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御容复原,一睹天人之姿!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拥有较高的艺术涵养和绘画才能,并真正称得上画家的皇帝。
以上图片来自于博客张博力
1,《般若心经》
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2,《妙法莲华经》
简称《法华经》,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为11世纪后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法华经。
3,《楞严经》
《楞严经》是北传佛教中的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在另外一部晚期出现的北传经典《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
4,《心经》
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也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美国汉梵佛经译者PINE 2004)。英国佛经译者Edward Conze (2000)认为这篇经书属于般若波罗蜜教派发展四阶段的第三阶段时期著作。另一方面,同为该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罗蜜心经》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
5,《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经品,由于观世音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经文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经品本。经文的原本,在汉文译本如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法师的《妙法莲华经》等中,此品全都是长行品。
北宋 赵佶 竹禽图 绢本 33.8x55.4 大都会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北宋 赵佶 瑞鹤图(全卷)绢本51X138cm
(宋徽宗30岁时的作品)
瑞鹤图局部
瑞鹤图局部
徽宗精于工笔花鸟画,《宣和画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二千七百八十六件,占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可见其偏爱之深。宋人邓椿《画继》称他“艺极于神”,政和初年所作的《筠庄纵鹤图》,画仙禽二十,“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凤跃龙之形,警露舞风之态。并立而不争,独行而不倚,各极其妙,而莫有同者焉。”概括成八个字,就是形神毕肖,栩栩如生。来关于赵佶的艺术成就,论者都以他的花鸟画为最高。赵佶艺术的独创性和对后代的影响力,也主要体现在他的花鸟画中。
北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页 绢本 24.5x24.8 故宫
北宋 赵佶 腊梅山禽图轴 52.8x81.5
北宋 赵佶 花鸟图册 58x56
北宋 赵佶 戴胜图 55x59
赵佶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他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充满祥和的气氛。他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眼睛,更加生动、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腊梅山禽图局部
竹禽图局部
竹禽图局部
梅花绣眼图局部
《写生珍禽图》是徽宗写生花鸟画的典范,笔调朴质简逸,全用水墨,对景写生,无论禽鸟、花草均形神兼备。
《写生珍禽图》 水墨纸本 27.5x521.5
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阇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于此不思议之缘起三种秘密(即三密)诸法便中,直信无疑,能无怖畏,乃堪摄受也。二、种姓清净,可为婆罗门等四种大姓者,若是旃陀罗等,则以家法相承,习行不清净事之故,性弊恶多,若为作传法灌顶,使流通大法,则轻慢他,或成匮法之因缘,即如比丘之受具,亦宜简去毁辱众僧之极卑下姓也。若但为结缘受法,则非所论。复次,若久远以来曾有发菩提心之因缘,则是生于如来种姓中,最为殊胜。三、恭敬三宝,于佛法众僧起淳厚谦下之心,常好亲近供养,尊重赞叹,可知是人有前世行过之因缘也。四、深慧严身,如是等于虚空之无边佛法,非劣慧者心器所能堪,故以智性深利自为庄严者,乃可为说也。五、堪忍无懈怠,此是有所能堪而无所退屈之义,梵音与忍辱不同。谓求法之因缘,种种艰苦之事,皆能作之,假令一度不成,复更发迹而修之,如誓挹尽大海而后已,若人之志性如是,则可传法也。六、尸罗净无缺,于在家出家之律仪,乃至于本姓受之诸禁戒,随所奉持,深心防护,无有缺毁,若具如是之性则虽未入三昧耶平等大誓,亦当恭顺无违,故堪传法也。七、忍辱,于内外违顺境界八种大风,其心安忍,无所倾动,可知是人必不犯持明之重禁,作不利众生之行(此十重禁之第四也),故堪传法也。八、不悭吝,于所有财法常念惠施,于来求者,心无鄙吝,可知是人不犯持明之重禁而悭吝正法(此十重禁中第三),故堪传受也。九、勇健,即是阿阇梨中之德,勇健之菩提心之种姓,于行道时,遇种种可畏之色声,亦心不怯弱,乃至出生入死无怖畏之想,正顺于菩提萨埵大人所行,故可传授也。十、坚愿行,此是要心之愿,梵音与求之愿不同,如自立志每日念诵三时,则终竟一期,虽遇种种之异缘,亦无间绝,如是事有终始则善行菩萨之事时,亦不亏本誓,故堪传法也。然此所说弟子之十德,若兼备者,甚为希有,但有所偏长,可望匠成,即应摄受。又如声闻之受具时观察种种之遮难,如所谓太小太老色貌瑕疵诸病患等。是恐白衣之嫌呵故也。今此摩诃衍,即不如是,但使道机可济,则虽有诸余过失,亦皆所不观也。见大日经疏四。
《写生珍禽图》画卷共分12段,分别为:
杏苑春声薰风鸟语薝匐栖禽蕣花笑日
碧玉双栖淇园风暖白头高节翠篠喧晴
疏枝唤雨古翠娇红原上和鸣乐意相关
每段接缝处有宋徽宗的双螭印,共十一方。图中竹叶的画法与史籍记载完全一致。又如描绘禽鸟的情态,《写生珍禽图》亦有精彩之处,如第十一段“原上和鸣”的回首顾盼,第五段“碧玉双栖”的动静对比,以及第二段“熏风鸟语”的凝神引颈。
流传近千年的徽宗《写生珍禽图》,传承有绪,斑斑可考。上有清代乾隆皇帝(1711—1799)题写的图名和御用玺,计21方,收藏印7方;此外,还有明代著名收藏家安仪周,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标的收藏印19方。当代最具权威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家张珩、谢稚柳、徐邦达等均有论著考证。
构 图
《写生珍禽图》多段画面构图方式都采用了对角式构图。折枝式的花卉或枝条沿着画面的对角线排布,或上重而下轻,或上轻而下重,在枝条的中部画以禽鸟,或单或双。
用 笔
图中鸟之羽毛,用淡墨轻擦出形,又以较浓墨覆染,再以浓墨点染重点的头尾、羽梢等部位,层叠描绘,反映鸟羽松软的质感、丰富的厚度以及斑斓的色彩。枝叶的画法也是类似。
下面,我们来分段细赏
一:杏苑春声
画有一只领雀嘴鹎,立于杏花枝头,
嘴短而粗厚,额和头顶前部黑色,
前颈有一白色颈环。
注意羽毛要用 淡墨轻擦 出形,
又以 较浓墨覆染 ,
再以 头尾,羽梢等部位,层迭描绘。
二:薰风鸟语
所画禽鸟眼圈处有一道白纹,应为画眉。
注意:白色眼圈要在眼后有延长,形成眉纹。
三: 薝匐栖禽
画的是灰喜鹊,
顶冠黑色,两翼及尾呈蓝色,其他部位皆为灰色。
临摹的时候要注意墨色的变化。
四:蕣花笑日
头部有冠,为戴胜,
嘴极为细长、向下弯曲。
注意下笔时的力度。
五:碧玉双栖
所画为麻雀。
麻雀毛色斑杂,
体型较小,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
翅膀先揉后挑出,胸腹偎笔画,
这里的竹子用浓墨画,
竹叶交叠处留白,
是赵佶的典型画法!
六:淇园风暖
所绘禽鸟头部有一黑斑纹,
画法与前一幅类似。
七: 白头高节
画有两只白头鹎,又称白头翁,
白头鹎的头部其实为黑色,
但两眼上方至后枕部有一个白色枕环。
八: 翠篠喧晴
所绘的禽鸟与 碧玉双栖 相同,也是麻雀。
在碧玉双栖、淇园风暖、白头高节、翠篠喧晴四段中,
均配以墨竹,竹叶浓重乌黑,
不分浓淡,
且竹叶几乎不做交叉,
仅在重叠处流出一道白边作为区分。
九: 疏枝唤雨
所画为珠颈斑鸠,比鸽子略小,
颈部有黑白色的珠花图案,
临摹时要特别注意。
十: 古翠娇红
所画为太平鸟,
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
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
位于羽冠两侧,这些特征,在图中都清晰可见。
十一: 原上和鸣
所画为画眉,
回首顾盼,姿态生动。
十二:乐章相关
画中鸟儿为短嘴风头百灵,
本段图中没有花枝做配景,
只是在整个画面的左下方画了三只百灵,
一只大鸟正衔着虫子来喂食两只小鸟。
两只小鸟看到鸟妈妈衔来的食物,
急不可耐的拍着翅膀张嘴迎向前去。
让人感觉整个画面充满温情又动感十足。
仿佛可以听见两只小鸟急切的叫声。
来源 | 画理有话