动中发挥精神与肢体本身内在的能量和潜力,形成本能活力。达到有感皆应,一触即发之功态。最终达成养练一体,神、意、气、力合一的完美状态。并由此援拳入道,阶及神明,修成空洞无我,浑元阔大的自然全拳。
其五,大成拳立意高运,气象宏大,拳无止境。
芗老认为:“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须以大成为志焉。”(《大成拳谱》)明确道出了大成拳的立意和志向是以大成为志的。
他认为:禅家乘有大小,宗有南北。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藏,悟第一要义。论拳如论禅,内家拳则第一义也,外家拳则小乘禅,已落第二义矣。大成拳,即大乘拳也。(《大成拳谱》)
芗老的这段话,亦体现了大成拳的气象宏大,是内含第一义的大乘拳法。习拳取法乎上,唯大成拳为上善。
芗老是真正得道高人,在这种把握高度和真义的状态中, 他又很清醒地认识到拳法是无止境的。他引用庄子的话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 认为“只要时间不停止,任何事情都会出现,只要随着时间的向前推动,从大成拳上现有的内容还可以推出很多的东西来。从这个意义讲,大成拳至此还没有完。大成拳还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大成拳谱》) 体现了艺不终歇,拳无止境,源头活水,永续发展的勃勃生机。
其六,据于以上五个方面,我们基本可以得到大成拳的完整定义。即:
大成拳是一种以中国文化精神为指导,以儒、释、道、医、兵诸家为理论内核,集王芗斋先生四十余年习拳的真义,在研究形意、太极、八卦、少林、鹤拳等拳种的基础上,去其弊、发其秘,去伪存真、舍短取长,融汇贯通并发扬光大的一种中国特殊拳学,是立意高远,气象宏大拳无止境的大成大乘之拳。
大成拳以七步功法为训练体系,以站桩为核心,以精神意念为引导,以筋骨锻炼为基础,以下上相引为主轴,以螺旋、缠绕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松、静、自然为起修平台,以直接培养和运用“浑元力”为训练原则。以期达到从精神到肢体,由肢体到外界的高度协调统一。并在运动中发挥精神与肢体本身内在的能量和潜力,形成本能活力。达到有感皆应,一触即发之状态。最终达成养练一体,神、意、气、力合一的完美状态。并由此援拳入道,阶及神明,修成空洞无我,浑元阔大的自然全拳。
所以,大成拳是一种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内核的,源于武术又高于武术的特殊拳学。立意高运,气象宏大并将在传承发展中与时俱进。大成拳提倡拳种务实创新,拳法要有源头活水,又要开放包容,鲜活精进。并期待大成拳达成融技击,养身,修心,合道为一体的,传灯无尽的文化哲学拳,大道自然拳。
二,对大成拳定义中几个关键概念的阐释
1,“大成拳以上下相引为主轴”。讲的是练成经纬劲。顾名思义,上下为经,左右为纬。练功之时,脚下沉,头上引,形成二争力,是经劲的体认和形成,这是主轴。芗老言是∵上下枢纽,曲折百绕,垂线直乘,拧裹紧涨。“ “横竖撑抱互为根”。人立于天地之间,靠主轴经劲来接引,芗老认为:其抽拨之力,要与天地相争。' 所以,大成拳练的是天、地、人,是哲学拳、自然拳。
纬劲左右横劲。要外撑内抱,内裹外牵。如芗老言之“横撑竖裹'。即经劲与纬经相交,从体内说是形成十字劲,从体外言即经纬劲。体内加体外的综合力就是浑元力。外放运用则为螺旋力,惊弹力,爆炸力。所以芗老说,“本拳是在十字路口求生活也。” 多一秒则过,少一秒不足,上一分则多,下一分则少。前,后,左,右,上,下皆不能动,没有方向,没有时间。诚如芗老所言:“种种都是矛盾的矛盾,参互错综而为。”定在十字之中,是为浑元之境。在此状态中,形则呆若木鸡,神则虚灵默守,心中了了分明。这就是拳的定境。若遇外力,则有感皆应,一触即发。
2,“大成拳以螺旋,缠绕为基本运动形式”。是指做拳搭手时的缠绕运劲。即如蛇缠手,搭手不丢,沾粘连随,逢力必棚,逢棚必滚,逢滚必转,逢转必引,逢引必放,放即归元。芗老说:意之所向,神即前往,全身因之运动而行发力,一动便觉,一觉便转,久之归于自然。全身舒适如无力,其气力才能畅达周身;应运外发,无往不利”。在虚实实虚得到中平。这即是芗老说的“要做到圆融的的圆融,还要返回来学初步'的意思,这个初步不仅是初级,更含有本原、本身、本能、本体之意。芗老说:“意存动之先,为习拳要诀。古人千万语,尽于此也”。
在行拳练功过程中,要体识螺旋和缠绕实为一体,要螺旋必缠绕,要缠绕必螺旋。所以大成拳有拳诀曰;“要学拳,先画圆,拳练好,圆画小。” 在一个打击点上迅速地画圆,送上螺丝缠绕,劲透敌背,实非一般功夫。芗老说:“虚处不击击实处,要知实处是真虚'的奥义即如此。
这其间用的是缠丝劲和螺旋力,亦是宇宙运行,社会螺旋发展的规律。地球有公转自转,人类社会螺旋向前发展。这与行拳时的基本形式吻合,故行拳可处处走螺旋,无处不螺旋。要借得宇宙无穷力,上天下地,拳行洪荒,无他相,无我相,无众生相。周易亦云:“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遣'。
3,大成拳以“松、静、自然”为起修平台。是指三个方面。第一,“松'为形体放松,肌肉下坠,气血川流。故芗老言“形体愈松,血液多循环愈畅,气力增长愈快。”
第二,“静'为心静,意静,芗老认为无念无我皆谓之静。他说:“意真之谓无念,无念即为静。无念之谓无我,无我即为静。” 真正入静后可以一念不染,一尘不起,一羽不动,一蚊不落。“
第三,自然'指通体自然,芗老说:“体认于松静,内外皆为天然。' 可以自然融为一体,和光同尘。芗老说“久之本能发,而灵光现',这是一种定境。入定境则神识出,河山朗照,飘飘渺渺。这是大成拳的起修平台基础,也是大成拳可实修的境界。
4,“大成拳以直接培养浑元力为训练原则”。是指大成拳是以培养浑元力为鹄的的,这是练习大成拳的根本原则。何谓浑元力?这是个核心问题。除以上所述“十字劲”和“经纬劲'之外,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还须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加以深入描述。我们先说否定方面,即浑元力不是什么?
首先,浑元力不是拙力。拙力在通常意义上,指的是本力和蛮力。本力是一个人本身通过骨骼肌肉自然发育而存在的力量。一个人的骨骼肌肉发达,本力就自然强大。蛮力是指最大限度地使用本力,甚至依赖本力。认为力大就能胜,有一力降十会之说。但这个显然不是浑元力。
其次,浑元力不是直力。浑元力不是简单直接的力量。不是以大力压小力。而是讲究曲线,讲究时间和方向的画圆。以整体带本力,是弧线力和穿透力的结合。
第三,浑元力不是局部力,不是通过手、脚长距离挥拳、踢腿产生的力,而是通过整体的筋骨作功,近距离或无距离产生的整体缠绕螺旋之力。有惊炸,暴发,冷脆,穿透之劲。
从肯定方面说,浑元力是培养出来的。是通过人体中二争力和矛盾力的统一融合产生的。是对人体经纬劲的统摄。所以,练浑元力的道路就是练二争力和矛盾力,并将二者融合统一。大成拳的七步功法就是彻底解决这个事。
值得注意的事,浑元力是个本体,它统摄了本力,有意本能和无意本能。它没有时间,没有方向,是一个真正的浑元,独立、鲜活地存在,所以可以有感皆应,一触即发。
正是因为如此,浑元力可与天地浑元,可以借得地心力,宇宙力,可以力透万山重。
5,意中力与自然力
芗老认为,“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结。周身含蓄,紧密结合,一致而为用“。“用意不用力而得力“即为意中力。这就明确指明是由精神假借和意念诱导下而自然产生之力。在这个意义上,相当于自然力。
芗老说:“至于用力之法,浑元之要,……只在神经支配之大意,即心意之领导与全体内外之工作如何?所有一切力量,都是筋肉动荡与思想假借参互而为。”
至于自然力,则比意中力更上一层。更多指向无意、无我,是一任自然的状态。接近于本能天然。从意中力递进到自然力,是一种更自然、自如、自在、更进乎于本能,是更加合意近道的境界。所以芗老说:“本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练。'(《大成拳论》)
6,“神意气力合为一体”与“合意运动'。是指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中,与大气相结合,抱一浑元,虚灵顶劲,一顺自然。在行功中先行以意领劲,合乎本意,形成合意之运动,进而在有意与无意间,过渡到无感的运动,似有若无,绵绵若存。最后物我双忘,进入到自动自发的本能运动。在这种状态中,神、意、气、力是合一的,是整体而无局部。外放则为整劲,而这种外放之境会显示为轻描淡写,长袖善舞,弹指一挥间。芗老说:“操拳能做到,不用心处方好,写意二字最微妙'。“技到无心,信手即真“(《大成拳谱》)。入得本能之境时,是“随时欲发,应手便是”(《大成拳浅谈》),有感皆应,随心所欲,天然浑成。
对于神意气力合一,芗老明说:“合意运动”指本意运动,顺应意的支配,行成运动。如达到无感觉的受意运动,是有意无意间之运动。再达本能运动是“自动运动”的境界过程,所以方能获得神、意、气、力、入于化境。'(《王芗斋先生言谈录》)
“总之须要神、形、意、力成为一贯,亦须四心相和合(四心者,即顶心、本心、手心、足心是也),神经统一,一动无不动,亦更无微而不合,四肢百骸,悉在其中,不执着,不停断,再与大气相呼应,各点力之松劲,互以为用,庶乎可也。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着己身,永无是处”(《大成拳论》。
在《拳学新编》中,芗老进一步指出,“合意运动,心理学家谓之本能运动,是由意(运动神经察觉能力)来考查全身之需要,顺意之支配,而为运动。系出于自主,而顺一于自然。所以本能运动是身心一致,合于需要一乙运动,有益无损之运动也。
本能运动分有意与自动运动。有意运动,是基于心意支配之运动,作到妙处则成为自动运动,不感觉受意之支配,而其运动无有不合意者。习拳原为发达本能运动之工作,非臻于自动运动之境不能得力得气得神而入化境。”
可见,大成拳的最高境界就是获得自动、自如、自在的本能运动。
三,结语
以芗老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芗老说:“吾拳之基础,多来源于传统,余虽尽心参求,对国术精粹、内涵有所总结。并倡导新拳,立足取精华而去糟粕,参究其理,重行体认。然吾辈诸人皆幼从旧学,虽在一生中为研求拳学精髓尽心效力,深研拳理,在承继前人之基础上,参以最新之现代学术,以解吾拳之奥,令其合于自然之法则,科学之规律。开其塞,通其理,方能解其学,参其道,而达其用也。日后门人如从科学、哲学、学术角度参究吾学,释明理法,使拳学更进细研,入微理法,统一诸功,完善吾学理论,功法体系者,适于现代之潮流,又不失传统原始之拳意,其功大矣!吾拳得传于后世矣!
芗老已逝!斯言警行!传习后人!传灯铭心!
二零一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写讫于上海寓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