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孝敬中思孝道——《论语》悟读【21】
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
《论语》第二篇第五章: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樊迟御(驾车),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问:“怎样是孝道?”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的准则。”一日,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注】孟懿子:鲁国孟孙氏第九代宗主,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谥号懿。
【悟读】
在细微处见精神,于孝敬中思孝道。
无违,杨伯峻先生讲,黄式三《论语后案》说:“《左传》桓公二年云'昭德塞违’、'灭德立违’、'君违,不忘谏之以德’,六年《传》去'有嘉德而无违心’,襄公二十六年《传》云'正其违而治其烦’……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所以,杨先生将“违”译作“违礼”。即不违背礼的准则。
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对无违的解释。
中国古代,对父母尽孝是有很多规矩的。早晚要行跪拜之礼,对父母要和颜悦色,要毕恭毕敬。这些仪式和礼节,是当时社会的等级秩序、权威存在的一种体现方式。有些礼仪,今天或已过时。但是,“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毋庸置疑,孝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孝文化在一个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延续的。传统的孝道伦理中,“孝”最早作为一个伦理观念被提出,是在西周时期。从周公到孔子、曾子、孟子,经过了初生,成熟到完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如此的昌盛,自强不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孝。孝乃文明始,孝为百行源。
养孝是指从物质方面孝顺父母,待父母以暖饱,是一种低层次的孝顺;
敬孝是指从内心里孝敬父母,让父母心情愉悦,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孝。
如今的年轻人,对于孝的理解,大多处于浅层认知。他们大多以为物质方面的关心关注即为孝,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孝。究其原因,其一,或许是对于孝的深意理解不够;其二,或许年轻人多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家园,不喜欢老人们的唠叨;其三或许是借口生活压力太大,打拼世界太累。原因种种,总之是忽略了与父母的沟通,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父母即天地,恩情盖乾坤。
《增广贤文》中写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羊羔会跪下感恩母乳之情,小乌鸦有衔食喂母之义,连动物都知道要感恩父母,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呢?
于孝敬中思孝道。一声问候,一个电话,一个微笑,一个关怀,一次沟通,也是一种了不起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