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昂60岁后的行书神作,达到“人书俱老”之境,堪称神来之笔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一种境界叫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就是说一个人对书法获得深刻的领悟和真正的把握,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可能当你将书法练到炉火纯青的时候,你可能已然垂垂老矣。
然而这个时候写出来的书法,人与书相结合,才是真正的千古佳作,书法史上的神级作品!
书法史上,智永和尚三十年写字不下楼;张芝练字池水尽墨;清朝邓石如每日昧爽起,研墨仇盘,系夜分黑尽,寒暑不辍……这些书法宗师们,全都是达到“人书俱老”之境的高手。
再如元朝时期的顶流书法家赵子昂,亦是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
赵子昂是赵宋皇族后裔,后来去了元朝做官,做到了一品大员的同时,也成为了很多文人士子口中的“贰臣”。
他这一生都在研习书法,他位列楷书四大家之一,初学高宗赵构,后学王羲之,直接晋人,他扛起元朝书坛复古大旗,开辟一代新风,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元朝书法第一人”!
《元史》评价他:“子昂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在他60岁后,晚年时候,曾经写过一幅作品,名为《前出师表》。
此作的原文作者,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他在北伐曹魏之前写下此文,对后主刘禅加以劝谏、阐述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这篇文章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先帝创业未半,而半道崩殂”。
而赵子昂所写的《前出师表》乃是行书写就,字里行间有“二王”书风神髓,在用笔精致、结体严谨的基础上,注重了笔力深沉扎实,笔势雄健有力,恣意放纵,从而将苍劲老到与姿致洒脱融为一体,达到了“入神坐照”的境界,端的是一幅千古佳作。
这幅行书作品,虽然不是赵子昂最为经典的书法,然而信笔写来,点画顾盼呼应,使转轻灵随度,结构疏密得宜,赵氏风格满满,正是赵氏神气内敛、人书俱老的代表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