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好莫若质兼文——《论语》悟读【281】

质文兼备,谓之君子。

《论语》第十二篇第八章:

【原文】

棘子成(卫国大夫)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话一说出,收不回来),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犹犬羊之鞟。”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追求内在品质就可以了,何必讲求那些文章礼仪呢?”子贡听了说道:“可惜啊,夫子您对于君子的议论!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果如您所言,文即质,质即文,那么虎豹的皮跟狗羊的皮没什么区别了?”

【悟读】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是夫子在《雍也》篇中关于“文与质”关系的表述,本章是子贡对卫国大夫棘子成重质抑文说法的矫正。

何谓,质指的是君子的本质和内在,包括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正直、忠诚、公道、平和的品格以及渊博的知识修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等。

何谓,文指的是君子的外表和外显,包括衣着佩饰、言谈举止、举手抬足的表现等。

“质而无文,其行不远;文而无质,其行不久。”子贡倡导的“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强调“质”与“文”对于君子的同等重要。作为君子,应该是本质与外表的有机统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质文兼备,对于一个君子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其实,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也是极其重要的。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其哲学思想可谓非常之发达,然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等诸多原因,始终难以发展为一个富强之大国,其文明也就难以延续,就是文质不相称的必然现象。

质文兼备,仁礼相彰。

儒家一贯主张仁质礼表内外兼修的君子修身之学,这一理念至今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