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中医的几种途径(三)

讲述/文稿统筹:孙洁

文稿整理:王红宇、陈宏芸、汤琪

文稿校对:岑秉融      编辑:亦徳

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从四小经典入手学习中医。

那么这个四小经典是哪四小经典呢?这个其实是有争议的。因为过去的话,其实我们无所谓说有“四小经典”这个概念,只不过是在建国以后呢,首先是出现了四大经典这个概念,然后就有人与四大经典相对应,他就提出了一个四小经典。

那四小经典到底是哪四本书呢?这个是有些争议的。

通常来说我们认为的四小经典呢,是《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

但是也有人呢,把《药性歌括四百味》放进去。那么肯定要去掉一本书,有去掉《医学三字经》的,有去掉这个《濒湖脉学》的,还有人把《医宗金鉴》放进去。

我个人觉得,《医宗金鉴》应该是一个单独的门类。

因为《医宗金鉴》这本书啊,或者说这套书啊,它其实就是清代的时候太医院的教材。太医院编写出来以后呢,是面向全国发行的。

所有的人,你要想学医,在清朝要想学医,你就得先看《医宗金鉴》,考试也是以《医宗金鉴》为蓝本的,这道题总要有标准答案吧,那这个标准答案到哪里找呢,就在《医宗金鉴》里找。

所以《医宗金鉴》其实是非常完备的一个体系。

读过《医宗金鉴》完全没有必要再去读《药性赋》、《汤头歌诀》。不是说不能读,而是他们的内容已经包括在《医宗金鉴》里了。

所以我觉得从四小经典入手这个途径来说呀,《医宗金鉴》可以作为单独的门类。

就是说它他其实跟从《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这方面入手的思路是非常接近的,是平行的。

那么《药性赋》这几本书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这几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浅显易懂,它对于读者的文化水平,或者说基础水平要求呢其实并不高。还是刚才那句话,就是高中水平就足够读了,初中水平也能认完它上面所有的字,而不存在阅读上的困难。而且文字也非常的浅显。

01

比如说《医学三字经》就是三字一句,跟过去的蒙学的《三字经》形式上非常的类似。

它的作者陈修园在这个三字底下呢,通常会加一些注释,解释一下三个字是什么意思。所以这一本书看起来就非常的轻松,但是实际上把中医的理法方药内容全部都概括在里头了。

所以入手的时候从《医学三字经》这样的书入手,可以非常快速的帮你了解中医的整体纲要。

02

《药性赋》是用赋文的文体来写的,所以读起来非常的朗朗上口,文字也不长,一共也就是寒、热、温、凉、平五篇嘛。

那么把它背会、或者把它读熟,我们常见的这些药物的功效,基本上就知道了,也就可以用于之后的指导临床用药。或者是对食疗感兴趣,指导食疗上的药物配伍,都可以。

但是《药性赋》讲的药味毕竟还是不够多,所以就用《药性歌括四百味》来进行补充。

《药性歌括四百味》,四百味嘛,这个书名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所以它讲的中药的味数要比《药性赋》多得多,一共有四百味。

四百味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一般来说一个小型的中药房,就是是三百多味左右的中药;一个中型的中药房大概也就是六百多味;一个大型的中药房可能会有一千多味,不太会到二千味,一般在一千五百味上下。

所以,如果熟知了四百味中药的话,基本上常见的中药都了解了。我们从本科教育来说的话,也是只要求学三百多味药,还不到四百味。

所以《药性赋》和《药性歌括四百味》这两本书如果读懂了,背熟了,中药的一般使用基本上没问题了。

03

但是我们知道中医看病是讲处方的,要开方。那这方怎么开,它不会是一个药物的堆砌。

组方本身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学这门学问之前,我们要先把前人最经典的方子先学会。那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那怎么记这些方子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背歌诀,所以就有了《汤头歌诀》。

为什么叫汤头歌诀呢?因为这个歌诀的特点就是在每一首歌诀开篇都是这个汤剂的名字。

比方说这个四君子汤,它开篇就是: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比方说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

它都是把这个方名放在这首歌诀的最开头,所以叫《汤头歌诀》。

背诵汤头歌诀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汤头歌诀》除了能帮助我们记忆方子有哪些药组成以外,它还包括了这个方子的主治和组方特点。这个是我们编顺口溜完全不能达到的。

比方说我们刚才讲的四君子汤,它的方歌第一句就是“四君子汤中和义”,所以四君子汤最大的特点就是中正平和,它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了。

所以汤头歌诀背诵下来之后,对方剂可以有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了解。

更关键的是《汤头歌诀》所含盖的方子基本上把重点处方都含盖了。可以说内外妇儿的常用方没有超出《汤头歌诀》的范围。

所以这本书读懂了以后,方剂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了,而且它同时介绍了方剂的组成特点和规律,就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再研究其它的方剂,就具备了一个基础。

04

《濒湖脉学》主要是讲脉学,讲诊断。它是李时珍写的,李时珍号濒湖,所以叫《濒湖脉学》。

这本书可以说是集到李时珍之前的脉学之大成。它问世以后呢,也就成为了最常用的,脉学学习的参考书。

比方说我们在学中医诊断学的时候,中医诊断学里面也讲过脉,但是脉学大概也就是讲两次课。两次就四堂课吧,就四堂课左右的内容。

有的老师可能比较重视脉学,可以讲到六堂课。那么这六堂课讲的脉学的基础,基本上都基于《濒湖脉学》的,老师就建议我们还是把《濒湖脉学》的歌诀都背下来。

《濒湖脉学》它分为七言诀和四言诀。我们常用的还是七言诀,但是对临床来说,四言诀也是非常有用的。

它的这个七言诀包括脉象是什么表现、它是什么主病、要与哪些其他的脉象相鉴别、如何去鉴别都有涉及。分别称为体状诗、相类诗和主病诗,有长有短,总共七言诀加在一起也只有4000字左右,所以如果记忆不是很糟糕的话,稍微用点儿心,应该就能背下来。

这么说吧,如果能把《濒湖脉学》的七言诀背下来,然后平时你临床诊断也好,多摸一些人的脉,入门至少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

那么,四小经典这几本书都读熟,都看懂以后呢,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然后选一些小册子来进一步深入地学习了。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