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影响下的赏石文化:奇石审美导向从日本到台湾再到中国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的赏石文化几乎是停滞的。同一时期因为台湾的经济发展较快,赏石艺术开始在岛内士绅间流行,在1967年左右台湾民间成立了第一个地方上赏石团体“花莲县奇石联谊会”。1969年台湾省成立省级赏石协会组织。之后岛内陆续有赏石团体和奇石博物馆成立。台湾的赏石同仁也出版了一些赏石专著。
刚开始的时候,台湾赏石界接受和参考日本的赏石思想。日本的赏石品种比较少,但是他们对奇石的研究和认识非常深刻,他们摆设奇石的手法比较细腻考究。日本观赏石以水石为主,日本人也把观赏石统称为“水石”。日本人对艺术的追求比较严谨,这一点在赏石文化上也能表现出来。他们摆放水石,人工做的底座、托盘非常考究,并且还要找专业的画家给水石配画。日本的奇石从业者很受尊敬,他们被人称为“大师”,他们不仅卖石头还出书、讲学、带学生。
赏石在台湾岛内兴起以后,关于台湾赏石的定位在业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主张传统赏石观,有人推崇日本水石美学,有人力主赏石文化的本土创意思维。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达成了立足本土文化,吸收优秀文化的共识,同时为了区分日本的“水石”和韩国的“寿石”,台湾赏石界决定以雅石来称呼奇石。
日本水石受中国唐宋时期赏石玩赏理念的影响以及佛教禅宗理念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日本很注重自然景观的造型石,尤其喜欢山形石,他们对于抽象的造型石和画面石则极少涉及。日本水石以“静”、“禅”、“空”、“寂”、“幽”为特点,相对于中国传统赏石而言也是比较独特的。台湾赏石种类相对于日本而言要丰富得多,台湾赏石界对各类奇石也有很强的包容性。台湾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中国大陆相近,台湾人的奇石玩法我们也很好接受。台湾人玩石头也是喜欢玩岩石类奇石,对于矿物类、化石类奇石较少关注。台湾赏石界在1988年左右开始,玩石头的人数开始成倍增加。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国大陆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开始增大。我国大陆的赏石文化也开始复苏并逐步繁荣,赏石经济在2013年左右达到高潮。2005年中国观赏石协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观赏石文化真正进入繁荣期。近年来由于日本经济疲软,日本的赏石风气也逐渐式微,日本的赏石理论也在台湾和大陆边缘化。
近年来由于大陆经济相对坚挺并且由于玩石头的人群体量较大,中国大陆成了赏石文化的中心和最主要的赏石市场。早先年从大陆流向日本、台湾的奇石也开始回流,中国大陆的赏石审美也开始影响台湾、日本、韩国市场。中国赏石理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时也借鉴了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赏石理论,最终提出了适应现代赏石文化发展的赏石4字诀“质、形、色、纹”。
现在观赏石的玩法也是多种多样,文化也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赏石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构建和完善,赏石市场也变得更加规范。总的来说赏石市场的繁荣和赏石审美导向主要受经济影响较大,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