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商都中学高十一、十二班聚会侧记
2010年8月2至4日,原商都中学高中十一、十二班学生聚会,我受他们的邀请,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学生们分别从北京、深圳等地,纷纷赶回商都一中,与在故乡的同学们聚会。离别母校四十五年后,今天又能欢聚在一起,实在难得。曾经,我担任过他们的生物课老师,所以,感触颇多。
四十五年的时光瞬间即逝,往昔历历在目。这一届学生,是在商都一中的前身商都中学完成三年高中学业的。原来的校舍已不复存在。那是由张家口建筑工程队建于20世纪50年代承建的一些砖瓦结构平房,他们在这样的教室和宿舍里度过了三年难忘的学习生活。那时的晚自习点的是煤油灯。九点钟之前,学生是不可以离开教室的。
当时,他们在简陋的实验室,完成了理、化、生的实验教学;可演示实验开出率竟达到百分之百,分组实验开出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许多实验题目,都是通过老师们自制教具完成的。这两个班的高中生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以这种可贵的精神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的。有一年,化学实验没有了硫酸,我和赵连生老师骑着自行车,用三天的时间去张家口驮回了硫酸,没喊一声苦,没叫一声累,更没向学校要一分报酬。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为了学生,什么苦都能吃得下。对我们来说,再苦再累也是应该的,压根没有想过报酬的事情。这成了这次聚会同学们的一个热门话题;言谈话语之间,都是对老师们的一片赞美和感激之情。
当时,这两个班的同学们在简陋的操场,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了应学的课程;在礼堂兼食堂的大厅里,吃馒头、窝窝头、山药熬白菜度过了三个学年;一年四季都睡在硬板床上,大通铺上常常容纳十几甚至二十几个学生。那时,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刚刚过去,艰难和困苦还没有完全摆脱。领导苦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学校硬是在“三苦”精神支撑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没有政治课本,就根据形势和学生实际,由党团员教师自编教材,进行教学。每个班都建有团支部,学生要求进步蔚然成风,谁也不愿意背上落后的名。
当时,学校的文体活动非常活跃,日日有安排,年年有比赛,就连老师也和学生们一样,参与体育活动,编排节目甚至登台演出。我所在的“自然科学组”就编排演出过《青春年代》、《居里夫人》等剧目。教与学生动、活泼,可以说,那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年代。那时,教职工们都竭尽全力,努力完成自己担负的教育教学任务。可以自豪地说,从大家身上散发出来的光和热,体现的是一种甘当儒子牛的精神,时时、事事、处处都以“春蚕”、“腊烛”的精神保持自我,激励自我。
老师和学校员工们在陈少南书记、李同录校长、孟家骥、郑广瑞副校长,教导主任韩化童,副主仼南振业,总务主任渠印喜的带领下,努力工作着。教师认真从教,学生刻苦学习,使得这所学校在周边地区很有名气,除了当地学生,还吸引了不少外地学生来求学。原因就是师资质量高,学生学业成绩好。这些老师现在有的健在,但多数已经故去了,参加这次聚会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管建在的,还是去世的,都像艄公一样,载着学生,把他们一船又一船地送到了彼岸。
回忆当年,这两个班的学生,大都是朴实、纯厚,积极上进。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力求全面发展,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毕业后,由于命运和机遇的不同,走向了不同的岗位。现在看来,这两个班出了不少人才。他们当中,有厅级官员、将军、画家、教师、企业家,但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这些普通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过着平凡的生活,但照样为家乡做出了贡献。在离别母校四十五年后的今天,由于处境不同,同学们的心情虽然大不一样。但是能在母校重逢、相聚,这本身就是一种凝聚力的表现,是纯真友谊牢不可破的表现。海量、大度是学生们拥有的共同财富。
那时,由高中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很多,而今天,在特别强调升学率的引导下,升学率却很低。那个年代的学生,思想品质优秀,学生所学的知识,实实在在,可谓货真价实。那时,伙食很差,却有健康的体魄。那的确是一个全面育人的年代。以过去的成就对照现实,在教育问题上,我们确实还需要做许多工作。相信一代总比一代强。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名曾经教过他们的老师,能够参加这次聚会,我还是欣喜万分。社会对人才的尊重,换来的是更大的社会效应。学生庞启原是内蒙古民政厅长,学生刘巨德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少将段英师,《瞭望》杂志社美术编辑室主任赵志海,因病未出席的万全县长姚振铎,乌兰察布市原副秘书长郝有富,还有许多各地各级领导和学者,都出自这两个班级。看着他们,我们的心仿佛注入了一条由蜜汁汇成的河流,欢快地跃动着。教师,多么光荣的职业!当此之时,我为我一辈子能够在教育岗位上工作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当我接到刘巨德的墨宝“良师益友”四个字,尝到少将段英师送来的天津名吃大麻花,喝了民政厅长庞启赠给我们的优质白酒,还有许多双热情的手伸过来说着感恩的话语时,酒意朦朦中,体会着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滋味。这杯酒,是无数桃李用真情酿造而成的,芬芳的味道溢满了我的心房。
参加学生们的聚会,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学生们当中,仿佛又在浇花,又在育苗;很辛苦,内心却很甜蜜、很踏实。看着眼前这一枚枚诱人的果实,心仿佛又年轻了许多。心里反复说着一句话:但愿师生情谊,历久弥新。
作者:李继业,笔名腊烛。蒙古族。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学特级教师,2010年著作有《但等烛韵烂时》、2016年著作《晚来染得霜林醉》两部。有散文、杂文、小说分别刊登于省、市级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