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的生存法则——年轻人不要赌,不要a...
索罗斯的生存法则——年轻人不要赌,不要all in
投资大师索罗斯,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三条生存法则:
1 冒险不算什么,年轻人要学会冒险;
2 在冒险的时候,不要all in;
3 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
1987年,索罗斯分析预测,日本股市可能大跌,而美国股市即将继续上涨。
于是,他在东京做空,在纽约做多。但结果,他全部押错了,美股暴跌,日本股市因为政府入市,挺住了。
索罗斯两头溃败,马上割肉离场。虽然那一年赚的钱都赔光了,但他保住了家底。
5 年后,1992年,索罗斯大举冲击英镑,一下子赚了 20 亿美元。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保住家底,才有可能再赢。但如果你输光了,想再赢回来,就非常艰难了。
投资最大的秘诀就是活下来,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者为王。
股神巴菲特说过:“投资的第一条准则,就是要保证本金安全,千万不要亏损;第二条准则,千万不要忘记第一条准则。”
股神的意思,说的就是,与其盲目追逐财富,不如逆向思考,力求做到不亏损,这样做,难度更低,实现财富和幸福的机会更高。
在财富思维中,防止亏损的思维,应该排在第一位。不管多大的利益摆在眼前,你都要想一下,亏损乃至爆掉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索罗斯巴菲特这些投资大师的理念,对于一般人而言,还是太遥远了,对于普通人,又有怎么样的启迪呢?
其实,启迪很简单,就是不要去赌,不要追求一夜暴富。面对赚钱的机会,永远保持冷静,不要轻易投入你的全部家当。
总有人不以为然,觉得年轻人不应该拼搏一下吗?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本就一无所有,不去拼搏一下,哪里有机会呢?
其实,拼搏和搏命,和赌身家,是完全两回事。年轻人之所以不应该去赌,因为年轻人虽然没钱,但并非一无所有,年轻人的身体,时间,精力,热情,都是资源,都是财富。
年轻人要做的,应该是如巴菲特说的那样,找到那个很湿的雪跟很长的坡度,然后让你的精力,热情,时间,像滚雪球一般,转化为财富,从小滚起,越滚越大。
而不是如赌博一般,轻易投入你的身家。赌很刺激,但是会上瘾,而如果总是输,那么连自暴自弃,也会上瘾。
总有一些人,一些文章,鼓吹不成功便成仁,鼓吹要all in自己的身家。的确,要想获得成功,确实要有超人的付出,但付出的,应该是你的精力,热情,时间,而不是你的资产,汽车跟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